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说话

1.古诗言语大全

赠别诗在我国古诗占重要地位,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优秀作品,例如: 李白的《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横千里明。

中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重阳 (城中爆竹已残更), 朔吹翻江意未平。春节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元宵节 各写一句谚语 有关人物品格的:出污泥而不染 有关交友的:君子之交淡如水。 有关农业的:三年不选种,增产全落空。

有关学习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有关爱国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写对联 称赞岳飞的: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读书的对联: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茶庄用的对联:雀舌未经三月雨,龙芽新占一枝春。 翠叶烟腾冰碗碧,绿芽光照玉瓯青。

四方来客坐一阵无分你我,两头有路喝二杯各自东西。 填谚语 古人有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如今不像贾府先前那样兴盛。 人家有没有明确说你,你去解释,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深知皇上是一个十分多疑,刚愎自用和脾气暴躁的人,很难侍候,真是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

学习应该是持之以恒的事,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关于形容人会说话的古诗词有哪些

1、《偈颂二十二首》

宋 释妙伦

九十日一夏,始终无缝罅。

拶到末梢头,有个好说话。

长扑梵志注九经,瞎眼波斯书八卦。

2、《颂古十六首》

宋 释心月

恁麽说话,大似肥处添,瘦处减。

殊不知东山老人,惯得其便。

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宋 释正觉

默默工夫,心田自锄。

醭生唇上满,泥斲鼻头余。

少林何曾说话,曹溪不识文书。

谁言伎俩浑无巧,自信家风也不疏。

4、《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5、《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成章。”

3.诗词用什么说话

阎肃老先生的歌词总写得经典隽永、意蕴悠长,一经演绎,总会红透大江南北,大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阎词”之势。

这不,《唱脸谱》我还没上呢,学生就能齐唱了,还京韵十足呢!但我思量,这篇作品作为课程资源进入语文教材,肯定不只是让学生背背唱唱,再了解京剧与脸谱的艺术成就那么简单吧?前者已无劳我费神,后者我请了一位出身戏剧世家的学生上了第一课时,也达成目标。那么作为语文课、语文老师,我们的价值何在呢?思之不得之际,忽然想到:阎老先生的作品如此炙手可热,究竟魅力何在呢?诗词究竟是用什么说话呢?这么一想,教学的线索、目的、价值就不期而至了。

一、从无疑处质疑师:有个问题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诗词究竟用什么说话呢?生齐答:词语和句子呀!师:词语和句子背后又站着些什么呢?生(略一思量):内容、情感和思想。师:就这些吗?生(打量诗歌一会):还有标点符号。

师:但老师有一点不明白,所有的诗词都是用这些说话,但为什么有的词写出来没人要、没人唱,唱了也不火;而有的词作家写出的作品却一词难求呢?比如阎老先生的作品就是后者。课堂陷入了沉默——可贵的沉默。

二、用音韵说话师:这样吧,我们再来研究研究《唱脸谱》,看看能否从中找到奥秘所在。比如,这首词押什么韵呀?生(有点活泛):a韵。

师:我们发a这个音时,嘴巴怎样?生(大大张开嘴巴):嘴巴张得很大。师:那你们想过阎老先生为什么选择这个韵脚吗?生都摇摇头。

师:李清照的《声声慢》还记得吗?背一背,看看它是什么韵?张嘴怎样?生开始“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起来。生:押i韵,声音都在唇齿之间。

师:再比较一下,这两首词的情感一样吗?生:不一样。《唱脸谱》充满自豪和赞美之情,而《声声慢》满腔的忧愁郁结。

师:将韵脚与词的情调联系起来想想,你们能发现什么?生(似有所悟):老师,是不是a韵表达赞美、自豪这样的情感?《爱我中华》也是a韵。而i韵表达一些缠绵悱恻的情绪呢?师:你们真算是阎老先生的知音啊!不同的韵脚表达的情绪倾向是不一样的,任何有修为的诗词作家,写诗作词时,对韵脚的选择是相当谨慎的!关于韵脚的问题学问可大了,究竟有多少韵脚,每种韵脚适合表达什么样的题材与情感,我们以后还要继续研究,但至少你们现在知道了经典的诗词是用音韵来说话。

诗歌还用什么说话呢?我们继续在《唱脸谱》中寻寻觅觅。三、用节奏说话师:现在我们来合作读词的第二节,老师读上句,你们对下句。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生:红脸的关公战长沙,师:黄脸的典韦,生:白脸的曹操,师: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生愣了几秒种,一生机灵地读起来:灰色的精灵笑哈哈师:这一节没有“黑脸的张飞叫喳喳”的对句,你们就从第三节寻找到了,这说明什么?生:第二节与第三节是对称的。

师:还有一种方法。当对不上时,我们可以利用搜集的人物故事改编词句,比如按“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的形式,你们可以怎么改“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这两句呢?生翻看着资料后说:黄脸的典韦战宛城,白脸的曹操分三国。

师:改得很巧妙,对得很工整。那你们再将自己改后的句子放进第二节再读一读,看看读着可舒服?生依依呀呀读起来,却发现无法像起初那样抑扬顿挫了。

师:有什么感觉?生:整齐倒是整齐了,却没什么变化了。师:那再与原作比一比,看看原来的第二节什么在变?生:节奏。

师:从中你们发现了诗歌还用什么说话了吧?学生顿悟般地用力点头。反思:“合辙押韵”对诗词功底深厚的人而言,只是一个常识,可是对在白话文的语境中长大的孩子而言,基本是个秘密。

就算知道这个概念,也不知道有些什么韵、怎么押,哪些节奏、如何变化,更不知道怎么把韵脚、节奏与诗词的情感、形式联系起来,所以纵然学生能将诗词背得滚瓜烂熟,也是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混沌水平。歌德曾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当老师课前读懂了每一篇文本的秘密,课堂上以各种策略如对比、修改、体悟等方式揭开“形式”神秘的面纱时,不就是在语文意识的烛照之下做语文的事吗?同时,老师的价值、课程的意义都因此而得以凸现。

4.关于“说话”的诗句有哪些

1、《夜宿山寺》唐代:李白 原文: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2、《喜见外弟又言别》唐代:李益 原文: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译文:经过了近十年的战乱流离,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

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说不完别离后世事的变化,一直畅谈到黄昏寺院鸣钟。

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忧愁不知又隔几重? 3、《望江南·暮春》宋代:苏轼 原文: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

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

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译文:春已归去,春衣几时制成?小溪弯弯水缓浪低平,盏盏蕉叶杯儿水面稳稳行。舞雩坛上风轻轻,轻轻拂动轻柔纻罗衣襟;让我们尽情高歌欢舞,歌唱天下升平。

小雨才飘过,何处农家不催耕?喧春的百舌鸟儿已无语,绚丽的桃李也已开过芬芳尽。那催春的布谷鸟啊,也早已飞进深深茂密的桑林。

春天啊一片春色,已嘱托根硕叶肥的芜菁。 4、《天可度》唐代:白居易 原文: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

译文:但是看上去是一副赤血忠心的样子,谁能想得到其实全都是骗人的假话。 5、《南陵别儿童入京》唐代:李白 原文: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译文: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

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放晴高歌求醉想以此自我安慰,醉而起舞与秋日夕阳争夺光辉。

游说万乘之君已苦于时间不早,快马加鞭奋起直追开始奔远道。会稽愚妇看不起贫穷的朱买臣,如今我也辞家去长安而西入秦。

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