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认真的诗句1、《进学解》——唐 韩愈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翻译: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荒废则在于贪玩;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2、《题弟侄书堂》——唐 杜荀鹤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翻译: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3、《冬夜读书示子聿》——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翻译: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4、《送安惊落第诗》——宋 苏轼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翻译:古人所著的书不要满足于反复地读,熟读了,再加上深入地思考,你自然会领会其中的意思。 5、《放言》——唐 白居易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翻译: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2.表示认真的诗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今译】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释】 官军:唐王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在今湖北省襄樊市。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3.形容认真学习的诗句都有哪些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解释: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灭于随随便便。古往今来,多少成就事业的人来自于业精于勤荒于嬉。 出处:《进学解》 作者:唐·韩愈 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解释: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 出处:此句在《增广贤文》中有收录,是其治学名言,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作者:唐·韩愈 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解释:字面意思是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引申意思是凡事都须艰苦锻炼,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成功。 出处:来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四、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解释: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 出处:《劝学》 作者:唐·颜真卿 五、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解释: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出处:《劝学》 作者:唐·颜真卿 4.推荐几首描写“认真”的诗句1、《读书要三到》宋代: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卜算子·感旧》宋代: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3、《南乡子·捣衣》清代:纳兰性德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 4、《留诲曹师等诗》唐代:杜牧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5、《读书》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5.哪句诗句是贾岛来形容写诗作文认真的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骑在驴子上吟出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要把“敲”字改成“推”字,反复琢磨但定不下来。于是他骑在驴子上边吟诵边思考,伸出手做出“推门”和“敲门”的动作,这时,代理京兆尹官职的韩愈带着仪仗队走过来,贾岛不知不觉走到了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着“推门”“敲门”的手势。随后,贾岛被韩愈的随从拉下驴子,带到韩愈面前。贾岛说:“我吟得两句诗,正在琢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更合适,还没有定下来,精神都集中到诗句上了,没有来得及回避大人的仪仗队。”韩愈勒住马,站了很久,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好。” 6.关于认真的古诗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1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7.唐诗形容用心细心的诗句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文: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 《白鹿洞二首·其一》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3、贡艺必精苦,用心必公平。——(唐)邵谒《送徐群宰望江》 译文:事情要做好,必须要精勤刻苦,做人要公平,必须要用良心去做。 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唐)陆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5、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劝学诗》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8.推荐几首描写“认真”的诗句1、《读书要三到》宋代:朱熹 凡读书。 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卜算子·感旧》宋代: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3、《南乡子·捣衣》清代:纳兰性德 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 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砧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 月到西南更断肠。 4、《留诲曹师等诗》唐代:杜牧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 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 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5、《读书》宋代: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