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端午节的现代诗歌《端午节的怀念》 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回到飘满艾香的城市与乡村 回到屈原纵身的一跳 回到诗歌本身 一条止于湖南的河流 却流经中国每一个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264636230人的心灵 打捞也罢,求索也罢 龙舟再快,也不过是 时间的一枚梭子 端午节,中国老百姓 自发地一个节日 几千年地打捞 几千年地存在 应该比什么都重要都深刻 一个伟大的主题 一个伟大的身影 一个痛苦的问号和句号 一块问路的石头和一颗 求索的头颅 至今伫立江边 汩罗江,一条永远流淌着 诗歌的光荣与梦想的河流 《端午》 为了纪念一个远古的英雄 先民们创造出了这个节日 还发明了棕子 那棕子里包裹着岁月人生 让我们品味 有时候会怀念那个赛龙舟的时候 一伙人站在高墙上 看着河道中百舟竞渡 每家门前依旧悬着菖蒲 依旧挂着艾草 耳朵脑门上依旧会被涂上了雄黄 可是有些习俗我们只是变的习惯 那远古的传说还有谁记住? 棕子还是那么香甜,这节日还是飘散着五味草的味道 记忆悠悠的回到童年 脖子上挂着一串网兜 网中挂着一串蛋。 初一吃糕, 初二吃粽, 初三吃螺, 初四插艾挂蒲, 初五抹雄黄 也许远古那旧日的传说已经暗淡的时候 在沿海一个我的家乡 还保留着所有古时的习俗 一些东西经过岁月沉淀 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 端午是为了纪念一个楚国人 也是为了纪念一种不屈 现在这种精神渐渐少了 我们也会渐渐的忘记了节日本身的味道 只记得那种闹热了。 《思屈原》 曾经以为 你离我很远 你的生死 我毫不在乎 可是 今夜 我感觉到了 你的心跳 复活的你 道出了千年的悲哀 是非成败 荣辱兴衰 误落汨罗江 《回忆痛苦--念屈原》 纵身的一瞬间,五千年后的手在招唤; 是你悲愤沉寂的一颗心,五千年前的手在招唤; 唤着你一身的离骚; 唤着我一生的期待。 在你纵身的一瞬间,你不在回来, 希望在灿烂中死去; 留下几页诗文,而我在逐业中寻找你; 是历史让你活着,是历史让我理解你! 手握长剑,击苍穹,不击苍穹? 脚跨河山,搏不过江山! 无形的心被撕去, 你的灵魂在反抗你的躯体。 渐渐的安静下来, 阵阵的思念剐走你的肉。 淡淡的回想, 那只是意识裹住了切心之痛击荡祖国四壁的回荡。 你在那里, 搜寻着你的肌肤,我的祖国; 掳走了我的祖国,掳走了我的心; 心归大海,心归河山; 宽大的心,宽大的我; 伴着我的祖国,请我的子孙为我祭奠, 我的心粘满了每处土地。 静静的,只听到你潺潺的哭泣声, 不必悲伤,这是你痛楚的力量, 只有柔弱的笔尖, 告诉你们祖国几千年的声音。 失去了,我的所以存在的表象, 化成肉粽,在你嘴中, 咀爵成你心中的屈原, 那就是你为我立起的墓, 只愿留下我的离骚, 深埋在我的墓下,等你们来挖! 来吧! 2.以端午节为主题的诗歌题目竞渡曲 (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3.以端午为主题的诗文摘抄不少于二百字那是从撕裂的肺腑里传出的哀伤 那是诗魂最后给世人悲壮的吟唱 在汩罗江边轻身一跃 却将离骚留给后人长考 路漫漫乞上下而求索 舞一曲壮歌长剑 让楚国百舸争流 用艾草香熏过的角黍 伴随着九歌里旋转的韶舞 汩罗江啊,你是否仍然在沉思 奔流不息的绿水 和岸边的萎萎芳草 穿过时空隧道寄来了汩水上美丽的思情 包裹着岸边屹立的那颗头颅中的粒粒心事 那是诗人瑰丽珍奇的琼佩 雄黄已经发散开浑厚的酒香 菖蒲把屈原的美德颂扬一曲 豪壮的悲天悯人的音律 在中华大地上数千年荡气回肠 纵是千帆追逐也难以弥补的细节 就让震耳发聩的鼓声催动龙舟 让屈子的情感穿越时空 像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 将我们可爱的中华民族照亮 4.关于端午节的现代诗端午随想(组诗) 《重读离骚》当一颗热切纯净的心 随黄昏的滚滚狼烟一同 沉入幽深群山的时候 有谁还会,珍惜太阳 一起暗淡的不仅是郢都的国门 还有辟芷秋兰,和迟暮的美人我忧伤的骐骥啊,你匆匆地 将驰向哪里,没有阳光的路上 你如何能赶上似水的流年 掬一捧沧浪之水,濯不净众芳暗尘 泡一枚红肿的月,从黄昏 一遍一遍,离骚到天明《魂归汨罗江》沙哑的楚辞,撕碎了黄昏古老的血色 不安的汨罗江畔,有姊归来 捧一束风干的菖蒲,我来了 慰你一世的忧伤,我亲爱的兄弟一条沉吟的河,一幅挂在历史最显眼处 的画,一河蕴蓄无穷等待爆发的诗 一河永远流不尽的浪漫与沉重 汨罗江是最幸福的母亲,我的兄弟浇灌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故国家园 走遍天涯海角都抹不去的心灵烙印 每天夜深处都有一个梦,魂归你的上空 你可知道啊,我亲爱的兄弟《屈子与粽子》摊开一粒粒忧愤 以浓浓的诗心搅拌 掬一汪九歌,煎了 用陈年的感恩和怀想 层层包裹,小心呵护 飞两千年的霜冷藏 在文火里熬出一个 浪漫的月来 在武火里蒸出一个 愤怒的日来 你还分得清,这是屈子 还是粽子么《吃粽子》剥开一层一层的 期待和隐忍 就裸露出蓄势待发的 愤怒和牢骚了 一口接一口 就着忠贞不渝的甜蜜回忆 把一粒粒的呐喊 的吃回,屈味的战国《划龙舟》手握愤怒之浆 以龙的名义 溅起一朵朵咆哮的楚辞 再次随你涉江自从你的风从这条河吹过 有多少不折的风帆 在几千年的掌声中 昂扬漂流,到天涯端午垂钓 端午节我不钓鱼我把放在栀子花和艾叶间的粽子穿在意念的钩上抛向河心持着感伤的钓竿放出想像的长线我要钓一个高洁的诗人,一个忠君爱国的灵魂我的粽子以一块石头的重量撞开了历史的门穿过明清,穿过宋唐,落在战国的楚地上我依稀看见:那个诗人在江滨对天发问,正在行吟风随着诗的节奏,忽起忽停他披发赤足,形容憔悴眼里一片迷茫最终,他抱起我的粽子就像抱起一块石头……我赶忙收线而我钓上来的竟是一轮洁白的明月 五律 端午有感 楚水涛声旧,仰天歌九章。 艾枝能避邪?五色可悬囊。 屈子忠魂在,江陵郢都亡。 如今灾难后,帐帐粽飘香。七律·端午节采药 药锄细雨过山川,叶茂根深又一年。 欲学神农尝百草,更寻扁鹊习三篇。 芒鞋踏破崇山小,竹篓填平晓日圆。 回首天低风已住,始知双足下岚烟。 5.关于端午节的诗歌1、《已酉端午》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2、《端午日》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3、《端午》唐代: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4、《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5、《和端午》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6、《端午》唐代: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7、《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8、《端午日赐衣》唐代: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关于端午节的现代诗歌端午节的情思 ——遥祭屈原 国破家亡,家破人亡…… 还有千斤的巨石,还有悲愤的惊世骇俗的无法施展的思想。 我不知道古老的楚国是一支怎样凋零枯萎的花朵, 好比,至今我没去过湖南的汩罗江。 或许,人生失意的岁月流不尽你心中的血泪, 或许,诗情喷涌的时刻也换不来你脸上瘦削的阳光…… 太多的深情哟,才让你发出“路漫漫”的无可奈何的感慨, 太多的梦想哟,才叫你血色的生命融进了哭泣的汩罗江。 荆楚大地一直哭到邻近的潇湘, 泣血的日子,让整个神州从此黯然神伤…… 从此,二千多年的五月这一天,叫做了端阳, 这叫作怀念,怀念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想像。 你的橘颂你的离骚你的九歌你的九章…… 流不尽你的悲哀你的惆怅。 你让楚辞浪漫民歌一般在中华大地唱响, 你让终生的遗恨连同自己一起消逝,淹没进汩罗江。 我不知道,封建时代的土壤葬送了多少你这般诗意的文人, 我不知道,当今的红尘,还有多少才子还在压抑着奔放无羁的思想…… 愿我笨拙的诗作,能化作你身边的一缕轻风, 愿我劣质的白酒,能祭出你春夏秋冬所有日子的明净阳光。 端午 奶奶黄土布做成的香袋上, 屈大夫吟哦着千年的感伤。 父亲灰白的艾草岗立在门楣, 清气荡逐着污浊别想隐藏。 妈妈的粽香飘游在邻家屋里, 友睦的欢声如佛音引吭梵唱。 一脉相承传不朽的端午节啊, 爱国爱家爱人是你永远的大爱无疆。 风霜悄悄浸白了父母满头的黑发 岁月沧桑了他们皱纹纵横的脸庞。 操碎了的心儿从来不曾想歇下, 高飞的鹰线永远拴在他们心上。 我在生活河流的这一头不辞辛劳, 父母们在河流的那一头拼命奔忙。 真情遥寄相思密的端午节啊, 我们要在你的关爱下重铸灿烂辉煌。 他乡端午 文 / 王曾家 是谁,又重提起去岁的端午 让我在睡梦中都忘记不了的粽子的味道? 故乡的粽子啊 他乡的泪滴 从去年 到今年 是谁,把去岁初秋的露水 当作东海鲛神的珍珠? 还悄悄地放在我的枕边 将我的思乡情结 从心底 流到鼻尖 是谁,弹起了瑟瑟的琵琶 在这盛夏的夜里? 琴弦声里的哀伤 唤起我对乡魂的拾捡 如烟的往事 一串,一串 是谁说啊,“独在异乡为异客”? 故乡的端午啊 就是那满天的繁星 在我的脑海中闪烁 就是那遍地的知了 在我的耳边倾诉 故乡啊 我这流浪的儿子 何时 何时才能满载着他乡的愁绪 与财富 搭上那回乡的快班? 端午随想 文 / 第五只眼 今又端午 菖蒲与艾草在门户上发着馨香 一个峨冠博带的诗人 佩着长剑,通过千年后的奈何桥 挨家挨户收集顶礼与膜拜 粽子绽香,雄黄酒飘香 醉醺醺的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劫数 万万没想到当年的怀石一跳 就跳出了一个端午 跳出了一个万民朝拜的节日 楚怀王何在,顷襄王何在,郑袖们何在 而我一个徘徊郁闷的诗人 却与龙舟同在,香囊同在 与岁月同在,与日月星辰同在 哀民生之多艰者 为民请命者,为之上下求索者 百姓怀念他。就是死了 也放在心中永远地给予祭奠 端午情怀 文 / 梦羽云袖 六月里,朝霞映染的今天 艾叶包裹着甜甜的心愿 倾听糯米相连的情意 暖暖的祝福 缩短了时空的距离 思念啊 染红天边的云霞 一缕粽香飘到你的心上 只想,只想 快乐暖着守望的目光 甜蜜 绕着相知韵清 只想,只想 将这份温馨 洒满关爱的天空 芬芳里携起谊水情长 只想,只想 就这样守着一池碧水 用淡雅清秀的莲香润笔 和你一起,和你一起 舞墨飞花 让灵魂 在波光灵动的纯净里 自由吟哦 捧起一缕兰香 滴翠成章 听生命在我们的诗歌里 幸福的歌唱。 7.关于端午节的现代诗歌端午节的情思 端午节的情思 ——遥祭屈原 国破家亡,家破人亡…… 还有千斤的巨石,还有悲愤的惊世骇俗的无法施展的思想。 我不知道古老的楚国是一支怎样凋零枯萎的花朵, 好比,至今我没去过湖南的汩罗江。 或许,人生失意的岁月流不尽你心中的血泪, 或许,诗情喷涌的时刻也换不来你脸上瘦削的阳光…… 太多的深情哟,才让你发出“路漫漫”的无可奈何的感慨, 太多的梦想哟,才叫你血色的生命融进了哭泣的汩罗江。 荆楚大地一直哭到邻近的潇湘, 泣血的日子,让整个神州从此黯然神伤…… 从此,二千多年的五月这一天,叫做了端阳, 这叫作怀念,怀念是一种崇高而伟大的想像。 你的橘颂你的离骚你的九歌你的九章…… 流不尽你的悲哀你的惆怅。 你让楚辞浪漫民歌一般在中华大地唱响, 你让终生的遗恨连同自己一起消逝,淹没进汩罗江。 我不知道,封建时代的土壤葬送了多少你这般诗意的文人, 我不知道,当今的红尘,还有多少才子还在压抑着奔放无羁的思想…… 愿我笨拙的诗作,能化作你身边的一缕轻风, 愿我劣质的白酒,能祭出你春夏秋冬所有日子的明净阳光。 端午 奶奶黄土布做成的香袋上, 屈大夫吟哦着千年的感伤。 父亲灰白的艾草岗立在门楣, 清气荡逐着污浊别想隐藏。 妈妈的粽香飘游在邻家屋里, 友睦的欢声如佛音引吭梵唱。 一脉相承传不朽的端午节啊, 爱国爱家爱人是你永远的大爱无疆。 风霜悄悄浸白了父母满头的黑发 岁月沧桑了他们皱纹纵横的脸庞。 操碎了的心儿从来不曾想歇下, 高飞的鹰线永远拴在他们心上。 我在生活河流的这一头不辞辛劳, 父母们在河流的那一头拼命奔忙。 真情遥寄相思密的端午节啊, 我们要在你的关爱下重铸灿烂辉煌。 他乡端午 文 / 王曾家 是谁,又重提起去岁的端午 让我在睡梦中都忘记不了的粽子的味道? 故乡的粽子啊 他乡的泪滴 从去年 到今年 是谁,把去岁初秋的露水 当作东海鲛神的珍珠? 还悄悄地放在我的枕边 将我的思乡情结 从心底 流到鼻尖 是谁,弹起了瑟瑟的琵琶 在这盛夏的夜里? 琴弦声里的哀伤 唤起我对乡魂的拾捡 如烟的往事 一串,一串 是谁说啊,“独在异乡为异客”? 故乡的端午啊 就是那满天的繁星 在我的脑海中闪烁 就是那遍地的知了 在我的耳边倾诉 故乡啊 我这流浪的儿子 何时 何时才能满载着他乡的愁绪 与财富 搭上那回乡的快班? 端午随想 文 / 第五只眼 今又端午 菖蒲与艾草在门户上发着馨香 一个峨冠博带的诗人 佩着长剑,通过千年后的奈何桥 挨家挨户收集顶礼与膜拜 粽子绽香,雄黄酒飘香 醉醺醺的诗人想起了自己的劫数 万万没想到当年的怀石一跳 就跳出了一个端午 跳出了一个万民朝拜的节日 楚怀王何在,顷襄王何在,郑袖们何在 而我一个徘徊郁闷的诗人 却与龙舟同在,香囊同在 与岁月同在,与日月星辰同在 哀民生之多艰者 为民请命者,为之上下求索者 百姓怀念他。就是死了 也放在心中永远地给予祭奠 端午情怀 文 / 梦羽云袖 六月里,朝霞映染的今天 艾叶包裹着甜甜的心愿 倾听糯米相连的情意 暖暖的祝福 缩短了时空的距离 思念啊 染红天边的云霞 一缕粽香飘到你的心上 只想,只想 快乐暖着守望的目光 甜蜜 绕着相知韵清 只想,只想 将这份温馨 洒满关爱的天空 芬芳里携起谊水情长 只想,只想 就这样守着一池碧水 用淡雅清秀的莲香润笔 和你一起,和你一起 舞墨飞花 让灵魂 在波光灵动的纯净里 自由吟哦 捧起一缕兰香 滴翠成章 听生命在我们的诗歌里 幸福的歌唱。 8.以端午为主题的格律诗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歌[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七律 端午 [唐]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五丝 唐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竞 渡 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诗 五月五日 [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9.写端午节的诗歌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阳采撷 玉粽袭香千舸竞, 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 粉俏媳妇把景撷。 端午节 其一 狂龙背上百夫坚, 一道浮光箭离弦。 逐浪争先谁愿后, 铜锣擂鼓震滔天。 端午节 其二 此欲乘龙觅屈原, 江中掠影撒魂幡。 倘若君能明我意, 真身一叙诉衷言。 端午节 其三 菖蒲桃柳弯弯月, 五色新丝苇叶菱。 谁挽汨罗千丈雪, 楚辞句句显衷情。 端午节 其四 汨水滔滔千里奔, 粽香阵阵百家闻。 如今节假抒怀念, 屈子能知更乐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