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放牧的诗句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赠野童 唐·韦庄 羡尔无知野性真,乱搔蓬发笑看人. 闲冲暮雨骑牛去,肯问中兴社稷臣. 牧童 唐·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牧童词 唐·张籍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司家截尔头上角!” 牧童词 唐·李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牧童 唐·隐峦 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朝阳未出众山晴,露滴蓑衣犹半湿.二月三月时,平原草初绿.三个五个骑羸牛,前村后村来放牧.笛声才一举,众稚齐歌舞.看看白日向西斜,各自骑牛又归去.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2.描写儿童放牧归来吃晚饭不**睡觉的诗句和儿童借风使船的诗句《牧童》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释义;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释义: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扩展资料: 1、钟傅原本是一个书生,因李宪推荐做了兰州推官,但是仕途不顺,多次被降职。钟傅在镇守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县)的时候,曾经与一位道士闲游,看见一个牧童牵着一头大黄牛来到院子里。 道人说此牧童会作诗,钟傅不信。牧童应道人之请,即兴作下此诗。 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 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2、诗人在1192年乘舟路过安仁县(现在的江西省余江县)时,看到两个孩童以伞当帆来使船前进。诗人被孩童的稚气和可爱行为感染,从而创作了此诗。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 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啊! 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牧童 (吕岩的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舟过安仁 3.归园田居中描写月夜归来的美景的句子是《归园田居》 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所以,其中描写月夜归来美景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楼主,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4.表达归来的诗句1、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长歌行》宋代:陆游 译文:国仇还没报,壮士已衰老;匣中宝剑耐不了寂寞,半夜里发出阵阵吟啸。什么时候在三更大雪中收复了飞狐城,凯旋归来,与将士宴会欢笑!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3、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唐代王维的《送别 / 山中送别》 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先秦佚名《采薇》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 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高鼎《村居》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5.形容落日的美景诗句1、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宋代: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译文 西湖风光好,你看那夕阳映着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坞,长满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红。宽广的湖面波平似镜,小船横靠在那静寂无人的岸边。浮云消散,西南方露出了明月。傍水的栏杆边上凉风习习,带来了阵阵莲荷清香。这拂水的凉风,吹醒了游人的酒意。 2、落日忆山中 唐代:李白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馀霞。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译文 雨后原野一片翠绿,烟景渺茫, 晴空里余霞像一幅幅绮锦。 东风跟随春姑娘回来了,催开了我家的鲜花。 现在正是花落日暮的时候,怎么不让人嗟叹不止? 我想去游名山大川,找仙人学道炼丹砂金丹。 3、落日怅望 唐代: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译文 片片孤云和那归林鸟儿,顷刻间已是飞驰千余里。 想起了我长久离开家园,滞留在异乡只能空叹息。 斜阳余辉洒落高大树木,秋山上的落日好似火烧。 临水却不敢看我的倒影,是因为害怕容颜已变改。 4、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5、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 傍晚时心情不快,驾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3761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 6.形容清晏园景色的诗句眺望南方(一) 我在这巴西的高原,高原的南端 眺望南方 天宇被东和西的两岬云峦 从宽阔的北方挤得越来越窄 从那曙光微冷的气色中 潘帕斯草原 你的茂盛有一种灰冷的味道 在这两块大洋,它佛手一样的浪花 拍击之下 你像高原上流淌下的铁 两三只高瘦的灰马 在天空映照下 使草原变得更加辽旷 而草原之外的冷陌的高原 像巴西的兄弟,巴塔哥尼亚 你在那汇入汪洋的一角 面朝大洋上的西风 哦,西风 送掉了世间的宽广 巴塔哥尼亚 我要走到你遥远的海涯 走到一些冻土上蓝色的植物 像大海抛弃在岸边的星星 旷古的寒冷拍打着岸上的足迹 呵,我的巴塔哥尼亚 多少个世纪了 阳光没有回转,星斗遥挂北极 在这无尽的冰海雪地之中 我看到的是无数颗陨落的星星 1991-2-3 7.形容秋雨后美景的诗句《西江月》辛弃疾 七八颗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江南春绝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苏溪亭》【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春雪》韩愈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