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心意相通的诗句

1. 说情侣心有灵犀,心意相通的诗句有哪些

1.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4.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6.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0.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1.三尺焦桐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12.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3.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14.此情无处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15.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6.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17.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8.不思量,自难忘 19.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0.清清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1.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22.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2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24.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2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26.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唐;李白〈三五七言诗〉 2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2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29.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30.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31.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吕洞宾《梧桐影》 32.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沁《离人》 33.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狅。 李商隐《无题》 34.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35.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36.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37.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李煜 《菩萨蛮》 38.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3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惫布粑鞔爸颍 椿鞍蜕揭褂晔? 李商隐.《夜雨寄北》 40.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4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42.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43.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4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45.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4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秦观〈鹊桥〉 4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48.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右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 49.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5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 51.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52.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 54.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

2. 形容情侣心有灵犀,心意相通的诗句有哪些

1、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代: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译文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

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你和我啊。同饮一江绿水,两情相爱相知。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2、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唐代: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译文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3、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唐代:白居易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译文我问这江潮和海水,哪里像郎君的深情和女子的心意。

男女互相埋怨的时候认为对方不如潮水守时有信,互相思念的时候才发觉海并不算深。4、古怨别唐代:孟郊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译文在秋风萧瑟,满眼凄凉的季节,一双相濡以沫的夫妻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含怨辞别。

在这令人肝肠寸断的时刻,两人眼含热泪,面面相视,想要向对方说点什么,可尚未开口已是泣不成声。心中早有千言万语,可是在此刻,因悲痛至极而无法诉说。

分别后天各一方,相思之情能与谁人说,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天涯两地共赏一轮明月,寄托无尽的相思愁苦。5、离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译文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3. 表示心意的诗句

畲族民歌二首 清代民歌

郎住一乡妹一乡,山高水深路头长;

有朝一日山水变,但愿两乡变一乡。

会飞鸟儿不怕高,郎妹相爱不怕刀;

为了结对比翼鸟,生在一起死一道。

寄生草 清代民歌

欲写情书,我可不认字,烦个人儿,使不的!无奈何画几个圈儿为表记。此封书唯有情知此意:单圈是奴家,双圈是你。诉不尽的苦,一溜圈儿圈下去。

寄生草 (清)失名

情人送奴一把扇,一面是水一面是山。画的山层层叠叠真好看,画的水曲曲弯弯流不断。山靠水来水靠山。山要离别,除非山崩水流断!

采桑子(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卜算子 答施 (宋)乐婉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拼了终难拼。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相思怨 (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江陵愁望有寄 (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寄人 (唐)张泌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思帝乡 (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望夫石 (唐)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竹枝词(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二)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江南行 (唐)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冒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 描写心意的诗句有什么

1、慊慊心意关 魏晋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

2、极宴娱心意 汉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3、以此下心意 汉 汉无名氏 《孔雀东南飞》

4、还似两人心意 唐 李煜 《更漏子·金雀钗》

5、都令心意烦 唐 李白 《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遗迹仆离》

6、心意相尤自相问 唐 刘商 《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

7、新声内、分明心意 宋 杜安世 《端正好》

8、徐徐弹了融心意 宋 沈瀛 《野庵曲》

5. 表示心意的诗句

《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上片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

下片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真挚恋情,倾口而出。

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

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

思:想念,思念。休:停止。

已:完结,停止。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