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家的诗句

1. 关于家的诗句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曰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2. 求形容家的诗

形容家的句子,关于家的名言,关于家的诗句,关于家的优美诗句。

1、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驿台》

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之章《回乡偶书》

8、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李世民《过旧宅二首》

1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

14、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1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7、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李昂《题程修己竹障》

1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

19、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驿台》

2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之章《回乡偶书》

21、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驿台》

22、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李世民《过旧宅二首》

2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3. 关于家的诗词

自己写的一首

回村(诗组)

一) 想起

行囊放不下的时候

想起 老屋 炊烟 黄狗

难眠时候

想起硬朗的热炕头

父亲的鼾声

油灯下的母亲

把日子缝的密密麻麻

(二) 日子

黄狗老了

懒懒的躺在比它更老的老屋下

燕子今年没来

青苔却比去年爬的更高

老树把叶子

掉了一地

扫帚靠在那里歇息

(三)回家

母亲的笑容

又添了好多皱纹

父亲取来酒壶

边望着我笑边喝

说着村里七爷爷八姥姥的事

哪块地的收成比较好,

谁家的母马产了仔儿

黄狗溜进了屋里

嗅我的鞋

(四)乡村

就是这个小山村

山里 水里

土里 泥里

我和我的祖辈生长 繁衍

村前的辘轳井缠绕着时光

繁忙而又自然

大青河

孕育着这黑土地

和比土地更黝黑的乡亲

弯曲的小路

时常在我的梦里

清晰的伸延

村后的坟场

安静的躺在天地之间

无声的记载着这一切

(五)临行

临行前的月光洒了一地

没听见父亲的鼾声

母亲的叨念

母亲翻来覆去

父亲点了一锅烟

此时无言

(六)道别

月亮下去的时候

太阳还没有上来

黄狗在前面带路

走的很慢

月台上

黄狗的眼湿了整个黎明

列车开动的时候

两个凝聚的身影

慢慢变小

模糊

4. 关于家的诗句名言

何时倚虚幌,月是故乡明,况乃未收兵,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日绮窗前。

杜甫《月夜》

今夜郛州月,寒梅著花未,未解忆长安,无家问死生?

举头望明月,家书抵万金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烽火连三月。

露从今夜白。

有弟皆分散,清辉玉臂寒,双照泪痕干月夜忆舍弟

作者。

寄书长不达,烟波江上使人愁

举头望明月:杜甫

戍鼓断人行。

香雾云环湿, 低头思故乡

身在异乡为异客,边秋一雁声。

遥怜小儿女,闺中只独看

5. 写家的古诗

日暮乡关何处是——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

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

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

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

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

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

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

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

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

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

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

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

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

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

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

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

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

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

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

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

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

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

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练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

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菊花,“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还要一一去点数似的,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真是一往情深啊! 修书传语。关山难越,锦书难寄。

思乡的人啊,往往只能对月空吟,对影沉思。此时,要是遇到赶往故乡去的人,那叫诗人们多么欣喜啊!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终于可以给家乡捎封信了!诗人把全部的思乡之情都倾注在家书中。

他写了又写,看了又看。觉得该说的全说了,才把信封上。

但在行人要出发的时候,诗人还是禁不住又拆开封,再看看。生怕还有什么没说清楚。

诗中的“欲”。

6. 古代描写家的诗句

1、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2、江 村 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3、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嫁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4、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王建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6、张 籍 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7、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8、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9、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7. 描写家庭的诗句

1.晚霁中园喜赦作(唐代:储光羲)

曭朗天宇开,家族跃以喜。

译文:朦胧的天空微微亮光,家族奔跃着表达欣喜。

2.哭胡十八遇(唐代:张籍)

文场继续成三代, 家族辉华在一身。

译文:文坛三代人成功续连,家族的光辉荣华集于一身。

3.送沈居士还太原(唐代:皎然)

辞官因世难,家族盛南朝。

译文:因为世事艰难而辞去官职,家族在南朝兴盛。

4.授马氏女诗(唐代:黄冠野夫)

若遇寇相凌,稳便抛家族。

译文:如果遇见强盗欺凌,只能抛弃家族。

5.把酒(唐代:白居易)

借问宗族间,几人拖金紫。

译文:这宗族里的人啊,有几个人能拖着紫金长袍。

6.宿荥阳(唐代:白居易)

旧居失处所,故里无宗族。

译文:旧时居住的房屋没有了,家乡故里也没有亲戚。

7.奉使崔都水翁下峡(唐代:杜甫)

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

译文:离别的日子不会很长,亲戚宗亲们要忍耐相互告慰。

8.玩郡斋海榴(唐代:宋之问)

未若宗族地,更逢荣耀全。

译文:不若宗族的故地,更盼望荣耀。

9.上阳白发人(唐代:白居易)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译文:想当初,吞声忍泪,痛别亲人,被扶进车子里不准哭泣。

10.宋中送族侄式颜(唐代:高适)

弟兄莫相见,亲族远枌梓。

译文:弟兄之间没办法见面,亲戚族人也远在家乡。

8. 形容家的古诗词

1.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

不忍登高临远,苒苒物华休。应知故乡事,边秋一雁声。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 有弟皆分散。

行行无别语,小桥流水人家, 只道早还乡.少小离家老大回,行舟绿水前, 行人临发又开封。争知我, 家书十五行。

叹年来踪迹。(刘皂《旅次朔方》) 9,离家已二年。

海日生残夜,还应说着远行人,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无端更渡桑干水,身向榆关那畔行。

渐霜风凄紧。 ― 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归思难收.谁家玉笛暗飞声.客路青山外.岭外音书断,故园无此声,雪一更?《贺知章《回乡偶书》) 3。

一看肠一断。是处红衰翠减,乡音无改鬓毛衰1,疑是地上霜。

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君自故乡来。 潮平两岸阔。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散人春风满洛城,西风袅袅秋。人归落雁后,何事苦淹留,水一程。

(王湾《次北固山下》) 5。 露从今夜白,聒碎乡心梦不成,望故乡渺邈,倚栏杆处, 欲作家书意万重,思发在花前,断肠人在天涯。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望,一番洗清秋,思发在花前,不敢问来人、暮雨洒江天。 人归落雁后。

复恐匆匆说不尽,却望并州是故乡.客舍并州已十霜,误几回,江春 入旧年.床前明月光。想佳人.人春才七日。

夕阳西下,经冬复立春。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无语东流、天际识归舟,夜深千帐灯,风正一帆悬。

秋思 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孤客最先闻,月是故乡明。(李白《静夜思》 7,居人思客客思家,抱膝灯前影伴身.戍鼓断人行。

朝来入庭树? 萧萧送雁群。 举头望明月。

两处春光同日尽。对潇潇, 冷露无声湿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月明人尽望,低头思故乡。

人日思归薛道衡入春才七日。 想得家中夜深坐。

儿童相见不相识、妆楼。(薛道衡《人日思归》) 6。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况乃未休兵?(王维《杂诗》) 2。 寄书长不达,望驿台前扑地花。

风一更,何人不起故国情,离家已二年。 ――秋风引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

近乡情更怯,古道西风瘦马,寒梅着花未。 来日绮窗前,笑问客从何处来。

《苏遮幕》[宋]周邦彦江水三千里,无家问死生,正恁凝愁。《宋之文《渡汉江》) 4。

惟有长江水,归心日夜忆咸阳,好去莫回头。

9. 描述 家的诗句

1.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引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 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苏遮幕》[宋]周邦彦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

《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10. 形容“家的温馨”的诗句有哪些

《江村》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翻译: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赏析: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夏的成都,作者居住的草堂刚刚建成。作者便作此诗借景抒怀,表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首联描写环境,一个“抱”字用得精妙,生动地描绘出溪水紧紧围绕江村的情态。颔联写景物之幽: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近,江村景色的幽静跃然纸上。颈联写人事之幽:老妻画棋盘,幼子弯针当作钓钩,各得其乐,也就引出了尾联中别无他求,心满意足的心境。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颇有生活情趣。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驿台》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4.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李昂《题程修己竹障》

5.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6.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7.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 《秋风引》

8.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过故人庄》

9.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10.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