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菊花的诗词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咏菊 唐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 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 不随黄叶舞秋风。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问菊 曹雪芹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戴黄金甲. 红楼梦——菊花诗 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簪菊-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访菊-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愁.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残菊-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 暂时分手莫相思。 2.关于菊花的诗词咏菊出色者当属陶渊明与黄巢二人, 但我最喜苏轼的诗词。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赏析】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 黄巢 菊之武神 《题菊花》——豪情万丈、雄心勃勃;《不第后赋菊》——杀气腾腾、俯视王权;《自题像》——意境萧索、淡然笃定。这三首诗的文学技巧不高,但其中器识和气魄却直冲云霄。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赏析】黄巢七岁重阳节做的第一首咏菊,临席急就,吟来却满腹诗华,充满难得的浪漫主义色彩,举座惊叹,小小年纪诗学才华初绽,胸怀大志的豪情已流露无遗。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赏析】这首诗是黄巢一生最鼎盛时期的作品,也是他流行最广的一首诗。这不,张艺谋导演就借用了他中间的一句作为影片名。其时,他正率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围困长安,诗兴大发,借咏叹菊花来形容势不可挡的义军力量。此诗妙就妙在,虽是咏菊,但全诗不见一“菊”字,而且,透过那盛开的黄色菊花,仿佛让人看到那威武雄壮的黄金铁甲军,即将攻陷长安的磅礴气势。 《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 铁衣着尽着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 独倚栏干看落晖。 【赏析】这首诗的头两句,“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既表明了黄巢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马空偬岁月,又显示了他后来静如止水的僧侣生涯,其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天津桥上无人识”这一句,生动地描述了英雄迟暮那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和悲哀,令人叹息!“独倚栏干看落晖”又悠然刻画了一种“人生韶华短,江河日月长”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黄巢的菊像刀,褪却了菊花原本的清孤,被赋予了桀骜不屈、杀气纵横的品行,写出了最豪气的人生。 ===================================================================== 陶渊明 陶渊明是菊圣 陶渊明爱菊,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注意到了菊花的审美价值,并且赋予菊花“君子”的人格。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 【赏析】前两句是对松菊外在美的描写,后两句是对松菊内在美的揭示。松菊秀美坚贞、不畏风霜的审美特征被写得形神兼备,如在眼前。 3.描写菊花的诗句菊花诗 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菊,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为菊花的护花神。 菊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黄花”在诗人笔下成了菊花的代词。“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初唐王绩见到菊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却用“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菊可算是后起之秀。最早咏白菊的当推刘禹锡和白居易。 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刘一再见诸吟咏:“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花的洁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花的娇贵使得“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白居易回忆经历的杭州、洛阳、苏州“三处菊花同色黄”,晚年见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时,不由得既兴奋又感慨。 中唐时白菊还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隐笔下,便是“霜天白菊绕阶墀”了。 相应地咏白菊诗也多了起来。司空图对白菊怀有偏爱,写有《白菊杂书四首》和两组《白菊三首》。 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僧齐已赞它“无艳无妖别有香”,声明自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 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 4.描写菊花和人的诗句《菊》:“雪菊金英两断肠,蝶翎蜂鼻带清香。寒村宿雾临幽径,废苑斜晖傍短墙。近取松筠为伴侣,远将桃李作参商。年来病肺疏杯酒,每忆龙山似故乡。”(唐彦谦) 《菊》:“篱下霜前偶得存,忍教迟晚避兰荪。也销造化无多力,未受阳和一点恩。栽处不容依玉砌,要时还许上金尊。陶潜殁后谁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李山甫) 《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菊花》:“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元稹) 5.描写菊花的品质的诗句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陈《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元稹《菊花》 秋丝饶舌似陶家,偏饶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6.形容菊花多的诗句赏菊 (沈钧儒)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秋菊诗 (陈) 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赏菊 (**)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菊 (董武)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重阳夕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菊花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关于菊花的诗 加诗意《寒菊 / 画菊》宋代: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释义: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诗意:“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诗意深转一层。 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北风在南宋文学家的笔下象喻来自北方的贵族统治集团的侵扰。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 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 扩展资料: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便一直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仕,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我们先来看这首诗的题目《寒菊》。 单看这首诗的题目,就能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大多描写菊花的诗都会直接起名叫菊花,但这首诗却偏偏叫了《寒菊》这样一个名字。 这个“寒”字既突出了菊花不与群芳争艳,傲霜耐寒的特点,又给大家透露出托菊言志的创作主旨。郑思肖是宋末诗人、画家。 他身上最突出也最令人敬佩的一点就是他对大宋王朝的永不磨灭的忠心。这种忠心首先就体现在他的名字上。 郑思肖原名郑之因,但南宋灭亡后他就改名思肖。为什么叫“思肖”呢?宋朝的皇室姓赵,如果你会写“赵”这个字的繁体字就会知道,“肖”是“赵”的组成部分。 所以“思肖”意思就是思念赵宋王室。再来看郑思肖的字忆翁,同样是表示不忘故国;郑思肖还有一个号,为“所南”,“南”是南方的南。 所以这个号同样是表示他心向南方,思念故国。不仅如此,他日常坐卧,都要向南背北,每逢岁时伏腊,他都望南野哭而再拜,表示对大宋朝廷的怀念。 郑思肖还把居室题为“本穴世家”,如将“本”下的“十”字移入“穴”字中间,便成“大宋世家”,以示对宋的忠诚。这种种用心良苦,都可见他的耿耿忠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寒菊 (郑思肖诗作《寒菊》)。 8.描写菊花的古诗与赏析菊 花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 《菊花》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陆龟蒙《忆白菊》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李商隐《菊花》忆菊 一季西风未尽思,秋心最记傲霜时。黄花灿灿篱枝绽,瘦影纤纤山月知。 蝶叶翩跹摇梦远,冰魂缱绻念君痴。诗中宿怨经年叹,憔悴潇湘待约期。 访菊 朗日晴心趁兴游,东篱素韵为诗留。馨香绕舍谁家院?冷蕊呵枝槛外秋。 傲骨幽怀情重重,痴心细语思悠悠。逍遥南山同物老,一曲清歌吟白头。 种菊 幽幽小院待君来,为伴仙姿素手栽。雨落听风欣叶长,霜飞扫径喜花开。 朝吟冷色诗成韵,暮饮寒香酒入杯。腹有经书亭有客,心栖净土远尘埃。 对菊 弃世留香品贵金,黄华自重傲霜深。疏篱抱膝听花语,素韵呈秋对月吟。 虚竹同君盟契友,幽兰与我共知音。清心若水流泉响,守静怀朴度寸阴。 供菊 清容出水伴诗俦,黄卷青灯夜更幽。秀色徐开香满室,明眸善睐韵三秋。 书邻绿友成佳境,梦赴兰台约旧游。骋目驰怀方寸远,云舒云卷月心留。 咏菊 入夜诗情随露侵,翻书拣句问琴音。千年故事何词赋?万古高风怎样吟?李醉花阴裁瘦句,陶怀菊意念痴心。 羞将钝笔说灵秀,脉脉秋思咏到今。画菊 临笺秉笔写疏狂,研墨挥毫放眼量。 绿叶青青犹带露,黄花灿灿正含霜。纤枝蕴秀生新色,皓月倾辉惜晚香。 傲骨天成难绘就,秋容一纸沐斜阳。问菊 寂寞秋心孰可知?寒香冷蕊自东篱。 孤标傲世何人伴?瘦雨凄风那季迟。圃旧园空飞雁断,魂单影只倩谁思?痴情不遇休恨隐,解语相期回首时。 簪菊 种绿裁枝闲日忙,黄花一朵扮新妆。娇羞女儿三分秀,适性先生九样狂。 竹下吟诗惊月影,云中放鹤踏秋霜。兰心可比书山玉,不染纷华素鬓旁。 菊影 秋窗素印一重重,叠叠流光入画中。风动香临花隐约,云飘叶颤蕊玲珑。 疏枝帘上轻曳绿,旧梦眸中漫幻空。惜玉怜芳呵远近,凭心月下认朦胧。 菊梦 一季花魂水样清,秋篱月色透窗明。情牵驿路思前愿,梦去蓬山觅故盟。 魏晋乡魂东圃遇,宋唐客雁北坡鸣。云中漫步携知己,芳草天涯不了情。 残菊 西风凋碧老枝欹,露重霜深落叶时。衰草寒烟香已散,疏篱冷圃翠无披。 惟余傲骨诗心念,只怕冰魂梦里迟。岁岁年年花事了,年年岁岁待相思。 唐寅 题菊花图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菊花图 九日风高斗笠斜,篱头对酌酒频赊。 御袍采采扬妃醉,半夜扶归挹露华。菊花图 佳色含霜向日开,余香冉冉覆莓苔。 独怜节操非凡种,曾向陶君径里来。菊花图 飒飒金飙拂素英,倚栏璚朵入杯明。 秋光满眼无殊品,笑傲东篱羡尔荣。墨菊图 白衣人换太元衣,浴罢山阴洗研池。 铁骨不教秋色淡,满身香汗立东篱。菊图 锦里先生日晏眠,客来高论坐无毡。 酒资尽在东篱下,散贮黄金万斛钱。墨菊图 绿云架上草龙蟠,马乳含秋露下干。 昨日文园愁肺渴,几丸嚼破蔗浆寒。薛逢 【杂曲歌辞·何满子】 系马宫槐老,持怀店菊黄。 故交今不见,流恨满川光。许敬宗 【拟江令于长安归扬州九日赋】 本逐征鸿去,还随落叶来。 菊花应未满,请待诗人开。许敬宗 【同前拟】 游人倦蓬转,乡思逐雁来。 偏想临潭菊,芳蕊对谁开。王勃 【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孟浩然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韦应物 【九日】 一为吴郡守,不觉菊花开。 始有故园思,且喜众宾来。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杜甫 【复愁十二首】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佳节虽逢菊,浮生正似萍。 故山何处望,荒岸小长亭。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丛菊生堤上,此花长后时。 有人还采掇,何必在春期。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晚菊绕江垒,忽如开古屏。 莫言时节过,白日有馀馨。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浔阳江畔菊,应似古来秋。 为问幽栖客,吟时得酒不。钱起 【九日寄侄箊箕等】 采菊偏相忆,传香寄便风。 今朝竹林下,莫使桂尊空。顾况 【**湾】 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 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卢纶 【赠别司空曙】 有月曾同赏,无秋不共悲。 如何与君别,又是菊花时。李端 【和张尹忆东篱菊】 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 若为篱边菊,山中有此花。司空曙 【别张赞】 今日山晴后,残蝉菊发时。 登楼见秋色,何处最相思。司空曙 【别卢纶(一作纶别曙诗)】 有月。 9.赞美菊花的诗句1、宋代苏轼《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你一定要记住一年中最好的光景,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2、唐代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有朝一日,我要当了春神,我将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3、宋代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释义:长夜里,虽然放下了帘幕,小楼上依旧寒气逼人。可恨那萧萧飒飒的无情风雨,在夜里摧残着如玉的白菊。 看那白菊,不似杨贵妃的微红醉脸,也不似孙寿的娇柔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他们的行径都不能拿来与白菊相比。 细细看着,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洁的品性正与白菊相宜。微风吹起,白菊的清香蕴藉,丝毫不亚于淡雅的荼蘼。秋天将尽,白菊愈发显得雪清玉瘦,似向人流露出它无限依恋的惜别情怀。你看它似忧愁凝聚,在汉皋解佩;似泪洒于纨扇题诗。 有时是明月清风,有时是浓雾秋雨,老天让白菊在日益憔悴中度尽芳姿。我纵然爱惜,但不知从此还能将它留下多少时候。唉!世人如果都晓得爱护、欣赏,又何须再去追忆、强调屈原和陶渊明的爱菊呢? 4、明代丘浚《咏菊》: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译文:黄色的菊花一簇簇的,有阵阵的香味,不到重阳,海南菊花就开放得如此美好清芬,它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不屑为应时而开供人观赏。 5、明代张煌言《野人饷菊有感》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译文:我在秋风中酣战方休,笑看周围的美景。乡村的人民偏偏送给我一束黄花。我看那菊花的枝茎虽饱经风霜但仍象铁骨那样的坚硬,它护卫着花朵不受风雨袭击而偏斜。 10.描写菊花的诗词黄巢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予桃花一处开。 黄巢 《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 元稹 《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郑谷 《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范曾大 《重阳后菊花三首》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 《重阳后菊花三首》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刘克庄《菊》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郑思肖《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朱淑真《黄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 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袁崧 菊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忆菊 蘅芜君(薛宝钗)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访菊 怡红公子(贾宝玉)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愁.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种菊 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对菊 枕霞旧友(史湘云)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供菊 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咏菊 潇湘妃子(林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画菊 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问菊 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采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簪菊 蕉下客(贾探春)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影 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菊梦 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残菊 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 暂时分手莫相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