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惠兰的诗句南雨来多滞,东风动即狂。 月行离毕急,龙走召云忙。 鬼转雷车响,蛇腾电策光。 浸淫天似漏,沮洳地成疮。 惨淡阴烟白,空蒙宿雾黄。 暗遮千里目,闷结九回肠。 寂寞羁臣馆,深沉思妇房。 镜昏鸾灭影,衣润麝消香。 兰湿难纫佩,花凋易落妆。 沾黄莺翅重,滋绿草心长。 紫陌皆泥泞,黄污共淼茫。 恐霖成怪沴,望霁剧祯祥。 楚柳腰肢亸,湘筠涕泪滂。 昼昏疑是夜,阴盛胜于阳。 居士巾皆垫,行人盖尽张。 跳蛙还屡出,移蚁欲深藏。 端坐交游废,闲行去步妨。 愁生垂白叟,恼杀蹋青娘。 变海常须虑,为鱼慎勿忘。 此时方共惧,何处可相将。 [此以下叙浙东政事。] 已望东溟祷,仍对北户禳。 却思逢旱魃,谁喜见商羊。 预怕为蚕病,先忧作麦霜。 惠应施浃洽,政岂假揄扬。 祀典修咸秩,农书振满床。 丹诚期恳苦,白日会昭彰。 赈廪周饥户,苫城备坏墙。 且当营岁事,宁暇惜年芳。 德胜令灾弭,人安在吏良。 尚书心若此,不枉系金章。 2. 描写“蕙兰”的诗句有哪些《九歌 东皇太一》年代:先秦 作者:屈原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莫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更漏子·风带寒》年代:唐 作者: 冯延巳风带寒,秋正好,蕙兰无端先老。云杳杳,树依依,离人殊未归。 搴罗幕,凭朱阁,不独堪悲寥落。月东出,雁南飞,谁家夜捣衣。 《武陵春·绿蕙红兰芳信歇》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绿蕙红兰芳信歇,金蕊正风流。应为诗人多怨秋,花意与消愁。 梁王苑路香英密,长记旧嬉游。曾看飞琼戴满头,浮动舞梁州。 《瑞鹤仙·晴丝牵绪乱》年代:宋 作者:吴文英晴丝牵绪乱。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 垂杨暗吴苑。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 兰情蕙盼。惹相思、春根酒畔。 又争知、吟骨萦销,渐把旧衫重翦。 凄断。 流红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 歌尘凝扇。待凭信,拦分钿。 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忍,笺幅偷和泪卷。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 《秋怀》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月出照北堂,光华满阶墀。凉风从西至,草木日夜衰。 桐柳减绿阴,蕙兰消碧滋。感物私自念,我心亦如之。 安得长少壮,盛衰迫天时。人生如石火,为乐常苦迟。 《少年游·霜华满树》年代:宋 作者:晏殊霜花满树,兰凋蕙惨,秋艳入芙蓉。胭脂嫩脸,金黄轻蕊,犹自怨西风。 前欢往事,当歌对酒,无限到心中。更凭朱槛忆芳容。 肠断一枝红。《少年游·霜华满树》年代:宋 作者:晏殊霜花满树,兰凋蕙惨,秋艳入芙蓉。 胭脂嫩脸,金黄轻蕊,犹自怨西风。 前欢往事,当歌对酒,无限到心中。 更凭朱槛忆芳容。肠断一枝红。 《临江仙·二月风光浓似酒》年代:宋 作者:葛胜仲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碧琉璃色映群峰。 更携金凿落,来赏锦薰笼。调客旧留□月旦,此花清软纤秾。 未饶兰蕙转光风。赤阑呈雅艳,翠幕护芳丛。 《点绛唇·春蕙秋兰》年代:宋 作者:向子諲春蕙秋兰,断岩空谷终难近。何如逸韵。 十里香成阵。 倾盖论交,白首情无尽。 因君问。新声玉振。 更觉花清润。《南浦·浅带一帆风》年代:宋 作者:周邦彦浅带一帆风,向晚来、扁舟稳下南浦。 迢递阻潇湘,衡皋迥,斜舣蕙兰汀渚。危樯影里,断云点点遥天暮。 菡萏里风,偷送清香,时时微度。吾家旧有簪缨,甚顿作天涯,经岁羁旅。 羌管怎知情,烟波上,黄昏万斛愁绪。无言对月,皓彩千里人何处。 恨无凤翼身,只待而今,飞将归去。蕙兰(学名:Cymbidium faberi Rolfe)是兰科兰属的地生草本植物,假鳞茎不明显。 叶5-8枚,带形,直立性强,叶脉透亮,边缘常有粗锯齿。花葶从叶丛基部最外面的叶腋抽出,总状花序具5-11朵或更多的花;花苞片线状披针形,最下面的1枚长于子房;花常为浅黄绿色,唇瓣有紫红色斑,有香气;花瓣与萼片相似,常略短而宽;唇瓣长圆状卵形,蕊柱稍向前弯曲,两侧有狭翅;花粉团4个,成2对,宽卵形。 蒴果近狭椭圆形。花期3-5月。 蕙兰生于海拔700-3000米的湿润但排水良好的透光处。产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蕙兰常作盆景观赏 。 3. 关于写剑兰花诗句1、春兰兮秋菊, 常务绝兮终古。 (屈原《离骚》) 2、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 3. 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李清照《一剪梅》) 5. 山中兰叶径, 城外李桃园。 (王勃《春庄》) 6. 亭树霜散满, 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 楚老徒悲歌。 (马戴《秋思》) 7. 孤兰生幽园, 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 复非高秋月。 (李白《孤兰》) 8. 兰溪春尽碧泱泱, 映水兰花雨发香。 (杜牧《兰溪》) 9. 兰之猗猗, 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 于兰何伤。 (韩愈《幽兰操》) 10. 西北秋风凋蕙兰, 洞庭波上碧云寒。 (刘禹锡《重送鸿举师赴江陵唐》) 4. 关于赞美兰的诗句爱新觉罗.玄烨《秋兰》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 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 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 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程 樊《咏怀》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曹 寅《冬兰》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赞美兰花的诗句 兰 花 诗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表面赞美兰花,实际上说明自己志向清高远大。) 广群芳谱 清 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兰花本是生在幽谷当中无人得见,一个朋友在东轩种了些,拿来送我。 它的香气能解除繁秽,更让人怜爱的是它的细叶可以抵御风霜。 根扎在在密石边上秋天早早的开了花,一丛丛叶子靠着修竹有中午的阴凉。 我想弄来蘼芜香草与它共在堂下,那就经常可以看到楚辞诗句中的意境了。 赞美兰花。) 同上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借兰花表达自己的清高不流于俗。) 咏 兰 元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赞美兰花。) 兰花 明 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表达诗人本身怀才,但显得高远。) 着色兰 明 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思念故人之情。) 兰花 明 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表达诗人志向清高远大。) 兰花 明 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表达诗人的清高。) 兰花二首 明 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著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著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写兰 明 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折枝兰 清 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山顶妙香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高山幽兰 清 郑板桥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题 画 兰 清 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浣 溪 沙 兰 花 仿佛铜瓶见露苗,疏花冷落澹含娇。 湘江清泪滴春潮,岂有心心同婉娈。 并无叶叶助风标,断肠一集是离骚。 咏 兰 朱 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咏 兰 诗 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幽 兰 唐 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咏同心兰四绝句 清 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兰 花 清 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5. 描写兰的诗句大全1.兰 唐·王勃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2.兰 唐·唐彦谦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3.兰 唐·唐彦谦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4.兰渚泊 唐·施肩吾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5.秋思 唐·马戴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6.芳兰 唐·李世民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7.孤兰 唐·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8.感遇 唐·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