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少年不懂事的古诗有哪些1.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 2.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3.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 4.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 5.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 6.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 7.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李白 8.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李白 9.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李白 10.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元好问 11.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李白 12..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韦庄 13.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王维 14.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贺铸 15.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李白 2. 形容不懂事的成语懵懂无知、冥顽不灵、少不更事、不经世故、毛羽未丰、乳臭未干、涉世不深 1、冥顽不灵 【解释】:冥顽:愚钝无知;不灵:不聪明。形容愚昧无知。 【出自】:唐·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示例】:~藐王章,羊狠狼贪性狂恣。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严戊卿捕鳄行纪诛潮匪事》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2、少不更事 【解释】: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出自】:《隋书·李雄传》:“吾儿既少,更事未多。” 【示例】:母谓汝夫妇~。◎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3、不经世故 【解释】:经:经历;世故:人情世事的变故。形容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出自】:鲁迅《花边文学·序言》:“然而他们不经世故,偶尔‘忘其所以’也就大碰其钉子。”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4、毛羽未丰 【解释】:比喻力量不足,条件还不成熟。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示例】:惜此时群治~,又迭经挫折。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5、乳臭未干 【解释】:臭:气味。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轻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出自】:《汉书·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 【示例】:这些故事,作为闲谈来听听是不算很坏的,但万一有谁相信了,照办了,那就会成为~的吉呵德。◎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3. 形容不懂事的成语1. 不知丁董 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2. 顿开茅塞 顿:立刻;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比喻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3. 刻舟求剑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4. 茅塞顿开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 5. 蒙昧无知 蒙昧:知识未开。没有知识,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6. 不知薡蕫 薡蕫:草名,质地柔软可制绳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7. 对牛鼓簧 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4. 形容女人不懂事的词形容人特别的不懂的事的四字成语四字词语 不顾大局 不可理喻 调皮捣蛋 欺上瞒下 无法无天 不务正业 拈花惹草 欺凌弱小 桀骜不羁 肆意妄为 少不更事 不管不问 游手好闲 气急败坏 心胸狭窄 气量狭小 胡搅蛮缠 不安好心 目无尊长 欺师灭祖 大逆不道 胆大妄为 胆大妄为 人神共愤 居心叵测 诡计多端 旁门左道 酒色财气 狼心狗肺 心浮气躁 形容人非常不懂事非常顽皮的词语: 不听话 盲目 莽撞 一根筋 野蛮 不懂事 傻干 蛮干 不听劝 不明理 胡闹 犟脾气 驴脾气 牛脾气 不停说 任性 淘气 不听劝 执拗 【具体说女人的难找吧】 5. 描写童年的天真与不懂事的古诗有哪些1.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村居 清代: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