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言辞激烈的古诗《饮酒(其五)》魏晋 ·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意思:人生的意义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又觉得它无法也无须明白的说出来。扩展:“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 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供参考。 2.形容说话能力强的成语能说会道 néng shuō huì dào 【解释】形容很会讲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来指人的口才好;善于表达。一般用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伶牙俐齿、能言善辩 【反义词】笨口拙舌、拙嘴笨舌 【辨析】~和“伶牙俐齿”、“能言善辩”都表示“善于讲话”。但“伶牙俐齿”强调灵活;乖巧又善于应付;~只强调口才好;“能言善辩”强调有辩论才能。 【例句】他~;很受领导赏识。 3.形容说话说得好的成语娓娓动听 娓娓动听 ( wěi wěi dòng tīng ) 解 释:形容善于说话,说起来很生动,让人爱听。(健谈而且感人) 娓娓,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好听。 出 处:清·黄云鸿《福惠全书·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听。”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扬,娓娓动听。” 用 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示 例:秦牧《艺海拾贝·艺术魅力和文笔情趣》:“它使人如和故人对坐,听着~的言谈,整个心灵都被抓住了。” 近义词:绘声绘色、娓娓而谈 娓娓道来 反义词:一言不语 枯燥无味 索然无味 词性:不完全是贬义词 有时也作为褒义词。 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 词语分开解释: 娓娓 : 形容说话多而吸引人:娓娓动听|娓娓而谈|执手论文,娓娓竟日。 动听 : 听起来使人感动或者感觉有兴趣:娓娓~ㄧ极平常的事儿,让他说起来就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