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尽孝要趁早的诗句

1.尽孝要趁早的名言警句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李毓秀《弟子规》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孝经》5、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高尔基6、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7、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三国志·魏书》8、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9、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劝报亲恩篇》1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11、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林逋12、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13、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1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1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2.有关“尽孝要趁早”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李毓秀《弟子规》 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孝经》 5、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高尔基 6、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7、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三国志·魏书》 8、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9、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劝报亲恩篇》 10、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 11、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林逋 12、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13、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1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3.有关“尽孝要趁早”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一、—个人对生他养他的亲人所欠负的一切,必须尽其所能地加以回报。

出自:〔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

介绍:柏拉图(Plato,Πλατώ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7a64e4b893e5b19e31333431356637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二、对上帝,要敬仰;对父母,要孝顺。

出自:〔古希腊〕梭伦:《梭伦传》

介绍:梭伦(Solon,前638年—前559年),生于雅典,古希腊时期雅典城邦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他年轻时一面经商,一面游历,到过许多地方,漫游名胜古迹,考察社会风情。梭伦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是古希腊七贤之一。

三、顺父母,本来是做人的当然之理,假如遇到老者,即使是陌生的人,也应该殷勤致敬,何况对于自己的父母,岂能不尽其情?

出自:〔日本〕福泽谕吉:《劝学篇》

介绍:福沢谕吉(ふくざわゆきち,1835年1月10日—1901年2月3日),大阪人。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明治时期杰出的教育家、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者。

四、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翻译:不孝有三种,没有后代最不孝。

出自:春秋.孟子《孟子·离娄上》

介绍: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五、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她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出自:〔英〕狄更斯《着魔的人》

介绍: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英文原名: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作家,日尔曼人。

4.形容孝顺的诗句

【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青天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5.形容“孝顺”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孝顺”的诗句有: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释义:谁说小草的嫩心可以报答三春阳光的温暖?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情爱于万一。

2、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释义:孝子的孝心体现在让被孝敬的人快乐,不要做违背他意愿的事情。

3、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释义:父母的年龄, 做子女的不能不知道。 一是因为双亲的年高体健而高兴,再一个是因为双亲岁数大而担心。

5、百善孝为先。——清·王永彬《围炉夜话》

释义: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的表现。

6、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韩诗外传》卷九

释义: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的刮动它的枝叶。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7、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清·徐熙《劝孝歌》

释义:母亲十月怀胎的恩情太重,即使用三辈子来报答都觉得太轻。

8、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谁氏子》

释义:满头白发的老母亲掩门而啼,拉断了衣袖也留不住。

9、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诗经》

释义:父母双亲啊!您生养了我,抚慰我、养育我、拉拔我、庇护我,不厌其烦地照顾我,无时无刻怀抱著我。

10、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明·吕得胜、吕坤父子《小儿语》

释义:经历了各种爱恨离愁,方知最爱自己的只有父母。

6.形容尽孝的古诗词有哪些

1、《导引·吾皇尽孝》

年代: 宋 作者: 楼钥

吾皇尽孝,宗庙务崇尊。巨典备弥文。巍巍东向开基主,七世祔神孙。追思九闰整乾坤。环宇慕洪恩。从今密迩高宗室,千载事如存。

2、《恭王故太妃挽歌词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燕姞贻天梦,梁王尽孝思。虽从魏诏葬,得用汉藩仪。

曙月残光敛,寒箫度曲迟。平生奉恩地,哀挽欲何之。

文卫罗新圹,仙娥掩暝山。雪云埋陇合,箫鼓望城还。

寒树风难静,霜郊夜更闲。哀荣深孝嗣,仪表在河间。

3、《事君尽忠行》

年代: 宋 作者: 释文珦

为子当尽孝,事君当尽忠。

凡人不知此,斯与犬豕同。

臣子固贞亮,君父或颛蒙。

乃知守忠孝,亦系於遭逢。

比干忠以戮,申生孝而终。

忠戮得称仁,孝终宜曰恭。

古今每如此,片言安可穷。

炳然垂竹帛,于以开盲聋。

所遭虽若彼,力行诚在躬。

於焉二本立,足为百行宗。

忠孝苟纯至,闻望当昭融。

此理亘万世,来者能无从。

4、《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

年代: 宋 作者: 吴芾

我不望汝,勋业济时。

纵得入侍,朝夕论思。

欲供子职,何如在兹。

人能尽孝,忠岂远而。

5、《悼李公奇(二首)》

年代: 明 作者: 兰江濋公

万里关山双虎节,十年寒暑一纶巾。

忧民忧国又忧主,尽孝尽忠还尽身。

厚地血凝为琥珀,高天魂聚作星辰。

功成但在凌烟阁,如此两全能几人。

7.形容尽孝的句子

1.孝顺是什么?孝顺是太阳,给人带来温暖;孝顺是大山,给人带来依靠;孝顺是宝石,是一笔财富。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屹立在世界东方的一张名片。‘百善孝为先’这句不知流传了多久的谚语,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颂道。正如孟子所说的‘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充分说明了孝顺的重要性。

2.中国之道以孝为先,为君子者必懂孝,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父母含辛茹苦的将你养大,孝顺他们是我们的基本品德,今生能成为一家人是前世修来的,珍惜现在,珍惜眼前人。

3.“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1323661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4.大孝无痕。有一种爱,很小。孝,无须惊天动地,无须甜言蜜语,小处著精神,微处见真情,爱在细微处,一杯水、一张相、一个电话、一个叮咛、便是生活里点滴爱的流淌。。。。。。孝,贵在恒,敬茶九九茶意浓,理发廿载情更醇,爱像溪水绵绵不绝,不管四季变迁时空更迭,孝心当如空际月亮,将淡淡清辉洒向父母,生生不息!

5.你,一个不愿失去人格,一个不甘平庸,不会腐蚀的你,就做个清纯无比的你,捧上如雪的孝心——干净、漂亮,抛开一切污秽,所有自私,学会孝敬老人,善待老人。

6.我们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都是以孝为先。弟子规上也说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褥。

8.形容“孝顺”的诗句有哪些

1.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唐·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译文:十五岁的未冠少年,侍奉在慈母身旁。

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译文: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 白头老母遮门啼, 挽断衫袖留不止。 ——唐·韩愈《谁氏子》

译文:白发的老母亲倚在门旁啼哭,扯断了袖衫都挽留不住。

4.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译文: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

5.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唐·李白《豫章行》

译文:老母别子,一片悲天跄地的哭喊,人心愁烦。

6.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唐·白居易《慈乌夜啼》

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

7.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唐·李商隐《送母回乡》

译文:无法报答母亲的爱,人生还有什么追求呢?

8.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唐·白居易《母别子》

译文:母别子,子别母,白天的阳光似乎都因为悲伤而失去了光彩,哭声中无限凄苦。

9.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元·王冕《墨萱图·其一》

译文: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10.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清·黄景仁《别老母》

译文: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