1.北宋词人中,有富贵词人之称的是谁“富贵词人”是指北宋初期著名词人晏殊。晏殊一生居显官要职,养尊处优,有“太平宰相”之称。他在政治上无甚建树,而以词传名。他一生物质生活优裕,生活态度雍容闲雅。其词也多有祝寿、咏物和歌颂升平之作。这些宴游之余的消遣之作,多是在过分满足的生活中找一点春花秋月的闲愁来吟咏,虽无镂金错采的刻意藻饰,但掩盖不住其骨子里的富贵之气。总体而论,其词尚未摆脱五代绮艳词风之窠臼,故其有“富贵词人”之称。 纠正一楼的回答,张先并不是富贵词人。张先词常用题序,缘题赋词,写眼前景,身边事,具有一定的"纪实性"。从此,词像诗一样也具有表现创作主体自我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功能。 2.宋朝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是谁(三个)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 当时学苏词的人只有十之一二,学曹柳者有十之七八,但豪放词派毕竟肇始于此。南宋词论家王灼说苏轼作词“指出上天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张炎《词源》将“豪放词”与“雅词”对举。沈义父《乐府指迷》说:“近世作词者不晓音律,乃故为豪放不羁之语,遂借东坡、稼轩诸贤自诿。”上述诸条都可印证此说。 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 第四阶段为延续阶段,代表词人有刘克庄、黄机、戴复古、刘辰翁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词风,赋词依然雄豪,但由于南宋国事衰微,恢复无望,风雅词盛,渐倾词坛及豪放词人偏擅粗直词风等原因,豪放派的词作便或呈粗嚣、或返典雅,而悲灰之气渐趋浓郁则是当时所有豪放词人的共同趋向。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词派不但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影响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3.宋朝著名的词人有哪些欧阳修 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进士。 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 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李清照 1084~?,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词调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王安石 1021~1086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宋神宗时宰相。 创新法,改革旧政,世称王荆公。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 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辛弃疾 1104~1207年,南宋诗人。 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 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周邦彦 1056~1121年,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 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 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吴文英 1212~1272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人。 一生未仕,但平生所交,皆一时显贵,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其词典丽而工,多雕琢,音律合谐。 今传有《梦窗词》。 王灼云: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 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阁巷荒谣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碧鸡漫志) 史达祖 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人。 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 今传有《梅溪词》。其词工于咏物。 王沂孙 ?~约1290年,南宋词人。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会稽人。 宋亡,归隐,在西湖结社唱和。有《花外集》、一名《碧山乐府》。 碧山词多咏物,寄托遥深,哀婉动人。 晏几道 约1040~1112年,北宋词人。 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颖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 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 晏殊 991~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 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性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 原有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后人称之为“词人宰相”。 苏轼 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嘉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在政治上属旧党,累遭贬黜。其文汪洋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词属豪放一派,意境开阔。其书画也自成一家。 柳永 ?~约1053年,北宋词人。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名第七,故名柳七,宗安(今福建)人。 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姜夔 1155~1121?年,字尧章,鄱阳人。号白石道人,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有《白石道人歌曲》。 四库全书提要:夔诗格高秀,为杨万里等所推,词亦精深华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节文采,并冠一时。 秦观 1049~1100年,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商邮(今江苏)人。 历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等职。坐元佑党籍。 绍圣后累遭贬调。文辞为苏试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工词诗,词多写男女情爱,伤感身世之作,是婉约词人中一大家。诗风与词相近。 有《淮海集》、《淮海?士长短句》。 贺铸 1052~1125年,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辉县)人。 孝惠皇后族孙。元佑中通判泗州、太平州,后退居吴下。 其词题材较丰富,风格也多所变化,兼有豪放。 4.北宋所有著名词人柳永、李清照、周邦彦、张先、晏几道、秦观、晏殊、宋祁、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李纲、李重元、孙光宪等。 1、柳永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3、周邦彦 周邦彦(1057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词人。 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为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 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今江苏省)县令等。宋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年)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 宋徽宗赵佶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负责谱制词曲,供奉朝廷。又外调顺昌府、处州等地。 后死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周邦彦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 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是公认“负一代词名”的词人,在宋代影响甚大。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4、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词人。 婉约派代表人物。天圣八年(公元1030)进士。 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 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 治平元年(1064)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元丰元年病逝,年八十八岁。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5、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 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 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 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 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词人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柳永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李清照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周邦彦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张先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晏几道。 5.宋朝大词人是谁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诗人。 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 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 曾寓居江西上饶、铅山达十余年。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 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 天圣进士。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 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周邦彦(1056~1121年),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吴文英(1212~1272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人。一生未仕,但平生所交,皆一时显贵,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 其词典丽而工,多雕琢,音律合谐。今传有《梦窗词》。 李清照(1084~?),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词调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人。 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 今传有《梅溪词》。其词工于咏物。 王安石(1021~1086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 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世称王荆公。 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晏几道(约1040~1112年),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晏殊第七子。历任颖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有《小山词》。 晏殊(991~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人。 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 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性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原有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又编类书《类要》,今存残本。后人称之为“词人宰相”。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 嘉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在政治上属旧党,累遭贬黜。 其文汪洋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词属豪放一派,意境开阔。 其书画也自成一家。 柳永(?~约1053年),北宋词人。 字耆卿,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名第七,故名柳七,宗安(今福建)人。景佑进士,官屯田员外郎。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有《乐章集》。 姜夔(1154~1221年),字尧章,鄱阳人。 号白石道人,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 秦观(1049~1100年),北宋词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商邮(今江苏)人。 历官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等职。坐元佑党籍。 绍圣后累遭贬调。文辞为苏试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 工词诗,词多写男女情爱,伤感身世之作,是婉约词人中一大家。诗风与词相近。 有《淮海集》、《淮海?士长短句》。 贺铸(1052~1125年),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辉县)人。 孝惠皇后族孙。元佑中通判泗州、太平州,后退居吴下。 其词题材较丰富,风格也多所变化,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善于融化前人成句。守格律、重用韵。 今传《东山词》一卷、《贺方回词》二卷。 张先(990~1078年),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宋仁宗朝进士。官至都官郎中。 晚年往来于杭州、吴兴间,过着优游的生活。词作与柳永齐名,号称“张三影”。 今传《安陆词》、又名《张子野词》。 张炎(1248~?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杭州)人。 张俊六。 6.在北宋词的发展中,起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诗人是我认为是苏轼。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北宋词的发展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晏殊、张先、晏几道、欧阳修等承袭“花间”余绪,为由唐入宋的过渡;张先、晏几道二人, 在承袭“余绪”的同时,已出现“革新”的苗头.张先创制了若干慢词为词体的变革作了准备.晏几道在思想内容上为宋词的革新开了先例,至张先、晏几道,真正完成了由唐入宋的过渡. 第二个阶段,柳永、苏轼在形式与内容上所进行的新的开拓以及秦观、赵令畤、贺铸等人的艺术创造,促进 宋词出现多种风格竞相发展的繁荣局面.其中柳永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体制,将词大众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之后的苏轼继承柳永的革新成果彻底破除“诗尊词卑”,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辛派词人的先河. 第三个阶段,周邦彦在艺术创作上的集大成,体现了宋词的深化与成熟.周邦彦兼采众家之所长,进行了一系列集大成的工作,促进词体的成熟.在思想内容上增强了词的“体质”;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注重词调的整理与规范化,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典型. 南渡后,一方面,江左偏安,出现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局面,社会上唱词之风仍然盛行,为歌词创作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历史的大变革,由北宋而南宋,政治上的动荡必然波及词坛与歌坛,对词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一定的影响. 李清照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巨大变化使词的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但是,词的“本色”未变,她的创作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其词体被尊为“易安体”. 之后的陆游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辛弃疾“以文为词”的形式突破以及姜夔、吴文英等人的成就则在于他们对于词的艺术表现所作的探讨与尝试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的发展与蜕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