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灵芝的诗句关于灵芝的古诗有: 1、唐·孟浩然《寄天台道士》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屡践莓苔滑,将寻汗漫期。倘因松子去,长与世人辞。 2、唐·李义府《宣正殿芝草》 明王敦孝感,宝殿秀灵芝。色带朝阳净,光涵雨露滋。且标宣德重,更引国恩施。圣祚今无限,微臣乐未移。 3、宋·曹勋《恭进德寿芝草》 椒掖冲襟奉玉宸,灵芝茎叶出氤氲。如颁月令欣欣政,先学巫山蔼蔼云。璀璨吐奇康寿栋。轮囷绝异汉唐闻。只应一叶三千岁,万亿斯年赞大君。 4、宋·宋太宗《逍遥咏》 灵芝出见少人知,此是含玄故不疑。隐逸大同非妄想,精诚自化岂参差。翱翔碧落乘云驾,宛转虹霓入室时。至道就中升降等,丹田日用有盈亏。 5、唐·韦应物《送丘员外还山》 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还辞郡邑喧,归泛松江渌。 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 2. 关于灵芝的诗词寄天台道士 孟浩然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 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 屡践莓苔滑,将寻汗漫期。 倘因松子去,长与世人辞。 宣正殿芝草 李义府 明王敦孝感,宝殿秀灵芝。色带朝阳净,光涵雨露滋。 且标宣德重,更引国恩施。圣祚今无限,微臣乐未移 送丘员外还山 韦应物 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还辞郡邑喧,归泛松江渌。 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 3. 描写灵芝的诗句关于灵芝的古诗有: 1、唐·孟浩然《寄天台道士》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 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屡践莓苔滑,将寻汗漫期。 倘因松子去,长与世人辞。 2、唐·李义府《宣正殿芝草》 明王敦孝感,宝殿秀灵芝。 色带朝阳净,光涵雨露滋。且标宣德重,更引国恩施。 圣祚今无限,微臣乐未移。 3、宋·曹勋《恭进德寿芝草》 椒掖冲襟奉玉宸,灵芝茎叶出氤氲。 如颁月令欣欣政,先学巫山蔼蔼云。璀璨吐奇康寿栋。 轮囷绝异汉唐闻。只应一叶三千岁,万亿斯年赞大君。 4、宋·宋太宗《逍遥咏》 灵芝出见少人知,此是含玄故不疑。隐逸大同非妄想,精诚自化岂参差。 翱翔碧落乘云驾,宛转虹霓入室时。至道就中升降等,丹田日用有盈亏。 5、唐·韦应物《送丘员外还山》 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还辞郡邑喧,归泛松江渌。 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 4. 有关灵芝的诗句(第一首) 灵芝可养命应天, 无毒多服,药中上品。 紫芝主耳聋、利关节、 保神益精,坚筋骨, 好颜色,久服, 轻身不老,延年; 赤芝主胸中结, 益心气、补中、 增智慧不忘, 久食轻身不老, 延年成仙。 ——《神农本草》 (第二首) 芝草一年三华, 食之令人眉寿庆世, 盖仙人之所食。 ——王充《论衡》 (第三首) 凡得芝草, 便正而食之, 无余节度, 故皆不云服法。 ——陶弘景云 (第四首) 久食长生, 轻身不老, 延年益寿, 清血解毒降火。 ——李时珍《本草纲目》 (第五首) 灵芝,瑞草也。 生三秀山中, 仙家名为三秀草。 久食轻身不老, 益智健脑。 ——《黄庭经》云 (第六首) 天然草药,绿色岐黄。 乃百利,而无一害, 第一抗衰,滋补药样。 神农尝食,百一十岁而终; 孙思邈服之,百四十一岁之长。 屈灵均,采于山间, 抒日月,之华章; 白行简称庭生三秀,家出公卿栋梁。 徐福千童采芝,摆脱暴秦; 商山四皓食芝,辅佐刘邦。 白娘子盗芝,救许仙, 有情人,地久天长; 历代宫廷,庆典贺诞, 群臣皆奉如意,表征吉祥。 日出东方,大道其光。 国药复兴,风正帆扬。 5. 关于灵芝的诗词先秦: 屈原《九歌 • 山鬼》:“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汉朝: 《长歌行》(汉乐府)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 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 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 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疆。 发白复更黑,延年寿命长。 《水调歌头》——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遂人归。 6. 赞美“灵芝”的诗句有哪些1. 唐·孟浩然《寄天台道士》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 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 屡蹑莓苔滑,将寻汗漫期。 倘因松子去,长与世人辞。 2. 唐·李义府《宣正殿芝草》 明王敦孝感,宝殿秀灵芝。 色带朝阳净,光涵雨露滋。 且标宣德重,更引国恩施。 圣祚今无限,微臣乐未移。 3. 唐·韦应物《送丘员外还山》 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 还辞郡邑喧,归泛松江渌。 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 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 4. 唐·孟浩然《寄天台道士》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 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 屡蹑莓苔滑,将寻汗漫期。 倘因松子去,长与世人辞。 5.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云安令)》 温温士君子,令我怀抱尽。 灵芝冠众芳,安得阙亲近。 遭乱意不归,窜身迹非隐。 细人尚姑息,吾子色愈谨。 高怀见物理,识者安肯哂。 卑飞欲何待,捷径应未忍。 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 羁离交屈宋,牢落值颜闵。 水陆迷畏途,药饵驻修轸。 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步趾咏唐虞,追随饭葵堇。 数杯资好事,异味烦县尹。 心虽在朝谒,力与愿矛盾。 抱病排金门,衰容岂为敏。 7. 有关“灵芝”的诗句有哪些寄天台道士 唐代:孟浩然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 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 屡蹑莓苔滑,将寻汗漫期。 倘因松子去,长与世人辞。 送丘员外还山 唐代:韦应物 长栖白云表,暂访高斋宿。 还辞郡邑喧,归泛松江渌。 结茅隐苍岭,伐薪响深谷。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来躅。 灵芝非庭草,辽鹤委池鹜。 终当署里门,一表高阳族。 水调歌头·游览 宋代: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延英殿玉灵芝诗三章,章八句 唐代:李亨 玉殿肃肃,灵芝煌煌。重英发秀,连叶分房。 宗庙之福,垂其耿光。(此章缺二句) 元气产芝,明神合德。 紫微间采,白蕣呈色。 载启瑞图,庶符皇极。 天心有眷,王道惟直。 幸生芳本,当我扆旒。 效此灵质,贲其王猷。 神惟不爱,道亦无求。 端拱思惟,永荷天休。 巫峡 唐代:杨炯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 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 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