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示选择的诗句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 有关于选择的诗句(诗句为古文)、急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出自:秦·孟子《鱼我所欲也》。 译文: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2、利害有常势,取舍无定姿。 焉能使我心,皎皎远忧疑。 出自:唐·韩愈《君子法天运》。 译文:利益与损害总是固定的形势,如何取舍却没有一定脉络。怎样做才能让我的心,如同月光一样皎洁远离忧愁疑虑呢。 3、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出自:宋·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译文:当年不肯在春天开放,如今却在无端地在秋风中受尽凄凉。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文: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5、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出自:清·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译文: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但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3. 形容“选择”的诗词有哪些1、《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晋代: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行路难》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游山西村》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劝学诗》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 表达"选择"的诗句有哪些1、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钱樟明《水调歌头·咏竹》 释义:竹因有节骨所以直立, 没心品而自正。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释义: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的《寒菊》 释义:借菊言志,菊花,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何曾被北风吹落在尘土中。 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 释义: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释义: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人应该低调谦虚、见机行事; 6、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渔父》 释义:世界上的人都是污浊的,惟独我干净、清白;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霸将军》 释义:一生沉于丹青,不思富贵,不知老之将至。 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释义: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10、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无名氏《张协状元》 释义:如果彼此有缘,即使相隔千里也能相会;如果双方无缘,虽然近在咫尺,也不会相逢、相识。 5. 有关选择 的 诗句关于选择的诗句一: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战国 孟子《鱼我所欲也》 释义: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关于选择的诗句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代李清照《夏日绝句》 释义: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也可喻做宁可大义凛然的赴死也觉不苟且偷生。 关于选择的诗句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释义:人本来就会死,宁可选择死后留下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也绝不同流合污苟且偷生。 关于选择的诗句四: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北宋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释义:当年不肯在春天开放,如今却在无端地在秋风中受尽凄凉。比喻选择错误后果就要自己承受。 关于选择的诗句五:良臣择主而侍,良禽择木而栖。——谚语出处不详 释义:好的臣子会选择好的主子侍奉,聪明的飞鸟禽兽会选择合适的木枝栖息。 6. 有关选择的古诗句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宋代: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文: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2、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译文:当年不肯在春天开放,如今却在无端地在秋风中受尽凄凉。 3、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战.孟子《鱼我所欲也》 译文: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4、进身齐选择,失路同瑕疵。——出自唐代柳宗元的《哭连州凌员源外司马》 译文:我们选择了共同的改革目标,进身朝廷,又因为一样的原因被贬南蛮。 5、选贤于野,则治身业弘;求士子朝,则饰智风起。——《宋书·列传·卷五十五》 译文:在民间选择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国君就能修身立业;在朝廷选择士人,巧饰才智的风zhidao气就会兴起。 7. 关于选择的名言选择 大凡学哲学的人,都会沉浸于一些人生最根本最基本的问题,被思辩的重重矛盾所折磨,发出一些震撼人心的质问与呐喊,比如: 今天晚上谁做饭? 谁去洗衣服,又是谁去洗碗? 明天去超市买什幺,头顶的星空还是内心的道德法则? 这些问题,把我们引向更高更远的境界,使人深邃、使人厚重,慢慢地变得像真的一样。 谈到买头顶的星空还是买内心的道德法则,本质上就是一个选择问题。有的喜欢买一斤星空炒个空心菜,有的喜欢称二两道德法则发点海蜇皮,都是一般的市民,资源总是稀缺的,永远符合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并向经济学家们提供持久与充沛的职业安全感。 资源有限,就需要选择;资源太多了,其实更加需要选择。世间的事都大抵如此。 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不是to be,就是 not to be 。人生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连串选择的过程,环环紧扣,滚滚向前,有去无回。 To be,or not to be?哈姆雷特,这个忧郁敏感的瑞典王子,牙疼般地喃喃自语。 一千种场景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买还是不买?卖还是不卖?嫁还是不嫁?娶还是不娶?要还是不要?说还是不说?杀还是不杀?偷还是不偷?逃还是不逃?留还是不留?——每一个人,注定在有生之日的每一天,都反反复复永无止境地经历着这样的质问,无奈地喃喃自语。 如果这些喃喃自语在一瞬间同时迸发出来,那就简直是狂风万里、雷霆咆哮。就像歌手何勇深深吸入一口北京大街小巷的滚滚废话,走上舞台,呼出一声怒吼:"吃了吗?" 我相信,《哈姆雷特》之所以能久盛不衰、红遍全球,就是因为它道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声。 每个人的心中都埋伏着一个哈姆雷特,优柔寡断、朝三暮四、瞻前顾后、心猿意马,被日常生活的N个选择折磨得心力交瘁。 选择的过程就是放弃的过程,选择一种可能性,等同于放弃了其它的可能性。 这一逻辑带来了一种巨大的困境:选择越多,失去越多,后悔越多,痛苦越多,就像泰伦斯所描绘的"我周围都是洞,到处都止不住地在流失"的状态。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琴师1900选择终生留在船上,没有走下甲板哪怕一小步,哪怕是为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恋爱,因为"钢琴有88个琴键,它是有限的,我能用有限的琴键奏出无限的音乐。 但是城市的街道却有千条万条。"这种没有尽头的太多的选择让他恐惧。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Dianiel Kahneman的研究表明:失去100元钱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100元钱带来的满足。可能得到什么的希望,根本无法安慰和抚平可能失去什么的不安。 我们以为增加资源、改善处境,就能减少原来无从选择的痛苦,就能增加幸福。结果却恰恰相反。 一如所罗门王古老的感叹:积累知识就是积累悲哀。增加选择实际上也等于增加悲哀。 对于具有批评精神的选择者来说,每一种选择都有饱满欲滴的后悔理由:做弱者,多不得好活;做强者,多不得好死。做名人,无法过自己的生活;做平民,无法过别人的生活。 做男人,寿命短;做女人,青春短。何勇也又唱道:"交个女朋友 ,还是养条狗。 " 塞涅卡说:如果对方比你弱,就饶了他;如果它比你强,你就饶了自己吧。我们在难以选择的时候,也有几种饶了自己的办法: 一是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别人。 为了缓解选择的痛苦,我们设立了一些疏导机制,比如创设了领导这样一种东西。领导不能吃、不能穿、也不能随便睡,它的用途就是帮助我们选择。 聪明而富有智能的人永远是有的,但聪明人往往太容易看清每一种选择的荒诞本性和每一种选择之后的艰难处境,所以他们可能比一般人更加不愿意作出选择。于是,我们需要委托一些不太聪明、比较固执、略为有些愚钝和麻木的人来担任领导,把选择的麻烦差事交给他们。 然后,无论他们做出什么选择,我们都一方面可以享受这种选择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可以痛快淋漓地论证与指出这种选择的坏处。由于领导的存在,我们既实现了选择,又避免了选择的压力,而且可以证明自己总是对的。 一举三得,一枪三鸟,不亦乐乎。这一方式另外也常见于女性对男友或丈夫的应对策略,把决策权交给男人,同时自己保留永远的批评权。 二是不选择。不选择本身也是一种选择。 在战场上,无论你做什么,包括什么也不做,你都可能中弹。和其它的选择一样,不选择这样一种选择,也有高层次与低层次的区别,虽然看上去很相似,走在最前面的和落在最后面的都是孤独的。 低层次的不选择是把自己放到纯粹的概率之中;较高层次的不选择,是对已经不可避免的选择的坦然接受;最高层次的不选择,则意味着你已经跳出了原有的小选择的规则之外,跳到了另一个大选择的平台——你让我在刀剑棍棒之中选择,我不选,因为我已经有了枪;你让我在机枪步枪手枪冲锋枪之中选择,我不选,因为我已经有了导弹。有些人一辈子聪明伶俐,在所有的选择中从不吃亏,但最后往往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手远远抛下,因为他一直只是在关注同一个层面的选择。 在政治和军事的较量中,更是如此。就像美国和越南的战争,美国几乎打嬴了所有的战斗,但是输掉的却是整个战争。 三是随便选择一个。抛一个硬币,正反的机会各有一半,如果。 8. 古代人关于选择的诗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弃而舍之,朽木不折。弃而不舍,金石可镂。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