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自欺欺人的诗句或名言有哪些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 唐·韩愈《原毁》。这两句大意是:对外而言,欺骗他人,对内而言,欺骗自己的心。今天人们常说的“自欺欺人^”与此语意义相同。可用于描写那些为人处世不老实的人及其行为。 唐代文学家 韩愈 《原毁》 我从来不自欺欺人。我只看真实。 自欺欺人名言女作家,原名励婕 安妮宝贝 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吴玉章 真正学佛的人先要发出离心。出离什么地方?出离三界,是跳出尘网之心,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发起,还自称在学佛,那就是自欺欺人。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一个人最怕不老实,青年人最可贵的是老实作风。“老实”就是不自欺欺人,做到不欺骗人家容易,不欺骗自己最难。“老实作风”就是脚踏实地、不占便宜。世界上没有便宜的事,谁想占便宜谁就会吃亏。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 徐特立 如果你和他分手,就彻底消失,对你对他都是尊重,且是痛苦最少的分离之法。以为认了哥哥妹妹,会缓解痛苦稀释怨恨,那是一厢情愿。恋人们最后可以成为哥哥妹妹的说法,就算不是成心自欺欺人,也是无聊的代名词。不能把料器当玉器,更不能把鱼眼当珠子。中国当代女作家 毕淑敏 人总是太轻易地就说出出:”人生啊不过是……“这句话。人生啊,不过是一壶浊酒,几句昏话,清醒几次醉几次。人生啊,不过是放得下几个人,放不下几个人。人生啊,不过是几年蹉跎、几年荒废、几年远行、人生啊,不过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了个大胖子。这种话听多了,越发觉得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青年女作家 蒋方舟 2.表示自欺欺人的成语盗钟掩耳 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塞耳盗钟 比喻自欺欺人,硬要掩盖掩盖不了的事情。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其耳。” 指雁为羹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元·宋方壶《醉花阴·雪浪银涛套·古水仙子曲》:“当初指雁为羹,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自欺欺人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出处:《朱子语类》:“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3.表达自欺欺人的成语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基本释义 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贬义 出 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吕氏春秋·自知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例 句 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常常会干出~的蠢事,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自欺欺人 反义词 开诚布公 4.讽刺别人肤浅的诗句有哪些1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3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鼠目一寸光,蝉鸣两春夏。井中蛙观天,岂知海角远。 1明人解缙的诗句,讽刺那些不学无术者。 2选自《论语·微子》,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3选自李商隐《贾生》:可惜的是虽然谈到三更半夜,竟是白白的向前移席,因为他问的并不是天下百姓,而不过是鬼神! 4苏轼《题西林壁》,作者认为观察问题应全面,不得主观片面。 5鼠目寸光、井中观天认识片面不完全。 5.形容自欺欺人的成语掩耳盗铃 【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示例】: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的笨拙的把戏。 ★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反义词】:开诚布公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欺欺人 【成语故事】:从前有个小偷发现人家家门口挂着一口很大的铜钟,他想偷但一个人搬不动,想把他敲碎卖碎铜,担心敲钟时别人听到声音而偷不成,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把自己的耳朵用棉花塞住听不到声音,结果偷窃时被当场逮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