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200左右的古诗词

1.二百字左右的古诗词原文

桃花源记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便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名叫刘子骥的人,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是没有实现,他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2.200字左右的古诗词或古文

秋谣 百花枯,木叶落。

草野千里一片苍黄。 人烟深处,果树林中,成熟的各类果实如璀璨的珠宝,晶莹透亮。

不远处,一泓秋水盈盈。秋天纯金的夕阳下波光粼粼,碧而无痕。

望穿秋水,银白色的鱼儿飞也般地穿梭在潺潺流水间。猝然之间,已不见影。

碧蓝色的天空中,一只雄鸢威赫地翱翔天际,似乎向世人昭示那遥不见边的领土。 举头遥望,天地交接处,一座枫山凛然矗立。

枫叶已红,遍山绯色,层林尽染,好象燃烧的圣火。 蓦然间玄云遮天,风斜吹着雨脚洒下,在衣服上漫漫洇开。

山间曲折幽长的小陌边,朵朵清雅淡然的寒菊露出甜美的笑靥。蒙蒙细雨轻泄,仿佛为它们笼上一层薄如蝉翼的轻纱。

但纵使素纱轻笼。依旧遮不住这些秋的精灵放出馥郁的清香。

秋本百芳凋零日,寒风冷涩菊独清。在凄清寒凉,群艳皆醉的季节里,绵绵落雨中,几支繁花独放,超凡脱俗。

长风中的旋律,正慢慢把一生的沧桑与坎坷一点点释放。像一曲幽扬的诗谣,轻轻沙哑的一唱再唱,映染了风霜。

从孤独的灵魂中掀起几缕光明,却只有无边的寒冷。守望着心中最后的光亮,孤单到深处的悲凉。

3.200字左右的诗词故事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李商隐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据说是诗人在巴蜀的某个雨夜写给自己远在长安的妻子。

其实。他所期待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已经永远不会到来。

因为几个月前,她便在长安孤独地死去。

知道谜底的你,重读此诗是怎样的感觉呢。

补。

李商隐的妻子王氏,是王茂元的女儿。

我们不知道这份爱情对于政治的影响,只知道李商隐背叛了对他有深恩的令狐綯父子,然后娶了王氏。

说得煽情一点。他拿自己的过去,换来了这个女人。说得功利一点,这曾是他仅有的维系。

无论怎么说,他是很爱她的。

SO,诗中的那个人已经永远消失于世上了。他还一无所知地在长夜中写着深情的憧憬。

4.200字以内的古诗或现代诗有哪些

1.雨霖铃·寒蝉凄切(123字)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95字)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53字)4.行路难·其一(125字)全文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2.全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

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

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

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3.全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4.全文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 通:馐;直 通:值)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 一作: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5.200首古诗词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谩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麹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 水寒风似刀。 ? 子夜四时歌--夏歌 6 五言乐府 李白 镜湖三百里, 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 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 归去越王家。

【注解】: 1.镜湖:又名鉴湖、贺监湖,在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唐时为贺知章的采地。 2.菡萏(han4)(dan4):荷花。

3.“人看”句:观看采荷女子的人多得使若耶溪都显得狭窄起来。 4.“归去”句:西施被越王选入宫廷,一去不复返。

【赏析】: 这首诗是“夏歌”,以荷花起兴。借西施来感叹天下人都重视美色。

唐李阳冰评论说:“太白耻作郑、卫语,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述,每多讽兴。” ? 7 子夜四时歌--秋歌 五言乐府 李白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注解】: 1.长安:指唐代国都长安。

2.捣衣:将洗过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捣去碱质。这里指人们准备寒衣。

3.“总是”:指捣衣的妇女思念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情思。 4.玉关:即玉门关。

5.虏:对敌方的蔑称。 6.良人:丈夫。

【赏析】: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亲人好团聚。前四句写秋月皎洁,秋日里的捣衣声随处可听,秋风阵阵吹不尽,后两句由思念引出祝福与祈求,表达了希望早日结束战争的心声。

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真挚情意;虽无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吴昌祺评论说:“万户砧声,风吹不尽,而言其情则同,亦婉而深矣。”

? 子夜四时歌--冬歌 8 五言乐府 李白 明朝驿使发, 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 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 几日到临洮? 【注解】: 1.“明朝”句:绎站的送信使者明天早上出发。

2.“絮(xu4)”:动词,在衣服、被褥铺垫棉花。 【赏析】: 这首诗是“冬歌”,借驿使引发全诗。

作者描述妇女在冬夜紧张地裁缝,为戍边的亲人赶制棉衣,忘记了自己的寒冷。刘全白评论说:“白性倜傥,善赋诗,尤工古歌。

才调逸迈,往往兴会属辞,古人之善诗者亦不逮。” ? 烈女操 9 五言乐府 孟郊 梧桐相待老, 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 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 妾心古井水。

【注解】: 1.烈女操:乐府中琴曲歌辞。操,琴曲的一种体裁。

2.梧桐:传说梧为雄树,桐为雌树,其实梧桐树是雌雄同株。 3.会:终当。

4.殉:以死相从。 5.“波澜”两句:妾心如同古井之水,发誓不起一点波澜。

古井年深日久,永远平静。 6.古:同“枯”。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也有以烈女比喻自己情操高洁的意思。

本诗多用以物比人的比兴手法,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同时以古井水作比,称颂妇女的守节不嫁。

就全诗看,从题目到内容的全部,都是为了明确的主题。就诗论诗,不能节外生枝,因此,不能不说它是维护封建礼教道德的,应予批判。

孟郊 (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他四十六岁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协律郎等职。

有《孟东野集》。孟郊创作态度十分严谨,他作诗苦思深虑,惨淡经营,诗风朴质深挚,善于用白描手法写景述情,却能产生生动形象效果。

前人说:“郊寒岛瘦”,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孟郊诗的特点。 ? 登幽州台歌 10 七言古诗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注解】: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歌,古诗的一种体裁,有短歌和长歌两种,这首诗属短歌。 2.悠悠:渺远的样子。

3.怆(chuang4)然:悲伤凄凉。 4.涕:眼泪。

【赏析】: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谏,但怀才不遇,没有被武则天所采纳,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诗写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

写下了这首苍凉悲凉的千古绝唱,借以宣泄自己胸中的块磊。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句式长短参错,音节前紧后舒,这样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诗的语言劲健有力,质朴自然,催人自省,激人奋进。用散文句式,对后来的自由体诗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

武则天当政时,初任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有《陈拾遗集》。

他主张改革六朝以来浮华颓靡的文风,标举风雅比兴、汉魏风骨的优良传统。他的诗质朴苍劲,不事雕饰,气势雄厚。

《桃花源诗》 ——晋·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

6.小学生必背200首诗词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200首一、指定篇目70首(1-70)1、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敕勒歌 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3、咏鹅 骆宾王(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 李峤(唐)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 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 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 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9、凉州词 王翰(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出塞 王昌龄(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 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 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郎月行 李白(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17、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 李白(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早发白帝城 李白(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望天门山 李白(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别董大 高适(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3、绝句 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4、春夜喜雨 杜甫(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5、绝句 杜甫(唐)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6、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唐)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27、枫桥夜泊 张继(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8、游子吟 孟郊(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9、江雪 柳宗元(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0、渔歌子 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1、塞下曲 卢纶(唐)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2、望洞庭 刘禹锡(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3、浪淘沙 刘禹锡(唐)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4、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5、池上 白居易(唐)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6、忆江南 白居易(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37、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8、悯农 李绅(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9、悯农 李绅(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0、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去深不知处。

41、山行 杜牧(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2、清明 杜牧(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3、江南春 杜牧(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44、乐游原 李商隐(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45、蜂 罗隐(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46、江上渔者 范仲淹(宋)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47、元日 王安石(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8、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

7.小学生必背200首诗词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200首一、指定篇目70首(1-70)1、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敕勒歌 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3、咏鹅 骆宾王(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 李峤(唐)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咏柳 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凉州词 王之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春晓 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9、凉州词 王翰(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0、出塞 王昌龄(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 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静夜思 李白(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古郎月行 李白(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

17、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赠汪伦 李白(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0、早发白帝城 李白(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望天门山 李白(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别董大 高适(唐)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3、绝句 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4、春夜喜雨 杜甫(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5、绝句 杜甫(唐)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26、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唐)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27、枫桥夜泊 张继(唐)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8、游子吟 孟郊(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9、江雪 柳宗元(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0、渔歌子 张志和(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1、塞下曲 卢纶(唐)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2、望洞庭 刘禹锡(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3、浪淘沙 刘禹锡(唐)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4、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5、池上 白居易(唐)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6、忆江南 白居易(唐)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37、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8、悯农 李绅(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9、悯农 李绅(唐)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0、寻隐者不遇 贾岛(唐)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去深不知处。

41、山行 杜牧(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2、清明 杜牧(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3、江南春 杜牧(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44、乐游原 李商隐(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45、蜂 罗隐(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46、江上渔者 范仲淹(宋)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47、元日 王安石(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8、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

8.200字古诗

原发布者:**亚

200字古诗词鉴赏【篇一:200字古诗词鉴赏】怅诗朝代:唐代作者:杜牧原文: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关于此,有一个传说故事:杜牧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杜牧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这个传说不一定可靠,但此诗以叹花来寄托男女之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它表现的是诗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时的一种惆怅懊丧之情。全诗围绕“叹”字着笔。前两句是自叹自解,抒写自己寻春赏花去迟了,以至于春尽花谢,错失了美好的时机。首句的“春”犹下句的“芳”,指花。而开头一个“自”字富有感情色彩,把诗人那种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了。第二句写自解,表示对春暮花谢不用惆怅,也不必怨嗟。诗人明明在惆怅怨嗟,却偏说“不须惆怅”,明明是痛惜懊丧已极,却偏要自宽**,这在写法上是腾挪跌宕,在语意上是翻进一层,越发显出诗人惆怅失意之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懊恼至极的情绪。后两句写自然界的风风雨雨使鲜花凋零,红芳褪尽,绿叶成阴,结子满枝,果实累累,春天已经过去了。似乎只是纯客观地写花树的自然变化,其实蕴含着诗人深深惋惜的感情。此诗主要用“比”的手法。通篇叙事赋物,即以比情抒怀,用自然界的花开花谢,绿树成阴子满枝,暗喻少女的妙龄已过,结婚生子。但这种比喻不是直露、生硬的,而是若即若离,婉曲含蓄的,即使不

9.小学生必备古诗200首后十首

以下是200首最后十首(191-200):

190、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91、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92、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93、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94、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95、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96、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97、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98、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99、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0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