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桃花岛的诗句

1. 描写桃花岛好词好句

桃花岛的美丽和神秘,吸引了历代不少文人墨客来此观光探奇、寻古考证。从先秦安期生第一个上岛之后,汉时大臣李少纯、宋代文学家苏轼、元朝文学家吴莱、明代军事家朱丸、清代诗人朱绪、缪燧、当代武侠文化大师金庸、诗人方牧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作品,为桃花岛的人文景观和海洋文化作不断补充和深化,其中朱绪的诗更全面地赞美了桃花岛的自然风光,诗曰:“墨痕乘醉洒桃花,石上斑玟烂若霞。浪说武陵春色好,不曾来此泛仙槎。”

位于桃花岛东海岸的桃花峪,奇岩壁立,桃花峪龙珠滩上,有一颗直径80厘米,重约500公斤的球形石被人们称为“东海神珠”。每当台风将临时,海浪激飞散落,形成七彩长虹似龙腾跃,龙珠在龙喉里吞吐翻滚,发出隆隆回音,编织出一幅美妙神奇的“金龙吐珠”图,被誉为“中华一绝”。形如拇指从掌中弹出,孤峰矗立、刀削斧劈、悬崖绝壁的弹指峰,是桃花龙女恩赐给桃花岛镇海挡风的玉如意,也是金庸笔下桃花岛主黄药师练功习武之所。这里的海崖风光可谓佳境。难怪600多年前元朝文学家吴莱到此游玩时写诗赞曰:“……雕锼鬼斧觖,刮濯龙湫移……”。清代文学家朱绪来桃花岛泛舟环游,写下了《桃花山》和《桃花龙潭》诗,赞美桃花岛风光。在《桃花山》诗中还特别点出了观环岛景观的感受,诗曰:“墨痕乘醉洒桃花,石上斑纹烂若霞。浪说武陵春色好,不曾来此泛仙槎。” 桃花岛不但具有浓郁的渔乡风情和民俗文化,而且各代不少文人墨客、旅行家来桃花岛观光、探奇、寻古、考证,从先秦的安期生第一个上岛之后,汉时的大臣李少纯;宋时的文学家苏轼;元朝文学家诗人吴莱;明朝的文学家、军事家朱丸;清朝文学家、诗人朱绪、缪燧;直到当代武侠文学大师金庸,每一位名人都留下了与实景相结合的作品。

2. 关于桃花的诗词

武侠里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东邪居住的桃花岛上有一句关于桃花的句子、、、我最喜欢、、、、

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萧。

此外从古到今最出名的桃花的诗是明朝第一才子唐伯虎的 桃花庵、

《桃花庵歌》 【内容】: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显者)趣,酒盏花枝贫者(隐士)缘。 若将富贵(显者)比贫贱(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花酒)比车马,你得驱驰我得闲(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他)人笑我忒(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3. 关于桃花的诗句

原发布者:xiejingtongxin

关于桃花的优美诗词(比较全面的收集)【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咏桃】——沈约风来吹叶动,风去畏花伤。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缝裳。讵减当春泪,能断思人肠。【咏初桃】——萧纲初桃丽新采,照地吐其芳。枝间留紫燕,叶里发轻香。飞花入露井,交干拂华堂。若映窗前柳,悬疑红粉装。【咏桃】——李峤独有成蹊处,秾华发井傍。山风凝笑脸,朝露泫啼妆。隐士颜应改,仙人路渐长。还欣上林苑,千岁奉君王。【望人家桃李花】——贺知章山源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千年万岁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艳阳。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荐君王。【古风】——李白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晚桃】——刘长卿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题桃树】——杜甫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高秋总馈贫人实,来岁还舒

4. 关于桃花的诗句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伤昔 韦庄 昔年曾作五陵游,午夜清歌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下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字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惟见水东流。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笙歌日暮能留客,醉杀长安轻薄儿。 山中问答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元和十年自郎州召至京师戏赠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水流,怕有渔郎来问津。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三十年来寻剑客 志勤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生查子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鹧鸪天 朱淑真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

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翻飞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五律·看山 **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美人。 一片飘飘下,欢迎有晓莺。

送沈亚之歌并序 李贺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

浩歌 李贺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 不需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 看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题赵生壁 李贺 大妇然竹根,中妇舂玉屑。 冬暖拾松枝,日烟生蒙灭。

木藓青桐老,石井水声发。 曝背卧东亭,桃花满肌骨。

仙人 李贺 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

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古意 王昌龄 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留别武陵袁丞 王昌龄 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

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 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

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下邽庄南桃花 白居易 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

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 春晚寄微之 白居易 三月江水阔,悠悠桃花波。

年芳与心事,此地共蹉跎。 南国方谴谪,中原正兵戈。

眼前故人少,头上白发多。 通州更迢递,春尽复如何? 红鹦鹉 商山路逢。

白居易 安南远进红鹦鹉,色似桃花语似人。 文章辩慧皆如此,笼槛何年出得身? 彭蠡湖晚归 白居易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

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辞命 白居易 见说瞿塘峡,斜衔滟预根。

难于寻鸟路,险过上龙门。 羊角风头急,桃花水色浑。

山回若鳌转,舟入似鲸吞。 岸合愁天断,波跳恐地翻。

怜君经此去,为感主人恩。 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 雨歇阳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戏题湖上 常建 湖上老人作矶(岛)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竹竿袅袅波无(白波)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张骖鸾 孟浩然 桃花春水涨,之子忽乘流。岘首辞蛟浦,江中问鹤楼。

赠君青竹杖,送尔白苹洲。应是神仙子,相期汗漫游。

寄归 赵嘏 三年踏尽化衣尘,只见长安不见春。 马过雪街天未曙,客迷关路泪空频。

桃花坞接啼猿寺,野竹亭通画鹢津。 早晚粗酬身事了,水边归去一闲人。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复偶见 韩翃 桃花脸薄难藏泪,柳叶眉长易觉愁。 密迹未成当面笑,几回抬眼又低头。

天仙子 和凝 洞口春红飞蔌蔌, 仙子含愁眉黛绿。 阮郎何事不归来, 嫩烧金,慵篆玉, 流水桃花空断续。

天仙子 和凝 柳色披衫金缕凤, 纤手轻捻红豆弄。 翠娥双敛正含情, 桃花洞,瑶台梦, 一片春愁谁与共。

梦江南 皇甫松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 梦见秣陵惆怅事, 桃花柳絮满江城。

双髻坐吹笙。 竹枝 皇甫松 山头桃花谷底杏, 两花窈窕摇踵。

5. 写一篇关于桃花岛的作文,400字

春游桃花岛

追着燕子的歌声,迎着和煦的春风,踏着路边的花香,我们满怀喜悦,前往美丽的桃花坞春游。

刚走到桃花坞,三个巨桃在迎接我们的到来。进门后,你会看到一只金鸡,好像在祝我们鸡年大吉呢!继续往前走是桃花仙子广场,桃花仙子美貌非凡,无能相比。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一个美丽的传说:

嘉庆时期,一个人生了一个女孩,她刚生下来嘴里就含个桃子,人们觉得很奇怪,便称她为桃仙女。她非常喜欢吃桃子,种桃树。阳春三月,许多村民都来看桃花,桃子熟了,大家一起吃桃子。由于当时村里的男人都当兵了,一个军队闯进了这个村,人们东躲西藏也没办法,这时桃花女挺身而出,跟军人战了三天三夜,后来因为流血太多而伤亡了。从此这里成了桃花坞。

我们沿着小路往前走,穿过木形水泥桥,来到了野炊群,讲到这里,你一定会说:“小小的野炊群有什么可讲?”其实,关于这个野炊群还有一个美妙的传说呢!

八仙要去东海,由于当年是六月,天气闷热,八仙路过淮安市,在这里做饭吃,他们每人吃了个桃子,吃完后,桃核被他们随手扔了,他们吃完饭便走了。后来这八个桃核长成了桃树,而现在的野炊群就是八仙煮过饭的地方。

再向前走,顺着楼梯下去,我们来到了桃花湖,桃花湖湖水清澈透明,桃花湖的中间还有一个湖心岛,我们坐在大石头上,可舒服了。

在桃花湖的四周有:半坡庐、桃花洵、小洞天和音乐水车。我们在那里玩水车、捉蝌蚪,玩得可开心啦。顺着小洞天的石岩,我们爬到了桃花坞的最高坡。放眼望去,整个广场尽收眼底。坡北,那古老的黄河水呀,幽然地唱着欢乐的新歌,缓缓地向东流去,流向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坡西,一片粉色的花海,花海中游人如织,倘佯其间;有的驻足观赏,仔细端详;有的贪心轻摇,一嗅再嗅;有的结伴花海,拍下美妙的瞬间;有的欢心雀跃,银铃串串……举目四望,到处绽放着红紫,到处隐现着生机,到处悠扬着悦耳的鸟鸣,到处飘扬着醉人的花香…。。坡南,桃花仙子广场上,游人如海,面带微笑的桃花仙子在向人们诉说着今天的故事。我陶醉了。让我们用心灵去采接春天的色彩。用我们多彩的笔法描绘更加美好的明天吧!

虽然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的欢声笑语却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在路上,我们还不时的往后看,不想离开。

6. 编什么关于桃花岛的故事

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头寒窗,极少与人交往,既使偶而偷闲出游,也喜欢独来独往。

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正逢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屋外桃红柳绿、蝶舞蜂飞、清风微拂、春意袭人。午后春日暖照,苦读了一上午的崔护深为春的气息所感染,决心去郊外好好体味一下春的盛情。

于是放下书本,兴致勃勃地独自步行出城。一路上杨柳花飞、莺燕啁鸣、暖阳和风、瑞气宜人。

苦读不知春已浓的他顿觉心身清爽。一路漫行,看不尽的红花绿草,春山春水,他恣意享受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浑然不知道路的远近。

不知不觉离城已远,他忽然觉得有些腿酸口渴,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讨些水喝,以便日落之前赶回城去。这里已是僻野,农家住得极为零落,他举目四眺,望见不远山坳处,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一角茅屋,于是加快脚步朝山坳走去。

临近山脚,在远处能望见的茅屋这时反而全部被桃树遮住,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灼灼,缀满枝桠,微风吹来,清香绕人,让人疑是误入了桃花源中。沿着桃林间的曲径往里走,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篱围成的小院,院落简朴雅洁。

院中住着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简陋却整齐异。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头寒窗,极少与人交往,既使偶而偷闲出游,也喜欢独来独往。

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正逢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屋外桃红柳绿、蝶舞蜂飞、清风微拂、春意袭人。午后春日暖照,苦读了一上午的崔护深为春的气息所感染,决心去郊外好好体味一下春的盛情。

于是放下书本,兴致勃勃地独自步行出城。一路上杨柳花飞、莺燕啁鸣、暖阳和风、瑞气宜人。

苦读不知春已浓的他顿觉心身清爽。一路漫行,看不尽的红花绿草,春山春水,他恣意享受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浑然不知道路的远近。

不知不觉离城已远,他忽然觉得有些腿酸口渴,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讨些水喝,以便日落之前赶回城去。这里已是僻野,农家住得极为零落,他举目四眺,望见不远山坳处,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一角茅屋,于是加快脚步朝山坳走去。

临近山脚,在远处能望见的茅屋这时反而全部被桃树遮住,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灼灼,缀满枝桠,微风吹来,清香绕人,让人疑是误入了桃花源中。沿着桃林间的曲径往里走,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篱围成的小院,院落简朴雅洁。

院中住着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简陋却整齐异常。崔护心想:“何方高人,隐居在如此别致的地方。”

走近柴门,他叩门高呼道:“小生踏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一边叫门,他一边猜想,出来开门的必然是一位白发美髯、竹杖芒鞋、相貌清奇、谈吐风雅的老翁。吱呀一声,房门敞开,不料走出的却是一位妙龄少女。

少女布衣淡汝,眉目中却透出一股清雅脱俗的气韵,使崔护甚感惊讶。他再次说明来意,少女明眸凝视,觉得来者并无恶意,就殷勤地将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厨下张罗茶水。

崔护打量着四周,只见室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靠墙放着一排书架,架上置满诗书,桌上笔砚罗列,墙壁正中悬挂着一副对联,联文是:“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花水浸霞。”语句雅致,情趣不俗,绝不同于一般乡野农家的风格。

临窗的书桌上正搁着一帧墨渍未干的诗笺,上面写着一首“咏梅”五言绝句: 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 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 诗句一定是这里的主人所书,似乎是在借梅花来感叹自己的坎坷身世,竟是这样充满着萧索与无奈。

到底是何等人物隐居在这里?又是何等心情与遭际而衍出如此无奈的文字呢?一连串的问号浮起在崔护脑际,使得他对这桃花环绕的茅舍以及茅舍的主人大感兴趣,一心想要探个究竟。 这时,少女托着茶盘从厨房中出来,她落落大方地走向崔护,见对方正凝视着墙上的对联似乎在品味,她会心地嫣然一笑,轻轻地唤一声:“相公,请用茶。”

崔护从思索中转过神来,见少女正向自己走来,粉白透红的脸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的打扮,素净的布衣,更加衬托出少女的纯真和灵秀,宛如一朵春风中的桃花,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风采。一时间,崔护竟然有些看得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帘,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崔护不由得心旌摇曳,险些儿难以自恃。

但毕竟是饱读诗书,通情识礼的书生,崔护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致于在少女面前失态。他礼貌地接过茶杯,轻轻呷了一口茶水,故作镇定地表明自己的姓氏和乡里,接着又十分客气地叩问少女的姓氏及家人。

少女似乎不愿多提这些,只是淡淡地说:“小字绛娘,随父亲蛰居在此。”并不提及姓氏和家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崔护自然也就不便多问了。

然而墙上的联句、桌上的诗句、以及眼前的人物,这一切所透露出来的,都强烈地暗示着这茅舍的主人,必有一番不凡的来历。崔护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团迷雾,但既然人家不愿多谈,他也就只好搁在一边了。

两人在屋中静默了一会儿,崔护将话题转到景物上.他大赞此地景色宜人,犹同仙境,是游春不可多得。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