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石刻石碑的诗句

1.描写石刻的诗句

姑苏台杂句(李绅)

越王巧破夫差国,来献黄金重雕刻。西施醉舞花艳倾,

妒月娇娥恣妖惑。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

歌清管咽欢未极,越师戈甲浮江来。伍胥抉目看吴灭,

范蠡全身霸西越。寂寞千年尽古墟,萧条两地皆明月。

灵岩香径掩禅扉,秋草荒凉遍落晖。江浦回看鸥鸟没,

碧峰斜见鹭鸶飞。如今白发星星满,却作闲官不闲散。

野寺经过惧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馆。吴乡越国旧淹留,

草树烟霞昔遍游。云木梦回多感叹,不惟惆怅至长洲。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雨中游包山精舍(陆龟蒙)

包山信神仙,主者上真职。及栖钟梵侣,又是清凉域。

乃知烟霞地,绝俗无不得。岩开一径分,柏拥深殿黑。

僧闲若图画,像古非雕刻。海客施明珠,湘蕤料净食。

有鱼皆玉尾,有乌尽金臆。手携鞞铎佉,若在中印国。

千峰残雨过,万籁清且极。此时空寂心,可以遗智识。

知君战未胜,尚倚功名力。却下听经徒,孤帆有行色。

2.描写石雕的诗句

描写石雕的诗句有:

1.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上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望夫石》唐 王健

2.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皇出矣。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渐渐之石》先秦 佚名

3.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唐 李贺

4.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题白石莲花寄楚公》唐 李商隐

5.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从军行》隋 卢思道

3.孔庙石碑上的诗句有哪些

(第一首)复

万仞高高见宫墙,美而曰富墙里藏;

千年犹是子贡语,但访其门问登堂。

——万仞宫墙

(第二首)

和元气孔家祠,香火千秋未少辞。

龙柱宣威偕宇寿,杏坛遗训比天齐。

棂星转世传仙语,石坊临风志圣时。

暗抚神龟清泣下,两千年后拜先师。

——孔庙

(第三首)

夫子宫墙第一门,五云环制绕华夏魂;

圣之时者时与进,大美长新地球村。

——圣时门

(第四首)

千古文明集大成,悠悠玉振伴金声;

人来门下堂未远,大道曰行复曰行。

——大成门

(第五首)

周公封鲁孔家兴,少昊坟头谁祭牲?

显赫堪羞皇室裔,富豪不让紫禁城bai。

诸孙争誉生前乐,孔子安贫身后名。

已届仲秋迎圣诞,寻常巷陌也悬灯。duzhi

——孔府

(第六首)

门曰弘道载铎铃,隐隐当由侧耳听;

谁个得识夫子意,已收至宝在囊中。

——弘道门

(第七首)

神道徐行仰圣怀,角端翁仲古亭台。

洙泉横贯三千亩,枫柞悄荫十万碑。

高冢经年能励后,儒风无日不dao驯才。

几人凭吊先师意,尽是游山玩水来。

——孔林

(第八首)

谁在此门呼大哉?此门正为大人开;

文明道上千般美,妙境不离和与谐。

——大中门

(第九首)

同文门下情自亲,道是知言可知心;

最喜先师出门去,教他欧美读雅音。

——同文门

供参考。

4.有没有描写翰园碑林石碑的句子

我们现在来到是开封著名景区翰园碑林,它是国家4A级景区,与西安碑林、曲阜碑林并称为中国三大碑林。

它占地120亩,镶碑3000多块,整个景区分为南半部的园林风光和北半部的主体碑廊区。主体碑廊区总长达6华里,分为历代碑廊、现代碑廊、中山碑廊、篆刻碑廊、少数民族碑廊、国际友人碑廊和名人书法碑廊等。

在中国的三大碑林中唯有开封的翰园碑林是私人投资兴建的,它是由开封市的退休老干部李公涛老先生带领全家集资所建,李公涛先生现生活在我市东郊,生于1927年,现在已是81岁高龄,他原籍是在河南巩义,从小热爱祖国的文化艺术, 1951年参加工作,1953年加入中国**,后来还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员”,1983年因为身体原因而提前退休。退休后的李公涛先生与开封市的许多热爱书法艺术的文人雅士研究书法、切磋技艺,1984年时,看了开封日报刊登的一篇文章“重建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旅游事业的大讨论”,李公涛先生大受启发,决心要在开封建这样一座碑林,就是要广收天下墨宝,隽刻于石,为后代人留下一座文化不动产。

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全家人说后得到全家人的支持,拿出全部积蓄2万元做为筹建资金开始了筹备工作,还取得了各界人士的支持,像该园的120亩地就是市委市政府无偿提供给他使用建设碑林的,而且还有社会各界的捐款来支援碑林的建设。在此李老非常感动,在碑林创建之初时就立下一则家训碑,这块碑刻立于我们南大门轩辕黄帝像下面,他要求全家人在碑林的建设过程中“只许投入,不许索取,迎难而上,百折不回,直到碑林全部建成,无偿交给国家为止,碑林有了收入,李家子子孙孙不能从碑林牟取一分钱的利益。”

这是一块有形的家训碑,而他在家庭内部还立了一条不成文的家规,他要求在碑林建成之前,不买高档家具,不添高档衣服,不在银行存一分钱。从1985年建碑林开始至今已二十三年了,这二十多年来全家已投入资金高达1600多万元,他的这种精神与中国古代的愚公移山精神十分相似,所以现代人亲切的称他为“当代文化愚公”,而在2005年开封市人大常委会也命名他为“开封当代文化愚公”的称号,而我们的翰园碑林也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民办碑林和书画碑林”。

各位朋友,了解完李公涛先生后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主体碑廊,它是在1996年落成,总建筑面积10150平方米。走进碑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由楷书名家田英章先生所书写的《前言》,通篇采用的是欧阳洵的欧体,字体清丽古雅,结构严谨,可谓是国内的一流水平,整篇是900多个字,是田英章先生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写成的,可见他的书法根底非常深厚。

整篇记述了翰园碑林的发展过程和概况,田英章先生是天津人,现生活于北京,他曾担任过**总理的秘书,是国家唯一的一位手写任命书的书法家。 首先我们来参观一下历代书法碑廊,它上起殷商,下至清末,共镶碑822块。

我国的西安碑林和曲阜碑林主要是展出我国古碑为主,非常珍贵,而翰园碑林的特色是展示我国的书法发展和文字演变史,所以我们的历代碑廊都是按照朝代的顺序进行篆刻的。 汉子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世界上的文字一般都源于图画,我们首先看到的两块是我国最早文字的一种――甲骨文,它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是1898年河南安阳小屯村的农民在古殷都废墟中发现的,当时出土了十几万片,大概五千多字,而专家能识别的只有二千多字。这种文字一般用刀刻写,因而笔画拐弯多为方笔;字形参差不齐、大小不均;单个字呈细瘦形状。

这里选刻的是在龟甲和牛髋骨上的卜辞,下方就是它翻译过来的内容,在我国有许多著名的学者都研究甲骨文,例如王国维、罗振玉、郭沫若等等,特别是罗、王二位在甲骨文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甲骨学初期称为“罗王之学”。在这个时候还都是象形文字,到周代以后我国的文字就有了一定的进步。

西周时期人们喜欢把字刻在青铜器上,由于古人把青铜称为“吉金”,所以这些文字又被称为是金文或钟鼎文。金文与甲骨文相比,字形显得工整一些,笔画趋于圆润,已经带有书法的美感。

据文献记载,周宣王时有位叫籀的太史,他把当时存在的文字进行整理,著大篆15篇,这是中国文字的第一次改革,后人把太史籀之前的文字称为“古文”,把太史籀以后的文字叫做“大篆”,也叫“籀文”。周代文字都是大篆,它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周代初期,中期还有春秋战国时期,在周代时期我们选刻的有周康王时的《大盂鼎》另外还有中期的《散氏盘》《毛公鼎》(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中,其中毛公鼎被誉为“镇馆之宝”)等。

说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除了有大篆文字之外还有一钟石刻作品非常有名,那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石鼓文》,它是在唐代初年时在陕西凤阳县出土,后来因为宋徽宗非常喜欢书法就将它运到了开封,在后来金人攻入开封后又将它运到了中都(今北京),现在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之所以称它为石鼓文,是因为发现时所刻的石碑都是圆形像鼓一样,据专家们考证,认为它是战国中期秦人的作品,与小篆已经很接近,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被后。

5.形容石刻的词语

形容石刻的词语

越王巧破夫差国,来献黄金重雕刻。西施醉舞花艳倾,

妒月娇娥恣妖惑。姑苏百尺晓铺开,楼楣尽化黄金台。

歌清管咽欢未极,越师戈甲浮江来。伍胥抉目看吴灭,

范蠡全身霸西越。寂寞千年尽古墟,萧条两地皆明月。

灵岩香径掩禅扉,秋草荒凉遍落晖。江浦回看鸥鸟没,

碧峰斜见鹭鸶飞。如今白发星星满,却作闲官不闲散。

野寺经过惧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馆。吴乡越国旧淹留,

草树烟霞昔遍游。云木梦回多感叹,不惟惆怅至长洲。

6.描写坟墓的诗句

描写“墓碑”的诗句有:

1. 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苏轼《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

2. 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灵澈《句》

3. 抚碣伤禾黍,怡情醉管弦。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弘一《贻王海帆先生》

4. 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风雨。停骖彷佛看,云是无主墓。——文天祥《葬无主墓碑》

5. 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唐代张籍《送裴相公赴镇太原》

一、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苏轼《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

原诗:苏陈甥舅真冰玉,正始风流起颓俗。夫人高节称其家,凛凛寒松映修竹。鸡鸣为善日日新,八十三年如一晨。岂惟家室宜寿母,实与朝廷生异人。忘躯殉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不烦拥笏强垂鱼,我视去来皆梦尔。诵诗相挽真区区,墓碑千字多遗余。他年太史取家传,知有班昭续汉书。

二、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灵澈《句》

原诗:松树有死枝,冢上唯莓苔。石门无人入,古木花不开。绿竹岁寒在,故人衰老多。月色静中见,泉声深处闻。古观茅山下,诸峰欲曙时。真人是黄子,玉堂生紫芝。禅门至六祖,衣钵无人得。古墓碑表折,荒垄松柏稀。秋深知气正,家近觉山寒。山僧不记重阳日,因见茱萸忆去年。今非古狱下,莫向斗边看。海月生残夜,江春入暮年。窗风枯砚水,山雨慢琴弦。

三、抚碣伤禾黍,怡情醉管弦。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弘一《贻王海帆先生》

原诗:社盟称后学,科第亦同年。抚碣伤禾黍,怡情醉管弦。西湖风月好,不慕赤松仙。

四、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风雨。停骖彷佛看,云是无主墓。——文天祥《葬无主墓碑》

原诗: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风雨。停骖彷佛看,云是无主墓。末书戊申岁,屈指九十秋。是时龙渡江,甲子恍一周。借问葬者谁,承平百世祖。亦有周馀民,战骨委黄土。太祖下江南,誓不戮一人。神孙再立国,天以报至仁。大河流血丹,屠毒谁之罪。潼关忽不守,皇皇依汴蔡。螳螂知捕蝉,不知黄雀来。今古有兴废,重为生人哀。

五、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唐代张籍《送裴相公赴镇太原》

原诗:盛德雄名远近知,功高先乞守藩维。衔恩暂遣分龙节, 署敕还同在凤池。天子亲临楼上送,朝官齐出道傍辞。 明年塞北清蕃落,应建生祠请立碑。

7.孔庙石碑上的诗句有哪些

(第一首)复万仞高高见宫墙,美而曰富墙里藏;千年犹是子贡语,但访其门问登堂。

——万仞宫墙(第二首)和元气孔家祠,香火千秋未少辞。龙柱宣威偕宇寿,杏坛遗训比天齐。

棂星转世传仙语,石坊临风志圣时。暗抚神龟清泣下,两千年后拜先师。

——孔庙(第三首)夫子宫墙第一门,五云环制绕华夏魂;圣之时者时与进,大美长新地球村。——圣时门(第四首)千古文明集大成,悠悠玉振伴金声;人来门下堂未远,大道曰行复曰行。

——大成门(第五首)周公封鲁孔家兴,少昊坟头谁祭牲?显赫堪羞皇室裔,富豪不让紫禁城bai。诸孙争誉生前乐,孔子安贫身后名。

已届仲秋迎圣诞,寻常巷陌也悬灯。duzhi——孔府(第六首)门曰弘道载铎铃,隐隐当由侧耳听;谁个得识夫子意,已收至宝在囊中。

——弘道门(第七首)神道徐行仰圣怀,角端翁仲古亭台。洙泉横贯三千亩,枫柞悄荫十万碑。

高冢经年能励后,儒风无日不dao驯才。几人凭吊先师意,尽是游山玩水来。

——孔林(第八首)谁在此门呼大哉?此门正为大人开;文明道上千般美,妙境不离和与谐。——大中门(第九首)同文门下情自亲,道是知言可知心;最喜先师出门去,教他欧美读雅音。

——同文门供参考。

8.描写三生石的诗句

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 , 有一条河,叫忘川 , 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 走过奈何桥有一个土台,叫望乡台, 望乡台边有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 , 忘川边有一块石头,叫三生石 , 孟婆汤让你我忘了一切, 三生石的三生分别代表"前生""今生""来生",传说三生石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

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千百年来,它见证了芸芸众生的苦与乐、悲与欢、笑与泪。

该了的债,该还的情,三生石前,一笔勾销。三生石的故事听乳娘说,我出生的时候嘴里就衔着这块杨梅般大小,通体鲜红的石头。

家里人议论纷纷,不知是吉是凶。娘到山上的女娲庙求签,回来后一句话也不说,和爹关在房里商量了一天。

几个月后,家中的后山上建好一座佛堂。 那天,娘亲自下厨烧饭。

吃饭时爹和娘都一言不发,只爹一个劲往娘碗里添菜。深夜,我睡得正熟,朦胧中连人带被被卷了起来。

年幼的我吓得大哭大叫,等我终于从棉被中挣脱出来,却发现已置身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阴暗幽凉的殿堂里面,风无声的在空荡荡的屋檐穿行,几缕烟气充斥在空气中,迎面青灯下,一尊神像露出笑脸瞪视着我,狰狞的样子。我“啊”的大叫一声,转身向外跑,门口竖着很大一块石碑挡住了去路,上面写着“早登彼岸”。

娘的声音幽幽的从身后传来:“奈儿,以后娘会陪你住在这里,潜心向佛,以求早日赎脱你的罪孽。” 娘说那话的时候神情很奇怪。

我一直记得她的眼神,黯淡而无奈。此后她再也没有提起把我带到后山上来的原因,只是将那块我下生时衔在嘴里的石头用青色的丝线络好,佩在我胸前。

于是,从我懂事开始,再也没离开过这座山。我不清楚自己要在这座佛堂里住多久,娘说是一直,但她不清楚一直是多久,我想,一直或许就是一辈子吧。

后山的桃花开了又败,败了再开,十八年…… 一天,我又坐在后山的崖边发呆。突然,一阵似紧似慢的马蹄声传了过来。

崖下出现了一个骑枣红马,穿雪白长衫,腰间别萧的男子。他向上张望着,披散的长发被风吹起,面如刀削,眼似电光。

我就这样呆呆的震慑在他的威严下,贪婪的留恋着他的面容……那夜,他的脸再次出现。在梦里他带她骑着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

她的脸醺然的仿佛那年的桃花。突然漫天乌云翻滚,一声霹雳,从天而降一块鲜红大石把马斩成两段。

他们跌落下来。石碑立在他们的中间,上面刻着“早登彼岸”…… 几天后,爹把我和娘接下了山。

又过了几天,有人给爹送来成箱的金箔玉器,牵来上百头牲口,还有一件通红的嫁衣。 临行前,娘塞给我一把三寸长的金鞘匕首。

她说:奈儿,收好它,以后会有用的。记住娘曾对你说过的话,早日赎脱你的罪孽。

门外的锣鼓声由远及近。我突然回转过身头来:娘,有件事我一直不明白。

“说吧,孩子。” “为什么你和爹要把我留在后山上?” 娘沉默了一阵,轻叹一声:“奈儿,当年你出生时我曾去女娲庙帮你求签,长老说你命中注定是个祸国的不祥之人。

一国将亡,必生妖孽。要想让你躲过这场大劫,除非终生不见外来之人”。

娘说到这里眼神黯淡了下来:“你知道你爹是个忠臣,他怎么会让妖孽祸乱天下呢?如果不是当年我百般哀求他把你关在后山,他早就结果了你的性命。可谁知到头来……唉,天意,天意啊……” 迎亲的花轿到了门口,金顶红边,还盘着一条龙…… 一路吹吹打打,轿子停下,轿帘被掀开。

我瞪大眼睛向外看去,对面竟是那个面如刀削,眼似电光的男子,他霸气的说:“以后你是我的王后,他们是你的臣民!” 我的面前是匍匐在地的子民,我的身后是华丽雄伟的寝宫。他说,那是天石宫。

我成了他最疼爱的女人,他是我生命中唯一男人。 他知道我从小在家中的后山长大,就在宫里用土石垒成了一座山。

我告诉他我一直记得第一次在山上见到他的情景,像看着一个神,带着惊讶,欣喜,尊敬与崇拜迎接着生命中第一个真正属于我的男人。而关于那个来自我宿命的诅咒,连同伴随我生命一起降临的血石被我藏在了记忆的最深处。

我开始期盼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平常身,厮守在心爱人的身边。其实,我只想做一个普通的女人,不要锦衣玉食,不要三拜九叩,不要至上的权利与地位,仅仅需要一份完完全全属于我的爱,和一个属于我们的孩子。

宫中的流言渐渐四起,那些蜚语从城池的各个角落钻了出来。沸沸扬扬的怒斥和讨骂声紧紧包围着“天石宫”。

因为我下生时嘴里衔了一块鲜红的血石;因为我的容貌让他们至高无上的君主留恋;因为我的存在天下已经大乱;因为我是一个女人,一个会祸乱天下的女人,一个会带来灾难的女人,一个不祥的女人……而我,只是因为爱上了一个不自由的男人!古佛青灯前,我诚心的祷告,请求神明宽恕我的罪过,不要因为我的爱而把灾难降临在他身上! 佛说:你要忏悔。我说:我忏悔。

佛说:你要遗忘。我说:我遗忘。

佛说:孽缘。我说:我只是爱他,难道爱也有罪么?佛说:你们注定不会有善果。

这辈子只是为了了结前世他苦苦爱你,眼泪滴血成石的恩怨。我说:求您放过我们,您是高高在上的神明,无所不能,请指引我们一条明路吧。

佛说:今生你们有缘无。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