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用什么诗句形容九龙湖的美景

1.关于描写九龙湖风景的好词好句

烟雨中的九龙湖

阳春三月,是南方多雨季节,这天,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个不停,就是在这样的雨天里,我又一次走进了富有特色的闽西山区连城县,走进了山水画般的与闻名遐迩的冠豸山毗邻的九龙湖,畅快地领略了春雨中的九龙湖风光。

游湖,对我来说,不是第一遭。湖见多了,也可以将

其进行简单的归类。如果以湖的生成方式和坐落的位置来划分,有坐落于繁华闹市中专供游人娱乐休闲的;有天然形成的;也有建设需要,在原来的江河水道上筑起高坝形成的湖泊。城市中的湖泊,以精巧见长,繁华中透着宁静,而山野中的湖泊,少了人工的痕迹,使得具有雄浑的阳刚之气的山变得阴柔和美。在古人的诗句中,有许多描写湖光山色的,每每游湖时,这些诗句都会不自觉地跃进我的脑海,让我品味诗歌句中的韵味,感受诗中的美感。

映入我眼帘的九龙湖,与我以往所见的湖泊,既有雷同之处,也有差异之点。雷同之处,眼前九龙湖,与大多数人工湖一样,是在溪流中筑坝而成的,脱离不了作为湖所具有的性格,平静、恬淡;差异之点,眼前的九龙湖,像一条玉带,湖宽不过四五十米,看上去,不是在湖面上,而是在平缓的溪流中,让人感受不到映在脑海中的湖的宽广印象,但这也正是九龙湖的独到之处,游船在湖中走,就像是在大山间穿梭、在大山间行走,从这个山峦到那个山峦,峰峰不同,山山有异。游船的马达击打着湖水,泛起的波浪轻轻地拍打着岸边,激起的浪花,轻吻着山,发出的声音也是显得缠绵。雨中游湖,不是最佳时节,它没有阳光下的明媚,没有阳光照射时的波光粼粼。然而,雨天中游湖自然有它的另一番情趣。极目眺望,远山云蒸雾绕,看不透山的真实面目,但云雾中多了一些朦胧,多了一些妖艳,多了一些往日少见的迷人的神韵。我知道,我眼前的这山,是有着光荣传统的。上个世纪,红军战士借重这片大山,与国民党军队周旋,击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也是在这片大山,红军战士告别了闽西这块红土地,踏上了长征的征途。这山,有着光荣的历史。如今,与这山相邻的是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华南虎生存的地方,这几年,重视了生态保护,野生动物多起来了,这茫茫大山,有多少生灵生存其中。目光移至近处,群山中生长着大多是针叶松,高不过10米,有的还不过2米,给人一种营养不足的感觉。导游说这些松树树龄都在百年之上,他们生长在丹霞地貌之中,雨水是它们唯一的给养。我由衷地佩服松树的适应能力,他们竟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长,并且将群山装点得如此翠绿。

你可以大胆地调动起想象力,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中发现山的灵性。九龙湖也是如此。一个小时左右的游程中,留在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景物有二处,一是扇贝石。那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其纹理、形状完全就像海中生长的扇贝壳一样;另一个就是鳄鱼上山,从远处看,仿佛有一条巨大的鳄鱼跃出水面,咧开着嘴,向山上跃出,而当游船驶近时,又感到不是那么像了。眼前的景色如同一幅中国画,只可慢慢地,平心静气地去体会,才可感悟到其中的美、其中的神、其中的韵。

烟雨中的九龙湖,映山红开在山野湖边,谈不上绽放,但却烙下了季节的符号,这是春的九龙湖。

2.关于描写九龙湖的文章

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轻拂着千条万条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这正是春游的好时光。我们贵驷小学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游玩了九龙湖。

来到九龙湖,当我看到那美丽的景色时,不禁呆住了:因为它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美丽,还要壮观。只见九龙湖岸上,含羞的柳树在风儿的带动下,甩动那长长的发辫,向我们问好;桃花、杏花都展开笑脸,向我们致意;小草听到我们的歌声,都争先恐后地探出头来,为大地母亲披上了新衣。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得多好啊!但又何止是“绿”?

我站在九龙湖的大坝上,只见九龙湖的水碧蓝碧蓝的,倒映着四周青山绿水的影子;倒映着蓝天上浮游的云絮的影子;还倒映着同学们那一个个欢快的身影。四五月份的天气最棒,连空气都是甜甜的,有点像果冻。河水晶莹透亮,太阳照在水面上,闪烁着点点金光,像是点缀着一颗颗闪亮的宝石,湖水就像是一条闪亮的绸带。

举目远眺,四面被群山环绕,山间时而传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鸟叫声,时而飘出袅袅炊烟!让人感觉格外轻松自在!左边是一座连绵起伏的茶山,茶山墨绿墨绿的,那一排排茶树整齐地排列着。我赞叹着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尽情地享受着山间克色。忽然有人喊:“你们看,前面山上的杜鹃花,远远望去,山上红绿一片,犹如夕阳西下时那灿烂的光辉。杜鹃花还散发出一阵阵沁人肺腑的幽香,令人心旷神怡。于是我约上几个同学去山上采杜鹃花。

我们一边顺手采杜鹃花,一边沿着小道向上攀登。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半山腰上。这时,我回过身去再一次望九龙湖。九龙湖的湖面水平如镜,一阵轻风吹过,湖面上波光粼粼,青山的影子摇碎了,云的影子摇碎了,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了向上的力量和信心……我躺在松软的草地上,眼望着蓝得令人不能相信的天空和纯白的云朵,听着山涧松涛阵阵和流水潺潺,轻轻闭上眼,我好像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遨游。我仿佛来到了最原始的村落遗址——河姆渡遗址,仿佛来到了最大的红枫林区——四明山镇“中国红枫之乡”,仿佛来到了最小最神秘的山——秘图山,仿佛来到了规模最大最奇特的玉文化主题公园——“天下玉苑”……

啊!九龙湖,你以迷人的景色,吸引着广大游客,你不愧为家乡的明珠。我相信,随着祖国前进的脚步,将来,你会变得更美、更耀眼!

3.形容山林美景的诗句

《山居秋暝》作者:王维【唐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香积寺 作者: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4.描写“江边美景”的诗句有哪些

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 《忆江南·江南好》

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唐·杜甫《春夜喜雨》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古诗原文:

1、《忆江南·江南好》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形容山水美景的诗句有哪些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6.表达良辰美景的诗句有哪些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6、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句集:良辰美景

1.沐春风,惹一身红尘;望秋月,化半缕轻烟。顾盼间乾坤倒转,一霎时沧海桑田。方晓,弹指红颜老,刹那芳华逝。——金庸《天龙八部》

2.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穹苍作烘炉,熔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辗碎了地上的冰雪,却辗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3.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老燕携雏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出自金朝元好问的《骤雨打新荷》

7.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

王维在隐居辋川时,曾创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诗。

他自编为《辋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绝句各二十首,内容主要是描写辋川别业附近的风景,抒发隐居生活的情趣。先看其中的《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寂静的山涧里,辛夷花自开自落,自生自灭,不假外物,不关世事,也无人知晓。

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也是诗人王维主客观契合一体的独特意境,简直就是佛家空无寂灭观念的象征境界。所以明代文论家胡应麟说,此诗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诗薮》内编卷六)王维在这里所创造的意境,生于象外,是一种诗境与禅境的合一体,它具有极大的暗示性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取得这种艺术成就,不能不说是得利于他对佛学的钻研及佛教思想方式的熏陶。

王维被后人称作“诗佛”。他早年即相信佛教。

母亲崔氏持戒安禅三十余年。王维和弟弟王缙“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荤血”(《旧唐书·王维传》)。

王维于31岁时,妻亡不再娶,孤居一室,屏绝尘累,“迥无子孙”(《责躬荐弟表》)。他还撰有多篇有关佛教的诗文,对佛学有较高的造诣。

在唐代的佛教流派中,王维信仰的是禅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禅。南宗禅是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它的那套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为中国士大夫知识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完备的处世良方。

而南宗禅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有相通相似之处。宋代文论家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沧浪诗话》)。

妙悟即是对禅的识见力,也可表现为对艺术的感受力。诗和禅都需要敏锐的内心体验,都重启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

南宗禅讲“顿悟”,常使用形象的表达方式传法,特别强调直觉、暗示、感应、联想在体悟中的作用。王维参禅有得,自然对这种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体会。

他把自己对佛法的理解融汇到人生观中,把宗教情感化为诗思,创造出一种“空”、“寂”、“闲”的诗的意境。禅宗崇尚山林胜景的风格,也对王维自觉地亲近山水,发掘山水的美学价值,具有引导和启示作用。

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这样描写他的内心体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弹琴长啸,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来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内心的孤独,明月的清辉带给他一种寂静的快乐。

物我合一而物我两忘,禅意与诗情水**融。《鹿柴》也是这样的: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里寂静无人,只听见深林里飘荡着断续的人声,一缕夕阳透射在密林深处的青苔上,是那样的恍惚而凄清。

这正是王维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嚣的空寂的境界,虽然孤独,却也蕴藉。 清代王渔洋说,王维的这类小诗“字字入禅”,“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蚕尾续文》)。

也就是说,王维的这类山水诗具有禅趣、禅悦、禅味,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了禅的意蕴。自然,也就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美景的独特品味。

王维并不一定只到渺无人迹的所在去寻求禅意,他也把眼光射向茫茫大千世界,射向热闹的农家生活: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新晴野望》一场春雨,洗涤尘垢,景象一新。农事正忙,人和景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

“白水”二句把近景和远景组成有层次的画面,水色明亮,峰峦碧翠,光和色的对比十分和谐。表面上,我们看不出这首诗的禅意。

实际上,那场春雨多象是佛家净瓶倾下的圣水,把万物洗涤得明净空灵。只不过万物把禅境和诗境融会得太妙了,他并没有让禅理压倒诗趣。

当然,我们关注的是那种对农家生活的赞美之意,欣赏的是山水美的灵光,而不必孜孜求其禅理。 王维是一位诗歌、音乐、绘画、书法兼长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其言精辟,切中肯綮。

王维是唐代一位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他用萧疏清淡的水墨笔法作画,创水墨山水,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作山水画南宗的开山祖。

他的绘画强调写意,追求神似,表达主观情致,故“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难可以形器求也。”(沈括《梦溪笔淡》引张彦远语)所以,王维又被称为中国文人写意画之祖。

绘画能得神似,也就有了诗的情韵和意趣,即画中有诗。用这种绘画思想去凝视自然山水,发为咏叹,造境入诗,必然诗中有画的神韵。

王维在绘画、音乐、书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艺术素养,使他在诗歌创作时,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细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以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并将之诉诸笔端。也更会用辞设色,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

诗中有画的意境,诗中有音乐的流畅,诗中有书法的变化。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