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新事物”的句子有哪些1、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9、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10、儿童冬雪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 11、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2.代表“新事物”的诗句有哪些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唐 ·白居易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百沙沟店》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绿树阴浓夏日长度,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唐内·高骈《山亭夏日》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诗经》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唐 孟浩然夏风多暖暖,树木有繁阴。——唐 元稹《表夏十首》海鸣秋日黑,山直夏风寒。 ——唐 黄滔《寄林宽》槐夏风清.霁天欲晓,武曲增明。 ——宋 杨无咎《柳梢青》青泉碧树夏风凉,紫蕨红粳午爨香。 ——唐 齐己《寄山中叟》夏风檐楹寒,冬雪窗户燠.。——宋 王安石《蒙亭容》。 3.表现新生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解读]在沉船旁边又有千万只船驶过,枯树前面又有千万棵绿树在茁壮成长。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和白居易在扬州相遇。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诗赠刘禹锡,为刘禹锡被贬二十三年鸣不平,刘禹锡写诗作答。虽然也感叹自己遭遇不幸,埋没一生,自比“沉舟”、“病树”;但又相当达观,看到的是千帆竞发,万木争春,自己并不感到颓唐。 诗句形象生动,比喻新颖,包含着一种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至今仍被人常用来说明没落的事物,就由它没落吧;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千帆过:船只来来往往很多。万木春:万木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解读]苍茫的沙漠中,升起一缕孤单的狼烟,直立而上;长长的黄河上,映照着将落的太阳,又红又圆。诗句将塞外奇特的风光,写得开阔鲜明,气势雄浑,如在眼前。 “直”、“圆”二字传神,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巧妙地表现了诗人的亲切感受。诗人把自己只身赴边的孤寂的情绪溶化在自然景观的描绘中。 近代王国维称这两句诗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大漠:沙漠。 孤烟:指狼烟。烧狼粪的烟,直上而且不散开,容易看得见,古代用来做军事报警。 直:孤烟高而不散的样子。长河:指黄河。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解读] 平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秋枯春荣。无情的野火哪能烧尽,温暖的春风又使它发芽滋生。 前两句写出了野草一枯一荣的自然规律,后两句写出野草绵延繁荣的具体形象,热情赞颂了野草虽备受摧残,但枯后复荣,顽强坚韧的生命力。现常比喻革命的力量是阻挡不住,扼杀不了的。 此诗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传说后来他从江南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谒见老诗人、著作郎顾况。 顾况看到他姓白名居易,就说:“长安物贵,居大不易。”接着看诗卷第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说:“有句如此,居亦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因此替他宣传,称道他的才能,于是白居易名声大振。离离:形容春草茂密繁盛的样子。 枯荣:一年一度,秋枯春荣。枯,枯死,荣,茂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