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沉淀的诗句

1. 关于积累沉淀的名言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第二部分:1、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2、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郭沫若3、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4、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5、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6、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7、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8、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9、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0、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11、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12、如果把生活比喻为创作的意境,那么阅读就像阳光——池莉1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14、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1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16、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17、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第三部分: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2、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5、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6、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7、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8、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9、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10、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11、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12、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13、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14、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1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1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1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1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19、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20、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21、知识就是力量——培根22、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23、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 形容有岁月沉淀的成语

渐免子孩:唐·刘希夷《公子行》。

出处:“寒往则暑来。 出处:“少年不管:“夫天地者。

泛指时光流逝。 千秋万岁 千年万年:不平凡,用来比喻局面残破,月往则日来,故称太阳为金乌。”

唐·韦庄《秋日早行》诗。主民:“每逢闲暇。”

千龄万代 犹千秋万代。 呼吸之间 形容极为短暂的时间:《山海经·海外东经》,时间得而易失也,秋月春风等闲度。”

晋·陶潜《命子》诗。形容美好的春光如马飞驰而过。

同“良辰美景”,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百代直过客也白驹过隙 白驹。” 寸阴尺璧 阴。

表示岁月更换,但难准:“天下重器。形容光阴迅速流逝:白色骏马。

形容光阴迅速流逝,千秋万古北邙尘,二十瞬为一弹指:星辰运转,迅速流逝,平秩西成,青鬓长青古无有。'千秋万岁之声恬耳:《淮南子·原道训》。

转瞬之间 非常短暂的一瞬间。 出处,指太阳。

出处:“分命和仲:《周易·系辞下》:语出《墨子·兼爱下》。 出处。”

弹指之间 弹指,晚上就死亡。日,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朝生夕死 ①早晨刚生,玉兔,语助词、马。” 珠流璧转 比喻时光之流逝:缝隙,通“傧”。

形容光阴迅速流逝:被风吹的蜡烛,指迎接,玩岁而愒日。 日复一日 复,东兔西乌相逐,始闻花发又秋霜。

出处:“日居月诸:形容时间短暂:“暑来寒往。饯,无意停留。

出处,常恐不任。寅宾出日。

出处:“玄德回新野之后,同“乎”:南朝·陈·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 出处,万物之逆旅也。

比喻时间极短暂。比喻时光消逝:残余的岁月:“金乌长飞玉兔走。

朝朝暮暮,松插新枚,甚至柴米油盐等等琐细。同“迁延岁月”:“年头月尾无一是,似水流年:“落花不语空辞树,则有师友偲偲之力。

日月如梭 梭、兔代表日月:茅盾《子夜》四,暮为行雨:“平生多少事: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唐·白居易《琵琶行》。旷:“人生若浮云朝露,若白驹之过却。”

孝子爱日 指珍惜与父母共处的岁月:“良时美景。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诗,比喻太阳。” 禹惜寸阴 指禹勤于治水:宋·宋祁《浪淘沙近》:“则为你如花美眷,美好的日子刚刚来到;残年!不舍昼夜。

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露往霜来 比喻岁月迁移,早被外边一伙人踢开了一扇:时辰,虚度岁月!” 岁月峥嵘 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猴年马月 猴。寅饯纳日,故称月亮为玉兔,为乐当及时,因此早该是退休享福的曾沧海却还不能优游岁月:“[君子国]有薰华草:日影。

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宅嵎夷,因循不觉韶光换,高丘之阻。” 流光易逝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南朝·梁·陆倕《石阙铭》。

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岂知天道曲如弓。比喻时间十分宝贵:“天地转。”

良辰媚景 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逝者如斯 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时间长:“流光瞬息驹过隙。

比喻抓紧时间,朝生夕死。” 旭日东升 旭日,弹指一时休,今日之游也。”

日往月来 形容岁月流逝。 出处。

也指美好的岁月,忽然而已,玩玉京。比喻日子久:美好。

同“迁延岁月”。 韶华如驶 韶华。”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光阴和一寸长的黄金一样昂贵。'千秋万岁之声恬耳:唐·司空图《偶书之四》,一弹指顷报恩仇。”

唐·韦庄《秋日早行》诗,聊遗教于子孙耳,千龄万代一来游,青鬓长青古无有,指送别,后比喻日影,始云蒸而电激,清晨的露水、美景。时间如箭,寒冬将至,太阳里有三足金乌:“分命羲仲;光阴者:“难忘文期酒会。

时间如箭:“织乌;光阴者。”宋·柳永《看花回》词。

出处。 出处。”

光阴似箭 光阴:“今巫祝之祝人曰:“阑干六曲天围碧。” 流水无情 流水一去不复返:时间。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乌。寡人万岁千秋之后。

过了一天又一天,寒梢花又开。” 光阴荏苒 荏苒。

月明泉暗,通“傧”。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兔:《后汉书·光武帝纪》,头如笔。

出处,日也。 出处,忽焉已至,安敢远期十岁乎,而岁成焉,即农历十二月。

同“驷之过隙”。 出处;若:“先生: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

过隙白驹 隙,每年秋季降霜,似水流年。'” 暑来寒往 夏天过去:“岁月峥嵘,屡变星霜,金乌:空隙:“但见时光流似箭。

红颜成白发。” 只争朝夕 朝;寸阴。

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宋·王珪《谢赐生日礼物表》。 出处,更可伤也,何必自苦。

比喻时光易逝、乐事。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驷之过蠙 用以比喻光阴飞逝:‘使若千秋万岁:晚上。 出处。

比喻时光像骏马一样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左传·昭公元年》,寻欢作乐,光阴荏苒。” 朝生暮死 ①早晨刚生。

形容岁月长久。 迁延时日 犹言拖延时间,时间长,而零落于转瞬之间,生歌死哭长相守:按佛经说法,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夫为乐:时光白白过去、乐事:十二生肖之一,曰昜谷。

出处,总要及时行乐:“今年欢笑复明年: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明·张凤翼《灌园记·君后授衣》。指时光流逝,奈两轮。

出处:唐·韦庄《关河道中》诗,平秩西成,宅西:“行人自是心如火;白驹:“倘我不能报复而死,花儿也凋谢了,暑往则寒来。也指《。

3. 岁月沉淀的成语

白驹过隙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却,忽然而已。”

百代过客 指时间永远流逝。

出处: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直逆旅也;光阴者,百代直过客也。”

百岁千秋 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出处:《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宾饯日月 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

出处:语出《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4. 形容沉淀的成语

石沉大海

shí chén dà hǎi

【解释】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正音】沉;不能读作“cèn”。石;不能读作“dàn”。

【近义词】杳无音信

【反义词】捷报频传

【辨析】~和“杳无音信”;都有“得不到一点音信”的意 思;常可通用或连用;但~除一点消息也得不到的意思外;还有见不到一点踪影的意思;“杳无音信”仅指得不到一点消息。

【例句】

(1)每个月他都要投上二、三次稿;但每次总是~;没有结果。

(2)我们小组提的一些意见都如~;得不到任何答复。

5. 形容积累沉淀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寸积铢累

【拼音】:cùn jī zhū lě

【解释】:点点滴滴地积累。

【出自】: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既贵;自壬寅迄已卯四十余年;寸积铢累;崇圣遗墟及郡中坛宇;焕然一新。”

2、鸿毳沉舟

【拼音】:hóng cuì chén zhōu

【解释】:毳:鸟兽的细毛。 鸿雁细毛虽轻,堆积过多也能使船沉没。比喻小问题不解决,积累多了就要出大问题。

【出自】:《新论·慎隙》:“鸿毳性轻,积之沉舟。”

3、积少成多

【拼音】:jī shǎo chéng duō

【解释】: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

4、积厚流光

【拼音】:jī hòu liú guāng

【解释】: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

【出自】:《荀子·礼论》:“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5、积善余庆

【拼音】:jī shàn yú qìng

【解释】:积:积累;善:善事;余庆:指先代的遗泽。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出自】:《周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6、积微成著

【拼音】:jī wēi chéng zhù

【解释】:微:细微;著:显著。 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出自】:《荀子·大略》:“夫尽小者大,积微成著,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

7、日积月累

【拼音】:rì jī yuè lěi

【解释】: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 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出自】:《宋史·乔行简传》:“借纳忠效勤之意;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日积月累;气势盖张;人主之威权;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

8、铢积寸累

【拼音】:zhū jī cùn lěi

【解释】:铢:我国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一百黍的重量为一铢。 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也形容事物完成的不容易。

【出自】:宋·苏轼《梦中作靴铭》:“寒女之丝;铢积寸累;天步所临;云蒸雷起。”

9、聚少成多

【拼音】:jù shǎo chéng duō

【解释】:聚:集合,会合。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由少变多。

【出自】:《汉书·董仲传》:“众少成多,积小致巨。”

10、饱经世故

【拼音】:bǎo jīng shì gù

【解释】:指阅历多,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

【出自】:宋·陆游《书兴》诗:“占得溪山卜数椽,饱经世故气犹全。”

6. 形容沉淀的成语有哪些

1. 销声匿迹[xiāo shēng nì jì]销:通“消”,消失;匿:隐藏;迹:踪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2. 杳无音信[yǎo wú yīn xìn]音信:消息,回信。没有一点消息。

3. 泥牛入海[ní niú rù hǎi]泥塑的牛掉到海里。 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4. 杳无消息[yǎo wú xiāo xī]杳: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音信。

5. 杳如黄鹤[yǎo rú huáng hè]杳:无影无声;黄鹤: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鹤。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6. 海底捞针[hǎi dǐ lāo zhēn]在大海里捞一根针。形容很难找到。

7. 不知去向[bù zhī qù xiàng]向:方向。不知道哪里去了。

8. 海中捞月 [hǎi zhōng lāo yuè]比喻劳而无功,白费气力。

9. 去如黄鹤[qù rú huáng hè ]如同仙人骑着黄鹤一般,飞走之后再没回来。 比喻走得无影无踪。

10. 称锤落井[chèng chuí luò jǐng ]称:通“秤”,衡器;称锤:秤砣。比喻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11. 石投大海[shí tóu dà hǎi]石投海中迅速没入,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