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尔虞我诈”的诗句有哪些1、河阳之会,诈称周王。——《短歌行》(魏晋曹操) 【释义】所谓在河阳汇合,欺骗别人说自己是周王。 2、去诈人无谄,除邪吏息奸。——《赠萧少府》(唐朝孟襄阳) 【释义】除去那些骗子就没有陷井,除去那些贪官就没有奸情。 3、乞降那更得,尚诈莫徒劳。——《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唐朝杜少陵) 【释义】哪里是降低了那些手法,切记不要欺骗别人。 4、诈虏脑涂地,征夫血染衣。——《旋师喜捷》(唐代李隆基) 【释义】尔虞我诈争得头破血流,上战场的战士们的鲜血都染红了衣服。 5、和亲先是诈,款塞果为雠。——《南中送北使二首》(唐代张说) 【释义】和亲本来就是一个骗局,款待边塞其实是为了围剿他们。 6、时多尚矫诈,进退多欺贰。——《寄源休》(唐代元结) 【释义】平时都是奸诈狡猾的多,更何况是在进行权力争取的时候。 7、空剜刻,休巧诈,莫心欺。——《水调歌头》(宋朝赵长卿) 【释义】不要费心思在这种事情上,不要投机取巧,不要欺骗别人。 8、人情忌殊异,世路多权诈。——《县斋有怀》(唐代韩愈) 【释义】人际交往最忌讳身份悬殊,世间的路总是多为了权力而欺诈的。 9、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择友》(唐朝孟郊) 【释义】坏人总是投机取巧欺瞒他人,怎么能够交这样没有道义的朋友呢。 10、五袴有前闻,斯言我非诈。——《茅舍》(唐朝元稹) 【释义】他们都有所闻了,都说我不是欺骗他们。 2.尔虞我诈的成语[近义] 钩心斗角 尔虞我诈 ěr yú wǒ zhà [释义] 尔:你;虞:猜测。意思是我骗你;你骗我;互相欺骗。 [语出]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正音] 虞;不能读“wú”或“yù”。 [辨形] 诈;不能写作“乍”。尔耳ěrěr耳 [近义] 钩心斗角 [反义] 推心置腹 坦诚相见 [用法] 含贬义;形容彼此互相玩弄手段。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钩心斗角”都指互相玩弄手段计谋;但~偏重于互相欺骗;“钩心斗角”偏重于各用心计暗中斗争。 [例句] 资本家彼此之间~;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3.哪首诗词最能代表尔虞我诈的三国历史《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诗中写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短短六十字诗词,淘尽三国无数英雄,一朝三国梦,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人皆惊叹不已。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公元1511年(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公元1524年(嘉靖三年),众臣因“大礼议”,违背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因他居滇30余年,“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对文、词、赋、散曲、杂剧、弹词,都有涉猎。他的词和散曲,写得清新绮丽。 本诗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凭添万千感慨。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 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