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夏天的成语与诗句赤日炎炎 烈日炎炎 烈日杲杲 烈日中天 炎阳似火 骄阳似火 火日炙人 火轮高吐 火云如烧 海天云蒸 夏日可畏 夏阳酷暑 夏山如碧 夏树苍翠 夏水汤汤 沉李浮瓜 赫赫炎官张火伞 赫赫炎炎 热气腾腾 铄石流金 烁石流金 流金铁石 燋金铁石 焦金流石 燋金流石 吴牛喘月 长天当日 赤时当空 炎天暑月 暑气蒸人 夏天的景色 鸟语蝉鸣 万木葱茏 枝繁叶茂 莲叶满池 浮瓜避暑 旱威为虐 赤地千里 田地龟裂 寸草不生 颗粒无收 禾苗干枯 禾苗枯槁 野田禾苗半枯焦 诗句 1、《初夏》【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2、《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初夏即事》【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6、《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2.带有“夏”字的诗句有哪些1)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释义】夏天的暴雨过后 天气开始变得凉爽 暑气尽消 这丝丝的细雨带来些许秋天的意味秋天来了 2)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释义】夏天天热难熬天长夜短,开门可以凉快好过些 3)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经·小雅·四月》 【释义】四月立夏矣,至六月乃始盛暑 4)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释义】初夏了,天气总算还清爽煦和,芳草也未尝因骄阳的淫威而枯萎。 5)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韩愈《送刘师服》 【释义】夏天过半了,寒气渐起,风吹过身子,感觉微微寒冷,看远处景象,依稀有点秋天的感觉了。 6)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王僧儒《侍宴》 【释义】风夕丽景烛春余,正当清阴澄夏首 7)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释义】那五彩缤纷的花朵凋谢又有什么可恨?夏天的树木,浓密葱绿,不也一样使你合意欢心 8)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释义】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 9)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贾弇《孟夏》 【释义】江南初夏的天气,慈竹的竹笋像编排起来一样 10)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的《晚晴》 【释义】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 3.带“夏”字的诗句有《诗经·豳风·七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四月入夏季,六月到暑天。 《诗经·小雅·四月》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潭:水边。 隋·杨广《夏日临江》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4.描写夏的诗句,含有夏zi含夏字的诗句如下: 1、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 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2、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 杜甫《夏夜叹》 3、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 4、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夏花明》韦应物 5、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 —— 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6、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 李爽《芳树》 7、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 ——唐太宗 李世民《度秋》 8、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 王维《送康太守》 9、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 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10、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 —— 元鹏《山中四咏》。 5.有关夏的成语(含夏字)春诵夏弦 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冬扇夏炉 比喻不合时宜 春风夏雨 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形容刻苦自勉。 冬裘夏葛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温夏凊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无冬无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夏日可畏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夏五郭公 《春秋》一书中,“夏五”后缺“月”字,“郭公”下未记事。比喻文字脱漏。 夏虫不可以语冰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夏炉冬扇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夏雨雨人 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冬箑夏裘 语出《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于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后因以“冬箑夏裘”比喻不合时宜。 冬温夏清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广夏细旃 高大的房屋,精致的毡毯。指居住条件优越。语出《汉书·王吉传》:“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在前,劝诵在后。”颜师古注:“广夏,大屋也。旃,与毡同。” 三冬二夏 犹言三两年。 商彝夏鼎 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霜凋夏绿 犹言冬去春来。谓时光的流逝。 随车夏雨 见“随车致雨”。 无冬历夏 谓一年到头。 五冬六夏 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无间冬夏 见“无冬无夏”。 夏虫疑冰 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夏虫语冰 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夏虫朝菌 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夏鼎商彝 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用夏变夷 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子夏悬鹑 鹑: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衣服破烂打结,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形容人衣衫褴褛,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安贫乐道。 秋行夏令 〖解释〗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6.带有“夏”字的诗句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7.带夏字的成语有哪些夏山如碧、 夏鼎商彝、 冬箑夏裘、 五冬六夏、 夏日可畏、 冬温夏清、 夏虫朝菌、 三冬二夏、 冬夏青青、 无冬无夏、 夏日炎炎、 霜凋夏绿、 冬温夏凊、 夏裘冬葛、 冬裘夏葛、 夏虫疑冰、 商彝夏鼎、 夏阳酷暑、 严霜夏零、 无冬历夏、 随车夏雨、 春去夏来、 郭公夏五、 冬日夏云、 子夏悬鹑、 夏五郭公、 春诵夏弦、 三伏盛夏、 冬扇夏炉、 用夏变夷、 春风夏雨、 小冠子夏、 霜凋夏绿、 秋行夏令、 夏树苍翠、 夏雨雨人、 夏炉冬扇、 无间冬夏、 冬箑夏炉、 夏虫语冰、 广夏细旃、 行下春风望夏雨、 夏虫不可以语冰、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