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授课精彩的古诗句

1.形容教学的诗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名言警句

2.形容“教学”的诗句有哪些

《陈万年教子》

两汉:班固 撰

陈万年乃朝中重臣也,尝病,召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三更,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陈谏议教子》

宋代:朱熹、李幼武撰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学弈》

先秦:佚名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邴原泣学》

明代:礼赞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以下是部分作者的简介: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3.怎样形容老师讲课精彩的句子

1.同学们的目光紧紧地盯在刘老师身上,随着他绘声绘色的讲解大家时而惊讶,时而紧张,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喜笑颜开。

2.他,圆圆的脸庞,一双机灵的眼睛,正全神贯注地看着黑板,认真地听老师讲课。

语文老师先让我们划分段落,然后再将每一个段落划出层次。经过老师的讲解,课文变得有趣了。

3.老师让我们找出文章的论点和论据,说出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一会儿同学们都纷纷举起手来。

他那神采飞扬的眸子,生动有趣的话语,像磁铁一样把我们牢牢地吸住了。

4.上孙老师的课特别有趣,一点也不感到拘谨而且容易懂。每当七他的课时,教室里就洋溢着欢乐的笑声和无拘束的争论声。

5.王老师摊开英语课本说:“咱们把这一节课的内容补上。” 一声声好像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

林老师两手空空,流利地向我们讲起了四五千年前的故事。这节课我们自始至终都入神地听着。

6.教室里静极了,我像在幼儿园一样乖乖地把小手放在背后,眼睛不时地扫来扫去,刘老师用严肃和蔼的目光环视了一下整个教室,然后在黑板上写下课题,就津津有味地讲起来。

7.同学们一个个抱着肚子,笑得前扑后仰的。只有刘欣反背着手,左够右够也够不着背上的纸。打那以后,范老师抱看热水袋上课时,教室里安静了。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讲.连最不爱学习的小明也把胸脯挺得高高的。

8.同学们时而露出会心的微笑,时而呈现出惊奇的神色,时而睁大疑惑的眼睛,时而紧锁双眉,膜思苦想。

9.每当上课时,我就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放过一个字。

10.孙老师耐心地启发和引导,把我们从茫茫的迷雾中解脱出来。根据老师的指点,很快解出厂这道题。

11.与往常不同的是:他们拿出课本后,没有静静地等着数学老师进来,而是彼此交换着各种不同的目光。

12.下午班会时,老师微笑着进了教室,但那微笑的脸上分明多了一层深深的歉意。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爆竹般的掌声。

13.经过老师耐心的地讲解,多方面启发,一种类型又一种类型地举例说明,我才弄明白。我今天坐得格外直,要知道我是最喜欢作文的,再说上周的作文那么难写,我肯定比他们写得好。

14.只见老师大笔一挥,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九横六竖。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开了,可最终谁也没答对。

15.老师让我们到麦地里看看,数分钟内麦苗长高多少。回到教室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

在起立的刹那间,我偷偷地漂了老师一眼,咦!奇怪,老师脸上竟露出了往日难得的笑容。

4.怎样形容老师讲课精彩的句子100字语文

评价老师讲的课好的词有:居高临下、口若悬河、循循善诱、引人入胜、如坐春风、受益匪浅、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评价老师讲的课好的句子有:

(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2)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3)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4)老师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升。

(5)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5.有什么诗句来赞美老师

1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晚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2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 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 3三尺书案连接五湖四海 一寸粉笔贯通万代春秋 4 赠老师匡焕学 德高鸿儒博学, 望重英雄豪杰。

天时地利人和, 用笔如魔, 令人拍案叫绝化学老师 --芍药 物理老师--苹果花 生物--喇叭花 语文老师--爆米花 数学老师--荷花 英语老师--雪花郁金香郁金香。

6.描写精彩的诗句

今夜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