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中的 意象主义和唯美主义各有什麽特点意象主义 开放分类: 文学、诗歌、艺术、哲学、理论 意象主义(Imagism),英美现代诗歌中的一支流派。 1913年休姆、庞德和弗林特等在伦敦发表意象主义三点宣言,要求直接表现主客观事物,删除一切无助于“表现”的词语,以口语节奏代替传统格律。庞德曾把“意象”称为“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1914至1918年间在艾·洛威尔主持下出版了5卷《意象派诗选》,30年代又出过1卷。 属于这支流派的诗人还有英国的理查·奥尔丁顿、戴维·劳伦斯,美国的希尔达·杜利特尔和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等。他们着重用视觉意象引起联想,表达一瞬间的直觉和思想。一般用自由体写作短小篇章。据庞德等自称,他们曾受中国旧诗和日本俳句中运用意象方法的影响。这一流派对英美现代诗歌在采用口语、自由体和铸造意象方面颇有影响。 唯美主义 开放分类: 文学、艺术 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是于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通常,人们认为唯美主义和彼时发生在法国的象征主义或颓废主义运动同属一脉,是这场国际性文艺运动在英国的分支。这场运动是反维多利亚风格风潮的一部分,具有后浪漫主义的特征。它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通常学术界认为唯美主义运动的结束以奥斯卡·王尔德被捕为标志。 所谓"唯美主义",就是以艺术的形式美作为绝对美的一种艺术主张。这里所说的"美",是指脱离现实的技巧美。因此,有时也将唯美主义称为"耽美主义"或"美的至上主义"。 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唯美主义运动的形成,具有两大要素:一是比德(1839-1894)的快乐主义的批评;二是莫理思(1834-1896)的生活艺术化的思想。比德认为,文艺批评家的职责不在于掌握知识,罗列材料,以满足正确的美的定义,而应该具有一种特殊气质,善于感受美的对象的能力,将自己同书本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从中探讨得到的快感和乐趣,这才是审美批评的根本。莫理思认为,改造社会的目的是自由地伸展,就非使日常生活艺术化不可。任何文明社会,假如不能对它的成员提供这种环境,那么世界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德和莫理思的上述观点,奠定了唯美主义的理论基础。再加上英国诗坛中拉斐尔前派的主要代表罗塞蒂(1828-1882)以及史文朋(1837-1909)等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唯美主义运动。 英国的颓废派作家们受瓦尔特·佩特的影响非常大。佩特在1867年至1868年之间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张人们应该热情的拥抱生活,追求生活的艺术化。颓废主义者们接受了这一观点。法国哲学家维克多·库辛和奥菲尔·戈蒂埃在法国推广了这一观念,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并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 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唯美主义者们拒绝接受约翰·罗斯金和马修·阿诺德提出的“艺术是承载道德的实用之物”的功利主义观点。相反,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唯美主义运动的主要特征包括:追求建议性而非陈述性、追求感观享受、对象征手法的大量应用、追求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即探求语汇、色彩和音乐之间内在的联系。 唯美主义视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和雪莱为先驱,也受到了拉斐尔前派的影响。在英国,唯美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奥斯卡·王尔德和阿尔杰农·查尔斯-斯温伯恩,这两个人都接受过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和唯美主义运动有关联的艺术家包括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和但丁·加布里埃尔·罗塞蒂。唯美主义思潮对室内设计也产生了影响。唯美主义的室内设计师们喜欢以孔雀羽毛和蓝白相间的中国瓷器作为装饰。唯美主义运动曾经受到来自杂志《笨拙》以及吉尔伯特和苏利文的小歌剧《忍耐》的嘲讽。 2.比较好的古诗书最美不过诗经 李颜垒 安意如 思无邪 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 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 周汝昌 (作者) 纳兰容若词传 作者:苏缨,毛晓雯,夏如意 唐诗的唯美主义 苏缨 陌上香锦蔷薇织 王臣 (作者) 王臣这一本专门写李清照和《漱玉词》的《陌上香锦蔷薇织》可谓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这令人欣慰。越读完后我对这本书的综合印象是:干净,流畅,清澈,唯美,优雅。 初见人间芙蓉色:那些在千年唐宋中轻舞飞扬的女子 周语 (作者), 红颜知已 (作者) 人闲桂花落:隔花初见唐宋的诗人们 (平装) ~ 倾蓝紫 (作者) 恋歌十八拍:追忆古典诗词中的惆怅往事 (平装) ~ 杜珂 (作者) 不负如来不负卿: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与情 (平装) ~ 姚敏 (作者) 希望你喜欢 如果你要买的话 在卓越网 当当网 上都能买到 3.有什么关于古诗鉴赏的语言比较唯美的书《忆昔花间相见时》袁江蕾,鉴赏花间词,吟不尽的幽幽闺阁情……《唐诗的唯美主义》苏缨、毛晓雯合著,这本书也如诗般精致、雅丽、余韵悠长……《山月不知心里事》张溪琳,倾听词人的潜歌低吟……《此生只为一人去》杨紫陌,影来池里,花落衫中,约春愁,在杨柳岸边相候……安意如的《观音》,评赏戏剧,观音,观世间疾苦繁华,声声入耳,一一入心……如果喜欢《红楼梦》,推荐西岭雪的『西望红楼』系列,其中的一些新发现已设计专家领域,很耐人寻味的“红”书,就像侦探寻找密码一样有趣。 高中生适合多读一些这类的书籍,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对于诗歌鉴赏又很大帮助。 4.唐代李白的古诗浪漫主义盛唐土壤与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诗歌也不例外。李白在诗歌上取得巨大成就是与盛唐的土壤密不可分的。换言之,唐朝的政治、经济全面繁荣及由此形成的盛唐气象是李白浪漫主义诗风存在和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特定的时代孕育着特定的气象——政治上的开明、文化上的博大包容,使得大唐帝国孕育着一种乐观、自信与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李白就是生活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所谓 “时世造英雄”,当时的文化氛围,正是李白得以成长的沃土。他那追求理想的精神,个性张扬的气质,雄奇飘逸的诗风,特别是他那吞吐天地的气势,无疑就是唐朝政治经济全面繁荣昌盛在精神领域的真实写照。风格是时代的产物,可以说李白浪漫主义风格正是盛唐气象的反映。 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的形成与唐朝特定的文化大背景有着必然的深刻的联系。繁荣昌盛的社会带来了文学百花齐放的美景,造就了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唐朝诗歌中不同思想倾向的表现、不同题材领域的发展、声律的运用、语言风格的创造、手法技巧的革新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种广阔的文化空间和自由的文化氛围对盛唐诗人的心理和气质上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李白重传统,更勇于创新,善于吸取诸家精华,这不仅对他的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对他诗歌的语言风格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如陈子昂扫荡齐梁诗风的文学改革就对李白影响极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文学主张正是陈子昂文学革新的深化。 李白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于是一朵最绚丽的浪漫主义文学奇葩,适时地开放在盛唐肥沃的土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