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味道的诗句1、苏东坡既是著名的文人学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2.形容味道的诗词相见欢 作者:李煜 朝代:唐 体裁:词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南乡子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瑞鹧鸪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体裁:词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花犯 咏梅 作者:周邦彦 朝代:宋 体裁:词 【诗词】: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共燕喜.更可惜、雪中高土,香篝熏素被.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见、脆圆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体裁: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菩萨蛮 作者:朱淑真 朝代:宋 体裁:词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杨柳青 作者:吴承恩 朝代:明 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壮岁惊心频客路,故乡回首几长亭.春深水涨嘉鱼【味】,海近风多健鹤翎.谁向高楼横玉笛,落梅愁绝醉中听. 寄皇甫宾客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代简 名利既两忘,形体方自遂.卧掩罗雀门,无人惊我睡.睡足斗擞衣,闲步中庭地.食抱摩挲腹,心头无一事.除却玄晏翁,何人知此【味】. 3.表达美味佳肴的诗句1、诗句: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出自:清代·符曾《上元竹枝词》 释义: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2、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出自 :宋代·范仲淹《江上渔者》 释义: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3、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出自:宋代·苏轼《惠州一绝 / 食荔枝》 释义: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4、诗句: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 出自:宋·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 释义:藏在绿茎内尖尖的茅草,将要开花白白的花苞清香爽口。饰有饕餮纹的食物盛器被染红了。 5、诗句: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出自:宋代·苏轼《初到黄州》 释义: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 4.描写香味的诗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 (郑思肖《寒菊》) 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不是一番寒彻骨, 那得梅花扑鼻香? (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写的《梅》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长相思》 李白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 莲花 》 5.形容“味道”的诗词有什么《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zhidao。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寒具》 宋·苏轼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豆粥》 宋·苏轼 君不见滹沱流澌车折轴,公孙仓皇奉豆粥。 湿薪破灶自燎衣,饥寒顿解刘文叔。 又不见金谷敲冰草木春,帐下烹煎皆美人。 萍齑豆粥不传法,咄嗟而办石季伦。 干戈未解身如寄,声色相缠心已醉。 身心颠倒自不知,更识人间有真味内。 岂如江头千顷雪色芦,茅檐出没晨烟孤。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 《蜜酒歌》 宋·苏轼 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容快泻银瓶不须拨。 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 世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