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形容男女年龄差距大而不能在一起”的诗词有哪些1、诗词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2、出处 此名句摘自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不详。见载于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 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 3、大概意思 感叹两人相爱却不能长相守的无奈辛酸。 诗中的无奈可能是由于年龄的差距,还有距离的远近。 也可理解成 你在谈请说爱的时候,我还不知情为何物,我知情为何物的时候,你已经远离了我 恨不能与你同时懂得情爱,天天与你相随,日日与你相守。 2. 形容人与人之间差距大的古诗词1.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2.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3.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4.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5.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人生若想有所成,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的境界) 诗句的释义: 1. 说明了不要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味在其中。 2. 挖尽了门前泥土用来做瓦,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那些人寸指不沾泥土,却居住着瓦片如鱼鳞的高楼大厦. 3. 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 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4. 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5. 人消瘦了,衣带越来越宽松,我始终不曾懊悔,为了思念她,我宁可自己容颜憔悴。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大的句子: 1. 有时候你奋斗的终点却是别人的起点。 2. 他在讨论炒股以及商场上的趣事,而我却不知所云呆呆的坐在一旁。 3. 有的注定富贵,整日花钱可以随心所欲。有的注定三餐愁日,无米下锅。有的有房有车,而有的风餐露宿。有的不会多大的劲,就能有钱。而有的终日劳碌奔波也只能糊口。 4. 有的勤勤恳恳一生,有的懒惰一生。前者去奋斗人生,后者去做懒散一生。前者努力地去创造去追求高质量生活,而后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许差距就是这样出来的。 5. 你还在努力奋斗或许目标不大就是多赚点钱,而有的人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3. 有没有什么形容人与人之间差距很大的诗句1.思想上的差距: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2.物质上的差距: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3.境界上的差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人生若想有所成,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三种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4. 形容两人性格,本领差距很大的诗词一,首先是一首词 卜算子 宋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作者】 1038-1117,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地棣(今属山东)人。宋神宗朝进士,曾从苏轼于定州幕府,后迁枢密院编修官。徽宗初年以文章获罪,编管太平州。官终朝议大夫。词以小令见长,有《姑溪词》。 借水寄情,始于建安诗人的徐斡的《室思》:“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唐宋文人诗词对这种手法的运用却更为娴熟、精到与丰富,而此词则又是其中的独出机杼、尤耐寻味者。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深于情、专于情的人。心上人却与她天各一方,别多会少。“我住长江头”二句便揭示她们之间的地理距离,言外颇有憾恨之意。接着,“日日思君不见君”句则将这种憾恨之意和盘托出,令人想见主人公徒自伫立江头,翘首企盼的怨望情态。“共饮长江水”句复作自我慰解:两地情思,一水相牵;既然同饮长江之水,自必心息相通。跌宕之间,深情毕见。“此水几时休”二句仍旧寄情江水,却又推进一层,以江水之永无竭时,比喻离恨之永无绝期。这是反用《汉乐府·上邪》中的“江水为竭”之意。同时,为求变化生新,作者还采用设问句式,使语感得以强化,令人如闻女主人公呼天告地时的心灵颤音。“只愿君心似我心”二句是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期望枣期望他象自已一样心无旁属,守情不移。“只愿”二字,既表明女主人公别无所求,但求两情天长地久也透露出其内心唯恐对方负心的隐忧。虽属直抒胸臆之笔,却亦有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全词托为女子声口,发为民歌风调,以滔滔江流写绵绵情思,不敷粉,不着色,而自成高致。毛晋《姑溪词跋》推许作者“长于淡语、景语、情语”,并称赞此词“真是古乐府俊语矣”,堪称中的之论。 5. 形容两个年龄相差很大相爱的诗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此诗为唐代铜官窑瓷器题诗,作者可能是陶工自己创作或当时流行的里巷歌谣。1974-1978年间出土于湖南长沙铜官窑窑址。见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第1642页,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 唐代长沙铜官窑,是未见于史籍记载的民间瓷窑。在已发现的几百件器物上题写的各种诗句数十首,基本属于流行在市井巷里的歌谣,唐代潭州的民俗风情全凸现在这些瓷诗里。 6. 描写差距的诗句物质上的差距: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 境界上的差距: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人生若想有所成,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三种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