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汉乐府形容女子的诗句

1.汉乐府对女友表达思念情感的诗词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扬,东方须臾高知之。《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and so on。.。

2.汉乐府对女友表达思念情感的诗词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扬,东方须臾高知之。《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and so on。.

3.汉乐府中形容夫妻平淡真挚爱情的诗

汉代乐府诗对男女两性之间的爱与恨作了直接的坦露和表白。

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两汉乐府诗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些诗篇多是来自民间,或是出自下层文 人之手,因此,在表达婚恋方面的爱与恨时,都显得大胆泼辣、毫不掩饰。鼓吹曲辞收录的《上邪》系铙歌18篇之一,是女子自誓之词:“上邪!我欲与君相 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首诗用语奇警,别开生面。先是指天为誓,表示要与自己的意中人结为终身伴侣。接着便连举五种千载不遇、极其反常的自然现象,用以表白自己对爱情的矢志不移,其中每一种自然现象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不会出现的,至于五种同时出现, 则更不可能了。作品由此极大地增强了抒情的力度,内心的情感如火山爆发、如 江河奔腾,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遏止。两汉乐府诗中的女子对于自己的意中人爱得真挚、热烈,可是,一旦发现对方移情别恋,中途变心,就会变爱为恨,果断地 与他分手,而绝不犹豫徘徊。另一篇铙歌《有所思》反映的就是未婚女子这种由 爱到恨的变化及其表现。女主人公思念的情人远在大海南,她准备了珍贵的“双 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想要送给对方。听到对方有二心,她就毅然决然地毁 掉这份礼物,“拉杂摧烧之”,并且“当风扬其灰”,果断地表示:“从今以往, 勿复相思。”她爱得热烈,恨得痛切,她的选择是痛苦的,同时又斩钉截铁,义 无反顾。

《孔雀东南飞》所写的是另一种类型的爱与恨。诗的男女主角焦仲卿和刘兰芝是一对恩爱夫妻,他们之间只有爱,没有恨。他们的婚姻是被外力活活拆散的, 焦母不喜欢兰芝,她不得不回到娘家。刘兄逼她改嫁,太守家又强迫成婚。刘兰 芝和焦仲卿分手之后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他们之间的爱愈加炽热,最后双双自杀,用以反抗包办婚姻,同时也表白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恋之情。《孔雀东南 飞》的作者在叙述这一婚姻悲剧时,爱男女主人公之所爱,恨他们之所恨,倾向是非常鲜明的。

两汉乐府诗还有像《陌上桑》和《羽林郎》这样的诗。在这两篇作品中,男女双方根本没有任何感情基础,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男方企图依靠权势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女方。于是,出现了秦罗敷巧对使君、胡姬誓死回绝羽 林郎的场面。这两首诗的作者也是爱憎分明,对秦罗敷和胡姬给予充分的肯定和 高度的赞扬,嘲笑了好色无行的使君和金吾子。

4.求写女子的诗词诗句

:“含词未吐,气若幽兰”. 肤如凝脂,吹弹可破,如丝绸之光滑,芦苇之柔韧! 韦庄:“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人面桃花相映红,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张先 双蝶绣罗裙。

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 梦后楼台高锁 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李煜 云一纟呙,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 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 夜长人奈何!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芙蓉如面柳如眉。

雪肤花貌参差是 风吹仙炔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菉,太真含笑入帘来。

錿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轻罗小扇扑流萤。

娉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5.形容女孩的诗句

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摘自诗经·《硕人》)

释义:这是首用比喻的手法写庄姜美貌的诗歌。手指洁白细软,皮肤洁白细腻。脖子修长白净,牙齿光洁匀称。额头宽而方正,眉毛细而弯曲。灵巧的微笑带有酒涡,美丽清澈的眼睛流露出无限深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摘自《诗经·桃夭》释义:这是首少女出嫁的诗歌。前两句是写新娘的仪容,她如桃花般婀娜多姿、娇艳动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摘自唐·李白《清平调》)

释义:这是首描写杨玉环无以伦比之美的诗。五彩云霞般的衣裳,花儿一般的容貌,如春风吹拂着带有露水的牡丹一般神采飘逸。即使是绝代佳人赵飞燕也比不上杨贵妃的天生丽质。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摘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释义:这是首思女的怨歌。诗中写出她美丽娇好的仪容:洁白的体肤,纤纤的十指,艳丽照人的装扮和轻盈美绝的仪态。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摘自汉乐府·陌上桑)

释义:此诗勾勒出香草美女罗敷的形象。罗敷提着用青色丝绳编织、用桂枝充当钩子的桑笼。头上梳着美丽流行的发式,耳边挂着夺目的珍珠。穿着线黄色花纹绸缎的裙子和紫色花纹绸缎的上衣。最后几句写旁观者的失态,更渲染了罗敷容貌之美。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兰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摘自汉·辛延年《羽林郎》)

释义:这是首描写卖酒少女美貌的诗,用夸张的手法写胡姬的光彩照人。

*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摘自宋·刘铄《白宁曲》)

释义:这是首赞美舞女的词。舞女的面容象天空中的明月般皎洁,体态如微风吹拂细波一样轻盈。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摘自清·曹雪芹《红楼梦-赞黛玉》)

释义:这是首写林黛玉容貌的诗。弯弯似皱非皱的眉尖仿佛笼罩着烟云,似笑非笑的双眸含情脉脉。脸上露出淡淡的哀愁,疾病的身躯显得娇弱温柔。眼角泪光点点,鼻息轻轻娇喘。安静时仿佛娇艳的山花映在山泉,走动时仿佛柳枝随风翩跹。

*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锵。靥笑春桃兮,云髻堆翠;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盼纤腰之楚楚兮,风廻雪舞;耀珠翠之的的兮,鸭绿鹅黄。(摘自清·曹雪芹《红楼梦-警幻仙姑赋》)

释义:这是首描写警幻仙姑仪态的诗。仙子舒展开衣袖,闻到了浓郁的兰麝芳香。舞动荷花般的衣裙,听到了佩玉叮当作响。露出了桃花般的笑靥,乌黑的发髻如云般堆在耳边。樱桃小嘴微微张开,石榴子般的牙齿含着清香。苗条匀称的腰身,象雪花般随风轻逸飘舞。头上的珠玉钗环璀璨明亮,碧绿嫩黄闪闪发光。

6.描写女子有才华的诗句

1、从来才女果谁俦,错玉编珠万斛舟。自言人比黄花瘦,可似黄花奈晚秋。

——张娴婧《读李易安〈漱玉集〉》

2、绿肥红瘦有新词,画扇文窗遣兴时。象管鼠须书草帖,就中几字胜羲之。

——元·元淮《读李易安文》

3、才逾苏小,貌并王嫱.韵中生韵,香外生香。

4、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摘自汉乐府·陌上桑

7.描写女子有才华的诗句有哪些

1、未若柳絮因风起。——南北朝谢灵运《咏雪联句》

译文: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2、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唐 杜甫《杜甫赞卓文君》

译文:她的气质如同兰花一般,才华的气息如同仙人一般。

3、从来才女果谁俦,错玉编珠万斛舟。自言人比黄花瘦,可似黄花奈晚秋。——现代张娴婧《读李易安〈漱玉集〉》

译文:从来才女相比到底是谁,晁错玉编万斛珠船。自己说人比黄花瘦,可以像黄花是晚秋。

4、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译文:在万里桥畔住着一位很有才华的歌妓,枇杷花环绕着她的住宅,在那枇杷花丛中,她闭门深居。像她那样有才华的女子,在今天已经很少了,即使那些能完全领略文学高妙意境的人,总也有点不如她。

5、文姬胡笳班昭史,道韫柳絮清照词。才女自古无娇颜,花蕊夫人领双绝。——现代黄炎培《花蕊》

译文:蔡文姬弹着胡笳和班昭一同载入史册,谢道韫因为将雪比作柳絮和李清照的词一同被人记住。才女自古都没有娇羞的容颜,花蕊夫人独树一帜。

8.形容女子有才华的诗句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 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袅娜。

回眸一笑百媚生 芙蓉如面柳如眉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长恨歌》

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9.形容“女子很有才华”的诗有哪些

1、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

译文:气质之优美如同幽谷中的兰花一样芳馨纯洁,才华之出众又宛如仙子一样聪慧敏捷。

2、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出自: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译文:像她那样有才华的女子,在今天已经很少了,即使那些能完全领略文学高妙意境的人,总也有点不如她。

3、才逾苏小,貌并王嫱。

韵中生韵,香外生香。

出自:阿阁主人《梅兰佳话》。

译文:才华超过了苏小妹,容貌可以和王昭君相比。在风韵之中有着更美妙的风韵,在清香之余有着格外的香气。

4、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多情情寄阿谁边。

出自:清·纳兰性德《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

译文:你像仙子一样流落世间十八年,你吹花嚼蕊,多才多艺,品性高洁,尤其擅长弹奏琵琶,寄托冰清玉洁的情怀,现在你把多情的心灵托付给了“我”。

5、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出自:唐·元稹《寄赠薛涛》。

译文:锦江滑腻,峨眉山秀丽,变幻出卓文君和薛涛这样的才女。言语巧妙好像偷得了鹦鹉的舌头,文章华丽好像分得了凤凰的羽毛。

10.汉乐府中描写率真的女性形象

罗敷之美 ——《陌上桑》鉴赏 作品赏析(语文版七年级)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 --------------------------------------------------------------------------------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杂文参考 → 罗敷之美 ——《陌上桑》鉴赏 作品赏析(语文版七年级) 2011-09-15 说起语文版七年级的古诗文,学生会首先推荐《陌上桑》。

文中讲的是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叫罗敷,一日在采桑路上恰巧遇到了一位太守,太守被她的美丽所打动,问她愿不愿意跟随自己回家。太守原以为凭自己的权势,这个民间女子一定会答应。

想不到罗敷非但不领情,还把他奚落了一顿。 记得课后,很多同学飞速地读熟成诵,甚至把网名改成“小罗夫”、“小萝芙”、“秦氏好女”,一看就知道,那都成了罗敷的“粉丝”。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为何会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追捧和喜爱?笔者带着好奇之心探求其中的秘密,原来是源于一个字——美。 吟读这首诗,五言一短句,琅琅上口,绝无赘语。

全诗构思精巧而以平易出之,虽匠心独运却了无痕迹。其中的字词之美,谋篇布局之美自然不必言说。

再说罗敷的貌美。古代写女子之美的词句比比皆是,多读生厌。

就好比大鱼大肉吃多了,偶尝到一碟乡野贡菜,会让人倍觉清爽可口。美也是这样,被写得赤裸裸无处可藏,那也就只成一时之美。

“环肥燕瘦”,谁能说出怎样的身材、体态、眉目可以完善到毫无缺点,众人皆爱?只有从虚处落笔,无中生有,才能表达不可描摹的完美! 罗敷,仿佛是经得起千百年来,历史的咀嚼和推敲的女子,体现一种传世之美。 诗中开头写太阳刚刚升起,桑园里一位女子在辛勤劳作。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此时,浮现在眼前的是一幅传神、让人心动的“桑园美女图”。

罗敷勤快美丽,服饰得体,表现出健康之美、劳动之美。这是官家府邸深深庭院中的富家娇弱小姐所不可共比的。

这样的美,雅俗共赏,让人无可挑剔。诗中并不正面描写罗敷的容貌,而是巧妙地避开了众人评说。

世人万千,审美情趣不一,难免毁誉参半。比如二OO九年春晚的“小沈阳”的表演,喜欢他的观众把他捧上天,讨厌他的人对他劈头盖脸大声臭骂,说他无聊、低俗、肉麻、下流、变态……罗敷的美,美得含蓄,美得大气,寥寥数笔勾勒出一个传世的美人胚子,其余全靠读者自己去想象。

这种美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后面更发挥得淋漓尽致。“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路人的动作神态从侧面烘托出罗敷的美让人失魂落魄。这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通过描写长老们看见海伦后的惊奇、低语来表现海伦的美,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单乡村的凡夫俗子喜爱罗敷,连身居高职的使君也被罗敷的美所吸引。“五马立踟蹰,”看似写马,实写使君心中生爱,徘徊不前,甚至不顾身份地位,派人打听,并极力追求:“宁可共载不?”通过写使君的丑恶之态,对比反衬突出罗敷德与美完美结合的形象。

古代的女子毫无地位可言。 婚嫁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一般被视为男子的附属品、权势者的猎物。

一般遇上这种场面,要么被使君的气势吓住了,要么哭哭啼啼地软弱受欺。而罗敷不同,她从容不迫地向前致词,落落大方,以理服人。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一女不侍二夫,聪慧美丽的罗敷懂得搬出“夫婿”来震摄不善之徒。

对于“夫婿”的新解。有人提出疑问:罗敷的夫婿品貌兼优、荣华富贵、威仪赫赫,怎么能让娇妻只身一人在桑园劳作?诗中的罗敷是“民女”而不是“贵妇”。

后人推断,“夫婿”是罗敷临危急智编来拒绝使君的籍口。可见,罗敷是理想化的美的化身。

她年轻貌美,出身高贵,聪明能干,幸福纯洁,机智幽默,坚贞勇敢……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啊! 美丽有许多种,清纯之美、自然之美、从容之美……君可知否,还有另外一种美?在罗敷身上,有一种隐形的绝世之美——求之不得之美!这个话题,笔者在上课时曾提出,得到学生们的认同。 中学生面临的是身体、心理的发育和日趋成熟,对情感的渴望和追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别是刚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正是春心萌动之时。“早恋”是一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面临的问题(当然这个范畴。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