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容女孩清新脱俗的诗词1、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释义: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 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白居易《长恨歌》释义: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官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3、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曹雪芹《红楼梦》释义:俊俏美丽如阳春三月的桃花,芳菲烂漫、妩媚鲜丽,有如一片片红霞,清高闲雅如九月菊花。 4、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其一》释义: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 5、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曹植《杂诗七首·其四》释义:在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面容若桃花般芳艳,如李花般清丽。 2. 形容女孩清新脱俗的诗词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 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衤农〕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 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 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 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 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 兮,采湍濑之玄芝。 见洛神赋 3. 求清新脱俗的古诗新琵琶行 夜半寒月挂檐西, 新媳垂泪补战衣。 哀叹大哥新战死, 素旌未老插柳齐。 令传乡里驱征去, 背井离故苦恓恓。 眼望二老已耄耋, 手脚不灵病相欺。 衣食无着含茹苦, 屋见星光空四壁。 愧为男儿未尽孝, 无奈胡笳声犀利。 报国当先面利刃, 马革裹尸胆不怯。 依然牵马踏坎途, 回首泪眼道相揖。 有朝凯旋草堂外, 跪问双亲可安逸。 无以回报功无量, 扫地捧杯慰贤妻。 4. 形容清新优美的诗句清新优美的诗句: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5. 请问:形容女子素雅,脱俗的诗句1、《李延年歌》 汉代: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译文:北方有位美丽姑娘,独立世俗之外,她对守城的将士瞧一眼,将士弃械,墙垣失守;她对君临天下的皇帝瞧一眼,皇帝倾心,国家败亡!美丽的姑娘呀,常常带来“倾城、倾国”的灾难。纵然如此,也不能失去获得佳人的好机会。美好姑娘世所难遇、不可再得! 2、《佳人》 唐代: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译文:有一个美艳绝代的佳人,隐居在僻静的深山野谷。她说:“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与草木依附。想当年长安丧乱的时候,兄弟遭到了残酷的杀戮。官高显赫又有什么用呢,不得收养我这至亲骨肉。世情本来就是厌恶衰落,万事象随风抖动的蜡烛。 没想到夫婿是个轻薄儿,又娶了美颜如玉的新妇。合欢花朝舒昏合有时节,鸳鸯鸟雌雄交颈不独宿。朝朝暮暮只与新人调笑,那管我这个旧人悲哭?!” 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出山的泉水就要浑浊浊。变卖首饰的侍女刚回来,牵拉萝藤修补着破茅屋。摘来野花不爱插头打扮,采来的柏子满满一大掬。天气寒冷美人衣衫单薄,夕阳下她倚着长长青竹。 3、《杂诗七首·其四》 魏晋: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译文:在南方,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面容若桃花般芳艳,如李花般清丽。 早晨她来到江北岸边游玩,夜晚她到萧湘的小岛中休憩。 当世的风气轻视美丽的容颜,贝齿轻启的微笑为谁而发呢? 转瞬间,岁月消逝,可是青春的美貌是难以永远存在的。 4、《折荷有赠》 唐代: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译文:秋水澄清,嬉戏江湄,红荷鲜美。攀折一支碧绿荷叶,戏弄荷心水珠,荡漾荡漾,水珠不成圆。你远在天上彩云中,想把莲花赠送给我,太远。相思却不能想见,迎着寒冷的秋风惆怅地眺望远方。 5、《清平调·其一》 唐代: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见云之灿烂想其衣裳之华艳,见花之艳丽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头见到了她,就是在瑶池的月光下来相逢。 6. 形容诗文“清新脱俗”的成语有哪些1. 超凡脱俗 【拼音】: chāo fán tuō sú 【解释】: 指摆脱世俗的高雅境界。 【出处】: 郑逸梅《我与文史掌故·集札》:“很自然的在疏书 朗朗的八行笺中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的享受。” 2. 沉博绝丽 【拼音】: chén bó jué lì 【解释】: 沉:深长;博:渊博。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出处】: 汉·扬雄《答刘歆书》:“少不得学,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 3. 辞致雅赡 【拼音】: cí zhì yǎ shàn 【解释】: 辞致:文辞的意境和情调;赡:充裕。指文辞的立意和情调高雅脱俗。 【出处】: 《北史·颜之仪传》:“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梁元帝《荆州颂》,辞致雅赡。” 4.金辉玉洁 【拼音】: jīn huī yù jié 【解释】: 形容文辞斑斓简洁。 【出处】: 清·刘大櫆《宋运夫时文序》:“其法律森然,金辉玉洁,以自成为一家之言。” 5. 书记翩翩 【拼音】: shū jì piān piān 【解释】: 书记:记事的书面文字;翩翩:举止、风貌的洒脱优美。形容风格隽雅,文辞优美。 【出处】: 《史记·平原君传赞》:“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汉书·贾山传》:“山受学祛,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 7. 形容诗文“清新脱俗”的成语有哪些1. 超凡脱俗【拼音】: chāo fán tuō sú【解释】: 指摆脱世俗的高雅境界。 【出处】: 郑逸梅《我与文史掌故·集札》:“很自然的在疏书 朗朗的八行笺中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的享受。”2. 沉博绝丽【拼音】: chén bó jué lì【解释】: 沉:深长;博:渊博。 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出处】: 汉·扬雄《答刘歆书》:“少不得学,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 3. 辞致雅赡【拼音】: cí zhì yǎ shàn【解释】: 辞致:文辞的意境和情调;赡:充裕。指文辞的立意和情调高雅脱俗。 【出处】: 《北史·颜之仪传》:“博涉群书,好为词赋,尝献梁元帝《荆州颂》,辞致雅赡。”4.金辉玉洁【拼音】: jīn huī yù jié【解释】: 形容文辞斑斓简洁。 【出处】: 清·刘大櫆《宋运夫时文序》:“其法律森然,金辉玉洁,以自成为一家之言。”5. 书记翩翩【拼音】: shū jì piān piān【解释】: 书记:记事的书面文字;翩翩:举止、风貌的洒脱优美。 形容风格隽雅,文辞优美。【出处】: 《史记·平原君传赞》:“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 《汉书·贾山传》:“山受学祛,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 8. 形容清心寡欲,超凡脱俗的诗句有哪些形容清心寡欲,超凡脱俗的诗句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举例说明,比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宋朝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整诗为“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诗表面意思是,山中的浮云能够遮住登山人的双眼,而人类社会这座高峰上又有多少“遮望眼”的“浮云”啊! 不光是一切陈腐的陈规陋习,就连那些闲言碎语都可能成为遮挡我们视线、妨碍我们认清方向的“浮云”。自然界的浮云有消散之时,可人类社会这座高峰上的阴霾却不会轻易地被驱净 。 表意为: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 内含:这句话体现了作者的远大报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