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法律的诗词1、惟用法律自绳己 唐 韩愈 《寄卢仝》 2、法律存 *** 《唐受命谶》 3、扫除诗书诵法律 宋 苏轼 《石鼓》 4、始读法律亲笞榜 宋 陆游 《秋怀》 5、自従四方多法律 宋 苏辙 《次韵子瞻见寄》 6、兼通法律吏能精 宋 苏辙 《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 7、自从四方多法律 宋 并叙 《次韵子瞻见寄》 8、先公法律自治身 宋 陈宓 《送师道弟守德庆》 9、不将法律作春秋 宋 陈普 《咏史上·宣帝》 10、法律行随手 宋 陈襄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11、法律剡章真未尽 宋 陈造 《次韵黄簿》 12、法律森严信殊绝 宋 高斯得 《孤愤吟上十韵》 13、法律渗商君 宋 何梦桂 《和夹谷书隐先生寄题蛟峰石峡书院三十韵》 14、司马八法律以规 宋 毛直方 《赠督师曹将军》 15、富贵拘法律 宋 梅尧臣 《长歌行》 16、前人唯法律 宋 梅尧臣 《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 17、此虽法律所无奈 宋 苏洵 《自尤》 18、耻言法律羞丘戎 宋 苏辙 《新作南门》 19、法律忌脱遗 宋 张镃 《次韵傅景夏见赠兼简徐季益》 20、且说高王宽法律 宋 郑刚中 《楼枢蜜过华山浩然有念古慕希夷之心谨用韵作》 21、法律底须存八议 明 龚诩 《甲戌乡中民情长句寄彦文布政》 2.关于法律的古诗1、《长歌行》宋代梅尧臣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 白话译文: 富贵不应该拘束法律,贫贱的人,也不需要畏惧法律。 人生下来就是这样的痛哭,死去也应该一样的安静平和。 2、《秋怀》宋代陆游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 白话译文: 胡子头发已经全部发白,才开始发觉自己落寞孤独,开始研读法律为自己伸张正义。 诉讼的流氓在法庭上吵闹像在市场一样,小吏的案牍堆积在座位上跟城墙一样高。 3、《寄卢仝》唐代韩愈 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穷终始。 白话译文 先生的事业没有办法丈量,只能由法律来约束自己。这个案件已经经过了春秋三代,却依然被放在高阁之上,自己一个人抱着遗留的经书,重新开始诉讼。 4、《自尤》宋代苏洵 此虽法律所无奈,尚可仰首披苍旻。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犹或闻。 白话译文 这就是法律的无奈了,我依然可以抬头问苍天为什么会这样。天这么高,鬼神没有办法相信,但是后世的人们一定还是会听闻我们现在听见的话。 5、《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宋代陈襄 我爱仙居好,公馀日在房。忧民极反覆,责已未周详。 白话译文: 我爱仙居好,你多天在房。忧虑百姓极其反复无常,责备自己没有周详。 法律行为随手,《诗》、《书》坐满箱子。老来要去学,多病喜平康。 6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处:《出师表》汉·诸葛亮 译文: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7 褚先生曰: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 出处:《陈涉世家》汉·司马迁 译文:褚先生(褚少孙)说:“地形险阻,是便于用来固守的;武器装备和法制规章,是便于统治国家的。但这些还不是最可靠的。先王以仁义道德作为治国的根本,而把巩固边塞制定法律条文看成枝叶,难道不是这样吗?” 3.关于法律的古诗句有什么旧有《莫争打》一诗时闲愤怒便引拳, 招引官方在眼前。 下狱戴枷遭责罚, 更须枉费几文钱。2.旧有《莫应对》一诗人来骂我逞无明, 我若还他便斗争。 听似不闻休应对, 一支莲在火中生。3.旧有《戒争地诗》他侵我界是无良, 我与他争未是长。 布施与他三尺地, 休夸谁弱又谁强。4.《寄卢仝》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5.《石鼓歌》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石鼓歌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砍断生蛟鼍。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古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覆盖,经历久远期无陀。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注解】:1、少陵:杜甫;2、谪仙:李白。 3、陵迟:衰败。4、搜:打猎。 5、遮罗:拦捕。6、隳:毁堕。 7、翥:飞。8、掎摭:采取;9、羲:羲和,这里指日;10、娥:指月。 11、讵肯:岂肯;12、婀:无主见。13、八代:所指不明,泛指秦汉之后诸朝。 14、则那:又奈何。【韵译】:张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劝我写一首咏赞它的石鼓歌。 杜甫李白才华盖世但都作古,薄才之人面对石鼓无可奈何。周朝政治衰败全国动荡不安,周宣王发愤起兵挥起了天戈。 庆功之时大开明堂接受朝贺,诸侯接踵而至剑佩叮撞磨。宣王田猎驰骋岐阳多么英俊,四方禽兽无处躲藏都被网罗。 为把英雄功业刻石扬名万世,凿山石雕石鼓毁坏高山嵯峨。随从之臣才艺都是世上第一,挑选优秀撰写刻石放在山坡。 任凭长年雨打日晒野火焚烧,仗着鬼神守护石鼓永不湮没。你从哪里得来这拓本的底稿?丝毫都很完备一点也无差错。 言辞严谨内容奥密难于理解,字体不象隶书蝌文自成一格。年代久远难免受损笔画残缺,仍象得剑斩断活生生的蛟鼍。 字迹有如鸾凤翔飞众仙飘逸,笔画恰似珊瑚碧树枝交错。苍劲钩连象金绳铁索穿锁钮,浑然又象织梭化龙九鼎沦没。 浅见儒士编纂诗经却不收入,大雅小雅内容狭窄并不壮阔。孙子周游未到秦地无知难怪,采诗不全象取星宿却漏羲娥。 啊我虽好古却苦于生得太晚,对着石鼓文我哭得涕泪滂沱。想当年我蒙召做国子监博士,那年正改纪元年号称着元和,我的朋友在凤翔府任职从事,曾经为我设计挖掘石鼓坑窝。 我刷帽沐浴禀告国子监祭酒;“如此至宝文物世上能存几多?只要包毡裹席就能立即运到,十个石鼓运载只需几匹骆驼。进献太庙把它比作文物郜鼎,那声价百倍于郜鼎岂是太过?皇恩浩荡如果准许留在太学,诸生就能钻研解说一起切蹉。 汉朝时鸿都门观经尚且拥塞,将会看见全国上下为此奔波。剜剔藓苔泥尘露出文字棱角,把它放得平平稳稳不偏不颇。 高楼大厦深檐厚瓦把它覆盖,经历久远不受意外损坏伤挫。”朝中的大官个个都老于世故,他们空无主见岂肯感奋奔波?牧童在鼓上敲火牛用它磨角,谁能再用手把这个宝物抚摸?长年累月风化销铄将被埋没。 六年来向西遥望我空叹吟哦!王羲之书法时俗趁机显秀媚,书写数张还可换回一群白鹅。继周之后八代争战已经结束,至今无人收拾整理又可奈何?如今正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皇上重视儒术推崇孔丘孟轲。 怎么才能把此事向皇帝建议,愿借善辩之人发挥口若悬河。石鼓歌写到这里就算结束吧,唉呀我的意愿大概是白说说。 4.关于法律的诗句有哪些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处:《出师表》汉·诸葛亮 译文: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 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2.褚先生曰: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 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 出处:《陈涉世家》汉·司马迁 译文:褚先生(褚少孙)说:“地形险阻,是便于用来固守的;武器装备和法制规章,是便于统治国家的。 但这些还不是最可靠的。先王以仁义道德作为治国的根本,而把巩固边塞制定法律条文看成枝叶,难道不是这样吗?” 3.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出处:《荆轲刺秦王》汉·刘向 译文: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 4.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出处:《过秦论》汉·贾谊 译文:正当这时,商鞅辅佐他,对内建立法规制度,从事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诸侯自相争斗。 5.法重心骇,威尊命贱。 出处:《吊古战场文》唐·李华 译文:严峻的军法使人心惊胆战,当官的威权重大,士兵的性命微贱。 5.关于法律的诗关于法律的诗: 1、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我爱仙居好,公馀日在房。 忧民极反覆,责已未周详。 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 老来须向学,多病喜平康。 2、赠督师曹将军 泰阶煌煌色已齐,祥飙为扫蚩尤旗。 幅员浩荡春台熙,不遗桴鼓惊锄犁。 羽林宿卫环三陲,居安节虑忘战危。 整暇自许忘其机,司马八法律以规。 3、咏史上·宣帝 不将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数国囚。 莫道汉家杂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4、秋怀 [宋] 陆游 少时本愿守坟墓,读书射猎毕此生。 断蓬遇风不自觉,偶入戎幙从西征。 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 马蹄度陇雹声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兴怀徒寄广武叹,薄福不挂云台名。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 扩展资料: 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指统治阶级(泛指政治、经济、思想形态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并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定立法程序,所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的统治工具。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总称。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法,可划分为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宪法是高于其它法律部门的国家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最基本的原则,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活动的原则等。法律是从属于宪法的强制性规范,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国家法的基础与核心,法律则是国家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6.关于“法律”的古诗词有哪些1、《秋怀》 宋:陆游 少时本愿守坟墓,读书射猎毕此生。 断蓬遇风不自觉,偶入戎幙从西征。 朝看十万阅武罢,暮驰三百巡边行。 马蹄度陇雹声急,士甲照日波光明。 兴怀徒寄广武叹,薄福不挂云台名。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 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 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倾稀饧。 平生养气颇自许,虽老尚可吞司并。 何时拥马横戈去,聊为君王护北平。 2、《次韵子瞻见寄》 宋:苏辙 我将西归老故丘,长江欲济无行舟。 宦游已如马受轭,衰病拟学龟藏头。 三年学舍百不与,糜费廪粟常惭羞。 矫时自信力不足,従政敢谓学已优。 闭门却扫谁与语,昼梦时作钧天游。 自従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 众人奔走我独闲,何异端居割蜂蜜。 怀安已久心自知,弹劾未至理先屈。 余杭军府百事劳,经年未见持干旄。 贾生作傅无封事,屈平忧世多离骚。 烦刑弊法非公耻,怒马奔车忌鞭箠。 藐藐何自听谆谆,谔谔未必贤唯唯。 求田问舍古所非,荒畦弊宅今余几。 出従王事当有程,去须膰肉嫌无名。 扫除百忧唯有酒,未退聊取身心轻。 3、《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 宋:苏辙 胶西前辈郑康成,千载遗风及后生。 旧学诗书儒术富,兼通法律吏能精。 还家彩服频为寿,得邑河壖喜有兵。 民事近来多迫促,弦歌聊试武城声。 4、《次韵子瞻见寄》 宋:并叙 我将西归老故丘,长江欲济无行舟。 宦游已如马受轭,衰病拟学龟藏头。 三年学舍百不与,糜费廪粟常惭羞。 矫时自信力不足,从政敢谓学已优。 闭门却扫谁与语,画梦时作钧天游。 自从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 众人奔走我独闲,何异端居割蜂蜜。 怀安已久心自知,弹劾未至理先屈。 余杭军府百事劳,经年未见持干旄。 贾生作傅无封事,屈平忧世多离骚。 烦刑弊法非公耻,怒马奔车忌鞭箠。 藐藐何自听谆谆,谔谔未必贤唯唯。 求田问舍古所非,荒畦弊宅今余几。 出从王事当有程,去须膰肉嫌无名。 扫除百忧唯有酒,未退聊取身心轻。 5、《送师道弟守德庆》 宋:陈宓 乃父高皇侍从臣,汝今潜邸牧疲民。 天低日近偏临照,士旷人稀费抚循。 得暇诗书休释手,先公法律自治身。 舟来勿寄南方物,只寄平反惬老亲。 7.与法律有关的诗词宪法规定讲明确,要用法律来治国;经济建设有保证,人民才有好生活。 每个公民要学法,又利国来又利家;学好法律走正道,免得跌倒掉悬崖。 大阳一出乌云散,锣鼓一响虎逃山; 人人懂法一身胆,坏蛋露头无路钻。 要吃甘蒸把土壅,要吃蜜糖养蜜蜂;要想社会得安定,学法用法莫放松。 播谷不忘先催芽,织布不忘先纺纱;开车不忘方向盘,致富不忘先学法。 饼香全靠有乏麻,园香全靠有红花;丰收全靠勤劳动,幸福全靠法当家。 有章有节文不乱,有词有谱才成歌;依法治国党决定,江山稳固民欢乐。 打狗就要棒槌敲,打蛇就要金竹条;哪个犯罪触刑律,要你有翅也难逃。 天罗地网密又牢,刑法好比斩妖刀;你若以身来试法,不断头来也断腰。 落雨因为天起云,水流因为地不平;人心不足蛇吞象,盗窃犯罪法无情。 短命不过路边卒,又挨割来又挨烧;拐卖妇女犯国法,莫要拿头去碰刀。 老虎屁股莫要摸,刀口蜜糖莫桑尝;吸毒害国又害已,飞蛾扑火自遭殃。 种田就要播好秧,砌屋就要砌好墙;四化宏图要实现,依法治国要加强。 没有竹篱船难行,没有秤砣秤难称;没有弯弓箭难射, 没有法治国难兴。 人靠法律不怕妖,不怕台风不怕礁;不怕沙鱼翻恶浪,不怕征程万里遥。 挑水淋花花更鲜,肥土种瓜瓜更甜; 依法治国国兴盛,长治久安万万年。 之二:普法四字经 当今社会,法治文明;不学法律,寸步难行; 普法诗句,通俗易懂;如有不妥,敬请批评。 国家宪法,法制根本;合法权益,依法保证; 法定义务,必须履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有法必依,违法必惩;学好刑法,远离牢门; 杀人偿命,犯罪判刑;负案逃跑,罪加一等; 包庇窝赃,惹祸上身;抗拒从严,坦白从轻。 治安管理,维护安宁;罚款拘留,处罚类型; 超过半年,不再追问;传唤时限,十二时辰; 抗拒处罚,强制执行。熟悉民法,避免纠纷; 借钱立据,还债收凭;生意往来,要签合同; 遇到麻烦,具状诉讼;不服初判,可打二审。 婚姻大事,有法可循;近亲三代,禁止结婚; 婚姻自由,买卖不成;夫妻关系,登记确定; 女方招郎,一视同仁;计划生育,法规省定; 最好一个,二胎申请;己生二孩,结扎避孕; 超生受罚,生育凭证;少生优育,利国利民。 义务教育,依法实行;时间九年,读完初中; 其间失学,父母责任;企业老板,禁用童工; 尊重老师,爱护学生。法律保护,妇女老人; 权利地位,男女平等;敬老养老,子孙责任; 老有所乐,夕阳正红;歧视虐待,违法判刑。 8.关于“法制”的古诗有哪些1.(唐) 韩愈《寄卢仝》 彼皆刺口论世事,有力未免遭驱使。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2.(宋)苏轼《石鼓》 扫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 3.(宋)陆游《秋怀》 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未嫌樵唱作野哭,最怕甜酒倾稀饧。平生养气颇自许,虽老尚可吞司并。何时拥马横戈去,聊为君王护北平。 4.(宋)苏辙《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 胶西前辈郑康成,千载遗风及后生。旧学诗书儒术富,兼通法律吏能精。还家彩服频为寿,得邑河壖喜有兵。民事近来多迫促,弦歌聊试武城声。 5.(宋)并叙《次韵子瞻见寄》 矫时自信力不足,从政敢谓学已优。闭门却扫谁与语,画梦时作钧天游。自从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 6.(宋) 陈襄《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 我爱仙居好,公馀日在房。忧民极反覆,责已未周详。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老来须向学,多病喜平康。 7.(宋)高斯得《孤愤吟上十韵》 每篇必寓忧世怀,直笔宁愁当国忤。法律森严信殊绝,对属始终无龃龉。嗟予衰老才力弱,稽首名贤晨夕慕。忧来援笔偶成章,力戒负囊毋辄露。 8.(宋)毛直方《赠督师曹将军》 泰阶煌煌色已齐,祥飙为扫蚩尤旗。幅员浩荡春台熙,不遗桴鼓惊锄犁。羽林宿卫环三陲,居安节虑忘战危。整暇自许忘其机,司马八法律以规。蒐苗狝狩凛弗违,碧油有幢俨军师。 9.(宋)梅尧臣《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 府胥喜君来,督责去暴抶。疾苦无不求,前人唯法律。昼锦荣既浮,康民美方溢。真为丈夫志,岂是名过实。 10.(宋)张镃《次韵傅景夏见赠兼简徐季益》 懒情妨勇志,闇识乖明时。昔人嗟远矣,有梦那见之。百计谐余衷,第一证以诗。合处即券钥,宁问渠为谁。端居逼仄胸,旦旦荆榛披。又如涸辙鲂,纵漾清塘陂。宗旨要领会,法律忌脱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