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猪肉的古诗【裴度语】 鸡猪鱼蒜,逢著则吃。生老病死,时至则行。 【选人歌】 今年选数恰相当,都由座主无文章。案后一腔冻猪肉,所以名为姜侍郎。 【黄万祜题蜀宫壁】 莫交牵动青猪足,动即炎炎不可扑。鸷兽不欲两头黄,黄即其年天下哭。 【李后主童谣】 索得娘来忘却家,后园桃李不生花。猪儿狗儿都死尽,养得猫儿患赤瘕。 独孤及 【答李滁州忆玉潭新居见寄】 从来招隐地,未有剖符人。山水能成癖,巢夷拟独亲。猪肝无足累,马首敢辞勤。扫洒潭中月,他时望德邻。 张元一 【嘲武懿宗】 长弓短度箭,蜀马临阶骗。去贼七百里,隈墙独自战。忽然逢著贼,骑猪向南。 李商隐 【异俗二首(时从事岭南)】 户尽悬秦网,家多事越巫。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 罗隐 【寄洪正师】 寄蹇浑成迹,经年滞杜南。价轻犹有二,足刖已过三。鸡肋曹公忿,猪肝仲叔惭。会应谋避地,依约近禅庵。 寒山 【诗三百三首】 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猪死抛水内,人死掘土藏。彼此莫相啖,莲花生沸汤。 寒山 【诗三百三首】 世有一等愚,茫茫恰似驴。还解人言语,贪淫状若猪。险巇难可测,实语却成虚。谁能共伊语,令教莫此居。 拾得 【诗】 得此分段身,可笑好形质。面貌似银盘,心中黑如漆。烹猪又宰羊,夸道甜如蜜。死后受波吒,更莫称冤屈。 独孤及 【酬常郿县见赠】 爱君修政若修身,鳏寡来归乳雉驯。堂上五弦销暇日,邑中千室有阳春。谓乘凫舄朝天子,却愧猪肝累主人。辞后读君怀县作,定知三岁字犹新。 薛能 【洛下寓怀】 胡为遭遇孰为官,朝野君亲各自欢。敢向官途争虎首,尚嫌身累爱猪肝。冰霜谷口晨樵远,星火炉边夜坐寒。唯有报恩心未剖,退居犹欲佩芄兰。 王绩 【田家三首(一作王勃诗)】 阮籍生涯懒,嵇康意气疏。相逢一醉饱,独坐数行书。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倚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回头寻仙事,并是一空虚。 寒山 【诗三百三首】 三界人蠢蠢,六道人茫茫。贪财爱淫欲,心恶若豺狼。地狱如箭射,极苦若为当。兀兀过朝夕,都不别贤良。好恶总不识,犹如猪及羊。共语如木石,嫉妒似颠狂。不自见己过,如猪在圈卧。不知自偿债,却笑牛牵磨。 2. 关于肉的诗句关于肉的诗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 —— 唐 · 韦庄《秦妇吟》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 唐 · 韦庄《秦妇吟》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 魏晋 · 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 唐 · 杜甫《前出塞九首》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 先秦 · 屈原《招魂》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 清 · 曹雪芹《螃蟹咏》古骨无浊肉,古衣如藓苔 —— 唐 · 孟郊《秋怀十五首》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餱 —— 清 · 章炳麟《狱中赠邹容》希望能帮助到你。 3. 关于“猪肉”的古诗
读音zhū ròu。 基本释义:猪肉又名豚肉,是主要家畜之一、猪科动物家猪的肉。其性味甘咸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等营养成分 。猪肉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猪肉作为餐桌上重要的动物性食品之一,因为纤维较为细软,结缔组织较少,肌肉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肌间脂肪,因此,经过烹调加工后肉味特别鲜美。 1 关于“猪肉”的古诗词有:苏轼的《猪肉颂》 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意思:洗干净锅,放一点点水,文火慢慢煮,不要着急,一定要等足时辰,等到煮烂了,煮烂了味道很好。黄州的猪肉哼好,价格又便宜。富贵的人不想吃猪肉,穷人们又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吃。我每天早上起来吃两碗,吃的好饱好美味,我自己吃的很满足,你们不要管我。 2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意思: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4. 关于肉的诗句关于肉的诗句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 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 —— 唐 · 韦庄《秦妇吟》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 唐 · 韦庄《秦妇吟》 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 魏晋 · 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 唐 · 杜甫《前出塞九首》 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 —— 先秦 · 屈原《招魂》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 清 · 曹雪芹《螃蟹咏》 古骨无浊肉,古衣如藓苔 —— 唐 · 孟郊《秋怀十五首》 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餱 —— 清 · 章炳麟《狱中赠邹容》 希望能帮助到你 5. 描写猪肉的句子有哪些1. 红烧肉香味非常浓,有一股糖香,烧烤一样的肉香,肉质滑嫩,入口即化,真是美妙无比.正所谓“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见几回”。 2.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3. 吃的比猪多,睡得比猪久,还没猪有用 4. 猪头肉是世俗的,有民间的烟火气。 5. 猪头与内脏统称“下水”,不登大雅之堂。曾几何时,它的主要功用是祭祀,在不年不节的平常时日,富人不屑问价,穷人就低价买回去解馋。 6. 一来二去,猪头肉竟被改良成为压过猪肉风头的美食。 7. 早些年,农村凡有婚丧嫁娶,都要大摆筵席,找三五个乡村厨师过来,约亲戚相好、左邻右舍“打忙工”。我是很乐意参加这样的活动的,可以在厨师的指导下亲身实践,就这样居然学会了做猪头肉。 8. 买来生猪头,拔去粗毛,刮洗几遍,用火通条烫去毛茬,将猪头劈开,削去耳根、淋巴等不能食用的部分,切成大块,放入清水锅中,加入盐、花椒、大料,大火炖煮,文火焖熟,煮到七八分熟,能用筷子穿透即可,太过则影响爽脆的口感。猪头起锅后立即投入冷水中降温,待凉后将其片成薄片,加水姜蒜汁、盐拌匀,吃起来绵筋中有快刀斩乱麻的脆嫩。 9.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也对你推崇备至,焖你的皮,煮你的肉,既酥又烂,吃后口齿流香。他与你友好合作,发明创造了流传百世的“东坡肉”;敝人的祖先更绝,数百年前元兵南侵,我祖从中原南阳逃难,在南下的颠沛流离中,竟然还携带令人垂涎三尺的“东坡肉”! 10. 半年前的一天,在饭店吃饭,朋友兴冲冲地向我推荐这道菜,我不忍拂其意便点了。及至上桌,那火红的嫩肉和诱人的香味就已撩拨起食欲,尝一口,松软的肉,弹性十足的,好嚼,甘醇中和着香甜,让人欲罢不能。结果,那天的红烧肉有一大半落了自己的肚内,吃完后我还咂嘴添唇,意犹未尽…… 6. 描写肉食的诗句友朋设宴庆云楼, 美食十二配郎酒. 觚觥交错杯杯尽, 门前石狮口水流. 苏东坡被贬在海南岛詹县.当地有一位卖环饼的老妪,她的手艺好,环饼质量高,可是,因为店铺僻,不为人知,生意一直不好.老妪得知苏东坡是著名文学家,就请他为店铺作诗.苏东坡怜悯她生活贫苦,环饼手艺又委实不错,就挥笔写下一首七绝: 纤手搓来玉色匀,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关于“鱼” 鱼 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从古至今都深得人们的喜爱.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宋朝 梅尧臣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扬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疱煎苟失所,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7. 赞美猪的诗句关于猪的古诗有 1.《秋词》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八月暑退凉风生,家家场中打稻声。 穗多粒饱三倍熟,车轴压折人肩赬。 常年县符闹如雨,道上即今无吏行。 乡闾老稚迭歌舞,灶釜日餐猪羊烹。 2.《忆昔》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忆昔浮江发剑南,夕阳船尾每相衔。 楠阴暗处寻高寺,荔子红时宿下严。 硖口烹猪赛龙庙,沙头伐鼓挂风帆。 区区陈迹何由记,惟有征尘尚满衫。 3.《山中》 年代: 宋 作者: 方岳 寂寂门无长者车,穿深逗密惬幽居。 花能红白锦相似,山自青苍画不如。 鹤骨政应先狗马,雏孙殊未辨龙猪。 4.《偈颂一百零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绍昙 这一灯,处甚起。 没踪由,难拟议。 三贤十圣眼见如盲,芥狗泥猪放光动地。 大家吹灭暗中行,然灯佛在你脚底。 5.《颂古三十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玿 明月大悲院裹斋,铁围山岳尽冲开。 猪头象鼻,乌觜鱼腮。 石人抚掌呵呵笑,寒山拾得在天台。 8. 苏东坡写的一首关于猪肉的诗是什么该诗的名称为《猪肉颂》,是宋代诗人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一首词,全文原文如下: 洗净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白话文释义:把锅子洗得干干净净,少许放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 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贱得像泥土一样;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东坡肉”起源于他被贬黄州时,如今黄州以北三十华里处的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当地百姓过年过节也有吃东坡肉的传统。为此东坡也写有《猪肉颂》一词。 此词写的是现在餐桌上的一道菜——“东坡肘子”的制作过程,除了做菜的描写外,还有作者对待人生的态度在其中,“洗净铛”虽然是说做好烹调的准备,其实这正是做事或修养身心时虔诚、认真态度的体现。 “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水放得不多不少,火要不大不小,这样煨炖,才能将肉烹得又烂又有滋味。每个环节都要做得稳妥,仔细,来不得半点马虎。透过这一丝不苟的准备与实际操作,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烹调本身,而是与对待人生、修炼自身的一种兢兢业业的精神了。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煮猪肉,只要方法得当,缓缓煨炖,到了时候,它自然滋味醇厚,美不可言。其中深意是人生的成熟感悟,是需要时间的。好大喜功、气浮心躁,得到的可能有一时“战果”,其实是失败的结局。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像炖煮猪肉这样的家常之事,人们也容易忽略探讨其中精益求精的可能性。苏轼的叹息,除了猪肉本身之外,另有一种可供联想的可惜之意——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种种事物时,或不肯,或不愿意去深入了解并挖掘其潜力。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正因为对亲自创造的烹调艺术十分满意,所以作者吃了“两碗”。“两碗”不但写出了胃口的满足,更写出了心灵的惬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外界对我的褒贬,尽可至之度外。 9. 赞美猪的诗句有哪些1、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 ——宋代:苏轼《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 释义:不知道泉下有龙猪,坐在雷神降雨时乘坐的天车上开始寻访。 2、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 ——元代:王冕《冀州道中》 释义:哪怕是有好儿孙,也不过过得是猪狗不如的日子。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南北朝:佚名《木兰辞》 释义: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 4、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 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清代:蒲松龄《促织》 释义:试着用猪鬣撩拨小蟋蟀的触须,小蟋蟀仍然不动,少年又大笑了。撩拨了它好几次,小蟋蟀突然大怒,直往前冲,于是互相斗起来,腾身举足,彼此相扑,振翅叫唤。 5、猪吃死人肉,人吃死猪肠。猪不嫌人臭,人反道猪香。 ——唐代:寒山《诗三百三首》 释义:猪吃的是死人的肉,人再吃死猪的肠子,猪不嫌弃人肉臭,人反而称赞猪肉很香。 10. 形容猪肉的词语有哪些1、酱香四溢 读音:jiàng xiāng sì yì 释义:酱的香味四处飘散,形容味道很好吃。 造句:红烧肉肥瘦相间,酱香四溢,满足很多人对肉的想象。 2、肥而不腻 读音:féi ér bú nì 释义:指菜,虽然是肥肉做的,但是不油腻;指人,人长的比较丰满,但没有赘肉。 造句:入口肥而不腻、肉香纯正,余香满口。 3、瘦而不柴 读音:shòu ér bú chái 释义:指瘦肉软嫩可口。 造句:其色泽枣红,形状椭圆,肉烂胶粘,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香醇味美,别有风味。 4、老少皆宜 读音:lǎo shǎo jiē yí 释义:本义指老人和儿童都适宜,喻指适用的范围非常广。 造句:跳棋在我国是一项老少皆宜、流传广泛的益智型棋类游戏. 5、百吃不腻 读音:bǎi chī bú nì 释义:指味道好,吃多少次都不会厌烦。 造句:粽子鳝鱼意面冷热甜点,都是六合夜市里让人百吃不腻的小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