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情薄凉的诗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秋霁》唐-白居易 金火不相待,炎凉雨中变。 林晴有残蝉,巢冷无留燕。 《感秋扇》宋-苏辙 团扇经秋似败荷,丹青彷佛旧松萝。 一时用舍非吾事,举世炎凉奈尔何。 汉代谁令收汲黯,赵人犹欲用廉颇。 心知怀袖非安处,重见秋风愧恨多。 《读书》宋-陆游 平生爱客如爱书,力虽不逮意有余。 门前车马久扫迹,老病又与黄卷疏。 人情冷暖可无问,手不触书吾自恨。 今年入秋风雨频,灯火得凉初可近。 年过七十眼尚明,天公成就老书生。 旧业虽衰犹不坠,夜窗父子读书声。 2.带薄凉俩字的古诗没有薄凉2个字连一起的。 查询到关于"薄凉"的诗句一共37条! 1、暮檐凉薄 宋 吴文英 《解连环·暮檐凉薄》 2、薄衾中夜凉 唐 张籍 《琴曲歌辞·宛转行》 3、香汗薄衫凉 宋 苏轼 《菩萨蛮 回文。夏闺怨》 4、凉衫薄汗香 宋 苏轼 《菩萨蛮 回文。夏闺怨》 5、薄云卷雨凉成阵 宋 韩元吉 《菩萨蛮·薄云卷雨凉成阵》 6、晚凉犹薄 宋 程垓 《满江红·水远山明》 7、雨后凉生云薄 宋 卢祖皋 《谒金门·香漠漠》 8、凉月薄阴犹殢 宋 杨韶父 《如梦令·凉月薄阴犹殢》 9、露凉顿觉罗衾薄 宋 仇远 《忆秦娥·秋乍觉》 10、簟凉扇恩薄 唐 刘禹锡 《早秋雨后寄乐天》 11、繁华何似今凉薄 元 许有壬 《满江红 次汤碧山清溪》 12、凉透纱帱薄 元 许有壬 《蝶恋花·万象森森天漠漠》 13、露华凉透罗衣薄 元 沈禧 《风入松 咏俞绍庵秋蟾台》 14、凉薄了生涯 元 元好问 《水调歌头 长寿新齐》 15、繁华何似今凉薄 元 许有壬 《满江红 次汤碧山清溪》 16、凉透纱帱薄 元 许有壬 《蝶恋花·万象森森天漠漠》 17、露华凉透罗衣薄 元 沈禧 《风入松 咏俞绍庵秋蟾台》 18、平生凉薄资 宋 文天祥 《暑布送王廷举用萧敬夫韵》 19、薄晚凉生暑气微 宋 蔡襄 《七月过孤山勤上人院》 20、衣冠凉薄说端严 宋 陈郁 《赠东华老真钟逸士》 21、日薄窗棂多半凉 宋 程少逸 《月珠寺明月楼》 22、柳多客折凉阴薄 宋 仇远 《和范爱竹三首》 23、凉薄有身纪 宋 董嗣杲 《官舟上富池二首》 24、凉飙薄巾袂 宋 关耆孙 《游东屯》 25、凉生顿觉絺衣薄 宋 韩维 《陪景仁赴况之湖上燕集遇雨》 26、不恨夜凉衫薄 宋 李石 《扇子诗》 27、早凉日薄坐其下 宋 楼钥 《蕉庵杂言》 28、地非硗薄比渠凉 宋 吴潜 《十用喜雨韵三首》 29、更惭形秽才凉薄 宋 席汝言 《耆英会》 30、凉蟾影度秋阴薄 宋 晏殊 《初秋宿直》 31、越衫罗薄逆新凉 宋 张耒 《题扇二首》 32、薄云凉雾共霏霏 明 金诚 《闺情》 33、凉薄难见录 明 李懋 《窦滔妻诗一章(凡七首)》 34、鬓薄松松绿雾凉 宋 刘涣 《绝句》 35、凉月如霜鉴薄帷 明 袁宏道 《十六夜和三弟》 36、况予凉薄资 明 朱瞻基 《招隐歌》 37、凉飚太情薄 明 邹亮 《长信宫》 其他人正在查询:里云 绵 卷 东风 万里云 水云 云 渔舟 酬 云秋 秋云 3.描写人性凉薄的古诗有哪些1、《钗头凤·世情薄》 宋代:唐婉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译文:世事炎凉,黄昏中下着雨,打落片片桃花,这凄凉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忧伤。晨风吹干了昨晚的泪痕,当我想把心事写下来的时候,却不能够办到,只能倚着斜栏,心底里向着远方的你呼唤;和自己低声轻轻的说话,希望你也能够听到。 2、《菩萨蛮·玉纤弹处真珠落》 唐代:温庭筠 玉纤弹处珍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春露浥朝华,秋波浸晚霞。 风流心上物,本为风流出。看取薄情人,罗衣无此痕。 译文:纤纤玉手弹开处,美人之眼泪零落,泪多多濡湿脸上薄薄的铅华粉。泪如春露润湿早晨的花儿,眼如秋波浸润晚霞。风流是心上的宝物,眼泪本为风流而洒。看那些薄情寡义之人,他们的罗衣上绝无泪痕。 3、《怨情》 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译文:美人儿卷起珠帘一直等待,一直坐着把双眉紧紧锁闭。只看见她泪痕湿满了两腮,不知道她是恨人还是恨己。 4、《君难托》 宋代:王安石 槿花朝开暮还坠,妾身与花宁独异。 忆昔相逢俱少年,两情未许谁最先。 感君绸缪逐君去,成君家计良辛苦。 人事反覆那能知?谗言人耳须臾离。 嫁时罗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难托叶。 君难托,妾亦不忘旧时约。 译文:槿花早晨开放黄昏时就已凋谢,我的命运与花难道有什么差异。回忆过去相逢时都在青春年华,两情没有确定是谁最先提及?为你的缠绵情意所感动我就随你而去,替你操持家计而辛苦不息。人事的翻覆变化哪能预先想到? 你听信诽谤之言不多久就将我离弃。出嫁时的罗衣我羞于再穿,如今才觉悟你不可依托悔之莫及。你虽然不可信托啊,当初的海誓山盟我还是不能忘记! 5、《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陆游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译文: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初,只能感叹:莫,莫,莫! 4.形容凉快的古诗词1.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3.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4.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5.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山居秋暝》6. 译文: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7. 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8. 译文:古台破败草木已经凋落,秋天景色引起我的乡思。 荒野的寺院来往行人少,隔水眺望云峰更显幽深。夕阳依恋旧城迟迟下落,空林中回荡着阵阵磬声。 感伤南朝往事不胜惆怅,只有长江奔流从古到今。9. 作者简介: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 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 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 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秋夜曲》10. 译文:月亮初升时秋露已经稀微,身着单薄的罗衣并未更换别的衣裳。 漫漫长夜满怀深情地银筝拨动,心中害怕独守空房,不忍进屋睡觉。11. 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子夜秋歌》12. 译文: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 砧声任凭秋风吹也吹不尽,声声总是牵系玉关的情人。什么时候才能把胡虏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当兵远征。 13.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秋登宣城谢眺北楼》14. 译文 江边的城池好像在画中一样美丽,山色渐晚,我登上谢朓楼远眺晴空。 两条江之间,一潭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江上两座桥仿佛天上落下的彩虹。橘林柚林掩映在令人感到寒意的炊烟之中;秋色苍茫,梧桐也已经显得衰老。 除了我还有谁会想着到谢朓北楼来,迎着萧飒的秋风,怀念谢先生呢?15.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5.形容寒冷的诗句有哪些北风其凉,雨雪其雱雨雪:下雪。 雨:下,落。雱:大雪纷飞的样子。 《诗经·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喈:风疾的样子。霏:霏霏,纷飞的样子。 《诗经·邶风·北风》雨雪瀌瀌,见晛曰消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 曰:语助词,无实义。《诗经·小雅·角弓》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惨栗:非常寒冷。 汉·《古诗孟冬寒气至》寒风吹我骨,严霜切我肌。汉·《古诗童童孤生柳》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凄凄:寒凉。翳翳:阴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北风。劲:猛烈。 哀:凄厉。南朝宋·谢灵运《岁暮》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窗户。 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指直:手指僵直。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叫:风声如吼。唐·孟郊《苦寒吟》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唐·李商隐《对雪二首》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 吟:歌吟。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玉龙:形容飞雪。 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 6.形容天气转凉的诗句1、[唐] 杜荀鹤《下第东归将及故园有作》 原文选段: 山城欲暮人烟敛,江月初寒钓艇归。 释义: 山中的城镇快要天黑人渐渐变少,天气开始变冷了,江面上空的月亮照耀着钓鱼回来的小船。 2、[宋] 李师中《和李明叔理定道中》 原文选段: 门外初寒江气白,岭头多雨晓痕青。 释义: 门外已经开始变冷了,江水之上冒着白气,山顶雨下的很多还有很多绿色植物的痕迹。 3、[宋] 张耒《泛宛溪至敬亭祠送别》 原文选段: 南国初寒候,扁舟远客心。 释义: 南方的天气以及开始变冷了,一叶扁舟带走了远方的客人。 4、[宋] 苏辙《十日二首》 原文选段: 酒经重九尚残卮,雨送初寒问箧衣。 释义: 重阳节之后还剩下一点点的酒,下雨之后天气开始变冷,我翻箱倒柜找衣服御寒。 5、[明] 贝琼《十月闻雷》 原文选段: 天气初寒春尚赊,坎中夜半有鸣蛙。 释义: 天气开始转凉了但是还有一丝丝春天的意味,沟里半夜的时候竟然还有青蛙在鸣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