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精选离别惜别友情

1.谁知道关于友谊、离别的宋词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1)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两句,有人认为写的是两事:其一指汉元帝宫女王昭君出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离开汉宫的事;其二指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时辞别“汉阙”,幽闭长门宫。也有认为只写一事的,谓王昭君自冷宫出而辞别汉阙。今从多数注释本作两件事看。

2)“看燕燕,送归妾”,写的是春秋时卫庄公之妻庄姜,“美而无子”,庄公妾戴妫生子完,庄公死后,完继立为君。州吁作乱,完被杀,戴妫离开卫国。《诗经。邶风》的《燕燕》诗,相传即为庄姜送别戴妫而作。

3)“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引用了汉代另一个典故。汉李陵抗击匈奴,力战援绝,势穷投降,败其家声;

4)他的友人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守节不屈。后来苏武得到归汉机会,李陵送他有“异域之人,一别长绝”之语;又世传李陵《与苏武诗》,有“携手上河梁”、“长当从此别”等句。

5)“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写战国时燕太子丹在易水边送荆轲入秦行刺秦王政故事。相传送行者都穿戴白衣冠,荆轲临行歌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以上这些事都和远适异国、不得生还,以及身受幽禁或国破家亡之事有关,都是极悲痛的“别恨”。这些故事,写在与堂弟的一首送别词中,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当时沉重、悲壮之情。

2.来点友谊、离别的经典诗词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3.关于友谊分离的宋词

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辛弃疾的《贺新郎》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陈与义《虞美人》

张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诗日日待春风,及至桃花开后却匆匆。

歌声频为行人咽,记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满载一船离恨向衡州。

这首很雄壮。

P.S.前两首夹带着豪情壮志,男子间友谊适用,中间两首悲切有余,咏物抒情用的好。。最后一首比较大气。。不太符合你的要求

4.唐诗宋词中的送别,结语

木兰花慢

滁州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这首词是作者在滁州任上,为送他的同事范昂赴临安而作。首句道出自己已经年纪大了,很多兴致和情味都渐渐淡去,唯有朋友之间的友情让自己深深眷恋,使得一开始便让这次离别更添难舍。“对别酒,怯流年”一句把自己对朋友远去的惜别、不忍之情于看似平淡之中深刻的表现了出来。面对别离的饯行酒,一个“怯”字将感情开拓、深刻开来。时光飞逝竟能让作者“寒怯”至此,由此朋友对他人生的重要性及面对分离的割舍之痛便可见一斑。紧接着作者将“中秋圆月”、“水”和“西风”拟人化,通过对“月好不照人圆”、“流水无情”、“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的埋怨,使得“月”、“水”、“风”的无情更显了作者的情意绵绵。然而在这离别之际,作者并没有一味的伤心抹泪,而是在依依不舍的同时也对朋友有着殷切的希望和祝福。笔锋回转,惜别之意不再多费笔墨,作者将自己对朋友归家后幸福生活的想象用“秋晚”、“灯前”等生活中的小画面细致的描述出来,增添欣慰之感,离别的难舍惨淡之情被这种脉脉温情渐渐淡去。至此,辛弃疾别开一家的词风已经可见一斑。

然而,这还不是真正的辛弃疾,真正的辛弃疾不是属于他自己,也不属于南宋君主,而是属于祖国河山、属于南宋百姓。下阕,作者道出了对范昂的殷切期望,希望他能够得到皇帝重用,并热情的鼓励他去前方筹划军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玉殿正思贤”一方面道出了作者对朋友能够得到重用的热望,同时也给了自己一个希望的所在。让我们不禁对这位心怀天下的英雄在哀其不幸之外更多的心生敬佩并感到生命的坚毅,对他为国为民的胸襟抱负难以实现的抱恨之外也更多了份希望和支持。然而,现实却总是不时地在捉弄着词人:“目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都无一不在表现着作者所受的排挤和打击,“愁肠殢酒”的看似借酒消愁其实却是对昏聩当局的不满,而这种不满则更进一步强烈体现了词人乐观、坚毅的英雄气概,大丈夫也。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