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轼的古诗诗句1.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春宵》苏轼 2.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3.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上元侍宴》苏轼 4.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花影》苏轼 5.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守岁诗 》苏轼 6.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儋耳》苏轼 7.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苏轼 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9.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苏轼 10.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 二、苏轼的古诗名句有哪些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 赠刘景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宋·苏轼·后赤壁赋)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三、关于苏轼的诗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 缘:因为。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四、有关苏轼的名句告诉我两句苏轼的名句,要有出处苏轼是北宋留诗最多的诗人,诗词几千首,文几千首,名句何其多! 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水龙吟》) 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⑶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念奴娇》) ⑷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 何处是吾乡!(《临江仙》) ⑸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 ⑹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⑻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 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 ⑽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阮郎归》) ⑾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⑿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 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⒁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 ⒂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浣溪沙》) 二、苏轼诗歌名句集录 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 ⑵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石苍舒醉墨堂》) ⑶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饮湖上, 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⑷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红.(《书双竹湛师房二首(其二)》) ⑸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⑺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⑻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 三、苏轼散文名句集录 ⑴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糯,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喜雨亭记》) ⑵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超然台记》) ⑶事不目见耳闻,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⑷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曰喻》) ⑸方求黑时嫌漆白,方求白时嫌雪黑.(《书墨》) ⑹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⑻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答谢民师书》) ⑼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刑赏忠厚之至论》) ⑽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留侯论》) ⑾夫当今生民水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教战守策》) ⑿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文公庙碑》)。 五、关于苏轼的古诗春宵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上元侍宴 苏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花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守岁诗 苏轼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儋耳 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六、有关于苏轼的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沈沈。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湖上初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冬景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南堂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如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石苍舒醉墨堂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忄党〕恍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春。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薄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七、【有关写苏东坡的诗词黄庭坚: 人谓东坡作此文,因难以见巧,故极工.余则以为不然.彼其老于文章,故落笔皆超逸绝尘耳. 《跋东坡》 晁无咎: 苏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中缚不住者. 徐度: (柳永)词虽极工致,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其后欧、苏诸公继出,文格一变,至为歌词,体制高雅. 《却扫篇》 陆游: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东府词多不协.晁以道谓: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 《老学庵笔记》 陈洵: 东坡独崇气格,箴规柳、秦,词体之尊,自东坡始. 《海绡说词》 王国维: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历十子之流. 《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 朱依真: 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 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 蔡嵩云: 东坡词,胸有万卷,笔无点尘.其阔大处,不在能作豪放语,而在其襟怀有涵盖一切气象.若徒袭其外貌,何异东施效颦.东坡小令,清丽纡徐,雅人深致,另辟一境.设非胸襟高旷,焉能有此吐属.。 八、苏轼诗词中有关月光吟咏的句子有月吗?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南乡子 自述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 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 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快哉亭作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