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喝醉的诗句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 描写喝醉的诗词1,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出自唐代: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白话文释义:我们两人在盛开的山花丛中对饮,一杯又一杯,真是乐开怀。我喝醉想要睡觉您可自行离开,如果余兴未尽,明天早晨抱着琴再来。 2,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出自唐代:李白《赠郭将军》 白话文释义:将军少年时即从军边塞,在武威镇守边疆,现在银台门守卫皇宫。天明时佩着长剑上朝去朝见天子,到了晚上便骑马垂鞭醉酒而归。 3,弄珠见游女,醉酒怀山公。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出自唐代:李白《岘山怀古》 白话文释义:看到游玩的女孩在玩弄明珠,喝酒后,更加怀念魏晋时太守羊祜。看秋风萧瑟而兴叹,高大的松树也在秋夜里风中呜咽:事业何时有成。 4,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出自唐代:李白《少年行二首》 白话文释义:在长安金市之东,五陵的贵公子骑着银鞍白马,满面春风。他们在游春赏花之后,最爱到哪里去呢?他们常常笑入到胡姬的酒肆中饮酒寻乐。 5,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出自唐代:李白《客中行 / 客中作》 白话文释义: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酒的香气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 3. 描写醉酒的诗词1、街前酒薄醉易醒 唐 白居易 《江南春》 2、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3、且醉金杯酒 宋 晏几道 《生查子》 4、绿酒初尝人易醉 宋 晏殊 《清平乐·金风细细》 5、酒醉换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 明 唐寅 《桃花庵歌》 6、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宋 欧阳修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7、今日北池游漾漾轻舟波光潋滟柳条柔如此春来又春去白了人头好妓好歌喉不醉难休劝君满满酌金瓯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 宋 欧阳修 《浪淘沙·今日北池游》 8、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 宋 晏几道 《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9、绿酒初尝人易醉 宋 晏殊 《清平乐·金风细细》 10、酒入琼姬半醉 宋 王安石 《西江月·梅好惟嫌淡伫》 11、别酒劝君君一醉 宋 苏轼 《蝶恋花·别酒劝君君一醉》 12、鲁酒何须醉 宋 向子諲 《虞美人·澄江霁月清无对》 13、酒能沾醉雨能幽 宋 韩淲 《浣溪沙》 14、酒面黄花欲醉谁 宋 黄庭坚 《南乡子·招唤欲千回》 4. 描述醉酒的诗词将进酒 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复醒 一作:不愿醒/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代: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唐代: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宋代: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点绛唇·醉漾轻舟 宋代:秦观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花下醉 唐代: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春日醉起言志 唐代:李白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 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 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 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宋代:陆游 前年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 去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 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 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 5. 形容喝醉的诗词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少年行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 有哪些形容喝醉的的成语,或诗词酒后无德 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山公倒载 指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酗酒滋事 喝醉酒寻衅生事者。 仗气使酒 仗:凭借,倚仗;使:放任。 指任性发酒疯。 出处:《北齐书·崔瞻传》:“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交。 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底诃指切,在卿尤甚。’” 枕曲藉糟 枕着酒,垫着酒糟。 指嗜酒,醉酒。 出处:《晋书·刘伶传》:“先生于是方捧罂承糟,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枕麹藉糟 枕着酒,垫着酒糟。谓嗜酒,醉酒。 醉酒饱德 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出处:《诗经·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醉生梦死 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出处: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醉玉颓山 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7. 有哪些形容喝醉的的成语,或诗词雨霖铃 柳永(宋)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是简洁的分析方法) 柳永仕途失意,四处飘泊。 这首词就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 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所欢难以割舍的离情。 上片写送别的情景,深刻而细致地 表现话别的场面。下片写设想中的别后情景,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 全词如行云流水, 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 感情真挚,词风哀婉。 下面是几个比较全面的赏析 【赏析一】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的上片写临别时的情景,下片主要写别后情景。 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 《礼记&S226;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 然而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对长亭晚”一句,中间插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这三句景色的铺写,也为后两句的“无绪”和“催发”,设下伏笔。 “都门帐饮”,语本江淹《别赋》:“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兴致。 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然却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类锐!这里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纡,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于是后面便迸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 寥寥十一字,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 ,如在目前。真是力敌千钧!词人凝噎在喉的就“念去去”二句的内心独白。 这里的去声“念”字用得特别好,读去声,作为领格,上承“凝噎”而自然一转,下启“千里”以下而一气流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 “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 ;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 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别情。 上片正面话别,下片则宕开一笔,先作泛论,从个别说到一般。 “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并不自我始,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 “清秋节”一辞,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情色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 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这句景语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点染之间 ,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也就是说,这四句密不可分 ,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而后面这两个警句,也将失去光彩。 “此去经年”四句,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烦恼。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遥应上片“ 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问句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此词之所以脍灸人口,是因为它在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 【赏析二。 8. 有哪些形容喝醉的的成语,或诗词酒后无德 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山公倒载 指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酗酒滋事 喝醉酒寻衅生事者。 仗气使酒 仗:凭借,倚仗;使:放任。指任性发酒疯。 出处:《北齐书·崔瞻传》:“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交。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底诃指切,在卿尤甚。’” 枕曲藉糟 枕着酒,垫着酒糟。指嗜酒,醉酒。 出处:《晋书·刘伶传》:“先生于是方捧罂承糟,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枕麹藉糟 枕着酒,垫着酒糟。谓嗜酒,醉酒。 醉酒饱德 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出处:《诗经·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醉生梦死 象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出处:宋·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醉玉颓山 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