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晏殊宋词

1.晏殊的全部诗词

晚上还没人给,我就发上来。

还没人传啊,那只好我来了。 晏殊 谒金门 秋露坠。

滴尽楚兰红泪。往事旧欢何限意。

思量如梦寐。人貌老于前岁。

风月宛然无异。座有嘉宾尊有桂。

莫辞终夕醉。 晏殊 破阵子 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

惟有掰钗分钿侣,离别常多会面难。此情须问天。

蜡烛到明垂泪,熏炉尽日生烟。一点凄凉愁绝意,谩道秦筝有剩弦。

何曾为细传。 晏殊 破阵子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怀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

此情千万重。 晏殊 破阵子 忆得去年今日,黄花已满东篱。

曾与玉人临小槛,共折香英泛酒卮。长条插鬓垂。

人貌不应迁换,珍丛又睹芳菲。重把一尊寻旧径,所惜光阴去似飞。

风飘露冷时。 晏殊 破阵子 湖上西风斜日,荷花落尽红英。

金菊满丛珠颗细,海燕辞巢翅羽轻。年年岁岁情。

美酒一杯新熟,高歌数阕堪听。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

迢迢去未停。 晏殊 浣溪沙 阆苑瑶台风露秋。

整鬟凝思捧觥筹。欲归临别强迟留。

月好谩成孤枕梦,酒阑空得两眉愁。此时情绪悔风流。

晏殊 浣溪沙 三月和风满上林。牡丹妖艳直千金。

恼人天气又春阴。为我转回红脸面,向谁分付紫檀心。

有情须殢酒杯深。 晏殊 浣溪沙 青杏园林著酒香。

佳人初试薄罗裳。柳丝无力燕飞忙。

乍雨乍晴花自落,闲愁闲闷日偏长。为谁消瘦减容光。

晏殊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 浣溪沙 红蓼花香夹岸稠。

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

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

晏殊 浣溪沙 淡淡梳妆薄薄衣。天仙模样好容仪。

旧欢前事入颦眉。闲役梦魂孤烛暗,恨无消息画帘垂。

且留双泪说相思。 晏殊 浣溪沙 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晏殊 浣溪沙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沈香冷懒熏衣。

早梅先绽日边枝。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

小屏闲放画帘垂。 晏殊 浣溪沙 绿叶红花媚晓烟。

黄蜂金蕊欲披莲。水风深处懒回船。

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

晏殊 浣溪沙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

少留归骑促歌筵。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

不知重会是何年。 晏殊 浣溪沙 杨柳阴中驻彩旌。

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

只有醉饮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

晏殊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晏殊 浣溪沙 玉碗冰寒滴露华。

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晏殊 更漏子 蕣华浓,山翠浅。一寸秋波如剪。

红日永,绮筵开。暗随仙驭来。

遏云声,回雪袖。占断晓莺春柳。

才送目,又颦眉。此情谁得知。

晏殊 更漏子 塞鸿高,仙露满。秋入银河清浅。

逢好客,且开眉。盛年能几时。

宝筝调,罗袖软。拍碎画堂檀板。

须尽醉,莫推辞。人生多别离。

晏殊 更漏子 雪藏梅,烟著柳。依约上春时候。

初送雁,欲问莺。绿池波浪生。

探花开,留客醉。忆得去年情味。

金盏酒,玉炉香。任他红日长。

晏殊 更漏子 菊花残,梨叶堕。可惜良辰虚过。

新酒熟,绮筵开。不辞红玉杯。

蜀弦高,羌管脆。慢颭舞娥香袂。

君莫笑,醉乡人。熙熙长似春。

晏殊 鹊踏枝*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 鹊踏枝*蝶恋花 紫府群仙名籍秘。五色斑龙,暂降人间世。

海变桑田都不记。蟠桃一熟三千岁。

露滴彩旌云绕袂。谁信壶中,别有笙歌地。

门外落花随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

晏殊 点绛唇 露下风高,井梧宫簟生秋意。画堂筵启。

一曲呈珠缀。天外行云,欲去凝香袂。

炉烟起。断肠声里。

敛尽双蛾翠。 晏殊 凤衔杯 青苹昨夜秋风起。

无限个、露莲相倚。独凭朱阑、愁望晴天际。

空目断、遥山翠。彩笺长,锦书细。

谁信道、两情难寄。可惜良辰好景、欢娱地。

只恁空憔悴。 晏殊 凤衔杯 留花不住怨花飞。

向南园、情绪依依。可惜倒红斜白、一枝枝。

经宿雨、又离披。凭朱槛,把金卮。

对芳丛、惆怅多时。何况旧欢新恨、阻心期。

空满眼、是相思。 晏殊 凤衔杯 柳条花纇恼青春。

更那堪、飞絮纷纷。一曲细丝清脆、倚朱唇。

斟绿酒、掩红巾。追往事,惜芳辰。

暂时间、留住行云。端的自家心下、眼中人。

到处里、觉尖新。 晏殊 清平乐 春花秋草。

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

未抵别愁多少。劝君绿酒金杯。

莫嫌丝管声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

晏殊 清平乐 秋光向晚。小阁初开宴。

林叶殷红犹未遍。雨后青苔满院。

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

暮去朝来节老,人生不饮何为。 晏殊 清平乐 春来秋去。

往事知何处。燕子归飞兰泣露。

光景千留不住。酒阑人散忡忡。

闲阶独倚梧桐。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晏殊 清平乐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绿酒初尝人易醉。

2.晏殊的诗词特点

晏殊一生著作颇丰,是宋代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作品在当时颇负盛名.他的词以抒写闲情雅致著称,作品沿袭了晚唐、五代词柔靡哀婉的遗风,多抒写酒足饭饱之后的娱宾谴兴和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之主题.王灼在《碧鸡漫志》中称其为:“晏元献公长短句,风流蕴籍,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其无比.”此话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晏殊词作品的风格特色.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雍容典雅,华贵而不卑俗,圆融而无锋芒.————希望可以帮到您!觉得好就请点采纳答案吧,你的采纳是我的动力,谢谢!————。

3.采桑子晏殊诗词鉴赏1这首词上片最后一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

典故:1.“长恨”,唐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长恨歌》描写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2.“春衫”白居易的《琵琶行》末有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春衫湿.”作用:写出了富有概括意义的人生感慨,抒发了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的复杂情感.“好梦频惊”写每当希望“好梦”多留一霎的时候,它就突然破灭了.而且每当一回破灭,现实的不幸之感就又一齐奔集而来.此时,室外的各种音响,各样色彩,以及室中人时光流逝之感,情人离别之痛,春酒易醒之恨,把刚才的好梦全都打成碎片了.这里,“频”四为点睛之笔,承上启下,把室中人此际的感受放大成为一个特写的镜头,让人们充分感受其中沉重的分量.。

4.晏殊的词

晏殊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 人。

幼孤,少有才名,七岁能文章。景德初,以神童荐, 赐同进士出身。

擢秘书省正字。历任太常寺奉礼郎。

翰林学士,太子左庶子,加给事中,迁礼部侍郎、枢 密副使。 因论事忤太后旨,以刑部侍郎知宣州,改应 天府。

后为御史中丞,改兵部侍郎,兼秘书监,资政 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明道元年(1032) 迁参知 政事,尚书左丞。

庆历中官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至和二年卒,年六十五, 谥元献。

晏殊“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 有情思”(《宋史》本传)。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 官僚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闲情逸致。

诗文集今已不传。 有《珠玉词》三卷。

浣溪沙 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 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 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尝览李庆孙《富贵 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

公 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 ’故公每吟咏富 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

若‘楼台侧畔杨 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 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 儿家有这景致也无?’”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词 的独特风格。

这首词前五句描写景物重在神情,不求 形迹,细节刻画,取其精神密契,不在于锦绣字面的 堆砌,而在于色泽与气氛上的渲染,故能把环境写得 博大高华,充满富贵气象。 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既不是 伤春女子的幽愁,又不是羁旅思乡游子的离愁,更不 是感时悯乱的深愁,而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 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劈头“小阁重帘有燕过”点出环境与时令。此句 看似平淡,实乃传神一笔,有破空而来之势。

这匆匆 一过的穿帘燕子,莫非是远方使者,给帘内入传递了 春将归去的消息。像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小石,立 刻泛起层层波澜。

一下子打破了小阁周围宁静的空气, 起着沟通重帘内外的作用。阁中人目随燕影,看到 “晚花红片落庭莎” 。

原来时已暮春,庭院满地落 红。“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谢,形容落花的时 间,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节令。

春末多 雨,更兼庭中少行迹,满庭莎草已是一派浓绿。“红 片”与“庭莎”,绿肥红瘦,相映成趣。

“曲栏干影 入凉波”,庭院中池边的曲曲栏干,倒影于池塘碧波 之中。 “凉波”的“凉”既是时已入暮,池水生凉 的真实写照,又是个中人此时此地心境凄凉的折光反 射。

以上三句写的是帘外景物,从视觉所及落笔。“重 帘”、“过燕”、“晚花”、“庭莎”、“曲栏”、“凉波”诸意象所组成的画面,其色泽或明或暗,或 浓或淡,或动或静,使整个庭院呈现出一片凄清冷 落。

虽然主人公尚未露面,但他的处境、心曲,已跃 然纸上了。片两句由帘外转入帘内,从听觉着墨,写 阁中人的感受。

“一霎”、“几回”乃互文。虽说是 “好风”、“疏雨”,小阁里的人却听得分明,感得 真切,可见环境是何等的静,人是多么孤独。

上句 “翠”、“生”二字,一为冷色,一为动态,这种 化虚为实的描写,把周围的景物写活了,给人以质 感。好风入槛,翠幕生寒,孤身独处,情何以堪。

下 句“圆荷”即荷叶。疏雨滴在嫩绿的荷叶上,声音本 是极细极微,但偏偏阁中人却听得清清楚楚。

帘外之 凄清冷落如彼,帘内之空虚寂静如此,这一切本是足 以生愁了,何况又值“酒醒人散”之后。末句以情语 作结,总束全词,兴起感情波澜,似神龙掉尾,极 有跌宕之致。

此词表现了作者优越闲适的生活,却又流露出索 寞怅惘的心绪。 结句抒发的亦是富贵闲愁。

前人评晏 殊词圆融平静,多富贵气象。晏殊自云:“余每吟咏 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悦其气象。”

此词可见一 斑。 浣溪沙 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 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欲迎眉际月, 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此词写夏日黄昏丽人昼梦方醒、晚妆初罢、酒脸 微醺的情状。

全词婉转有致,犹如一幅别具韵味、浓 墨重彩的油画。 首句写室内特定的景物—— 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 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

古时富贵人家,严 冬时把冰块收藏在地窖中,夏天取用,以消暑气。 一 “寒”字正反衬出室中的热。

接着,作者笔触写到室 中人的身上:她粉汗微融,透过轻薄的纱衣,呈露出 芬芳洁白的肌体;晚来浓妆的娇面,更胜似丰艳的荷 花。二、三句设喻。

用意用语均似“花间”。“粉 融”,谓脂粉与汗水融和。

不点出“汗”字,正是作 者高明之处。 “香雪”借喻女子肌肤的芳洁,虽亦古 诗词中常用之语,但在本词中却有特殊的意义,它跟 “冰寒”句配合,在盛夏中得清凉之意。

以“玉”、“冰”、“粉”、“雪”之白,衬托“妆面”之红, 写夏日黄昏女子妆罢的情景,真如一幅优美的彩照。 过片写她那下垂的鬓发,已靠近眉间额上的月形 妆饰;微红的酒晕,又如红霞飞上脸边。

两句写女子 微醉的情态,艳而不俗,细而不纤。古时女子的面 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在两眉之。

5.宋词蝶恋花 晏殊诗词

蝶恋花·赤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东坡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蝶恋花 辛弃疾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6.晏殊的诗词加赏析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词作鉴赏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

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

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

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的现象,却有哲理的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

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浣溪沙 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晏殊词作鉴赏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记载:“晏元献公虽起田里,而文章富贵,出于天然。

尝览李庆孙《富贵曲》云:”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公曰:“此乃乞儿相,未尝谙富贵者。

’故公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

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这段话颇能道出晏殊富贵词的独特风格。这首词前五句描写景物重神情,不求形迹,细节刻画,取其精神密契,不于锦绣字面的堆砌,而于色泽与气氛上的渲染,故能把环境写得博大高华,充满富贵气象。

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既不是伤春女子的幽愁,又不是羁旅思乡游子的离愁,更不是感时悯乱的深愁,而是富贵者叹息时光易逝,盛筵不再,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 劈头“小阁重帘有燕过”点出环境与时令。

此句看似平淡,实乃传神一笔,有破空而来之势。这匆匆一过的穿帘燕子,莫非是远方使者,给帘内入传递了春将归去的消息。

像平静的水面投下一枚小石,立刻泛起层层波澜。一下子打破了小阁周围宁静的空气,起着沟通重帘内外的作用。

阁中人目随燕影,看到“晚花红片落庭莎”。原来时已暮春,庭院满地落红。

“晚”,一指傍晚,朝花夕谢,形容落花的时间,一指晚春,花事凋零,形容落花的节令。春末多雨,更兼庭中少行迹,满庭莎草已是一派浓绿。

“红片”与“庭莎”,绿肥红瘦,相映成趣。“曲栏干影入凉波”,庭院中池边的曲曲栏干,倒影于池塘碧波之中。

“凉波”的“凉”既是时已入暮,池水生凉的真实写照,又是个中人此时此地心境凄凉的折光反射。以上三句写的是帘外景物,从视觉所及落笔。

“重帘”、“过燕”、“晚花”、“庭莎”、“曲栏”、“凉波”诸意象所组成的画面,其色泽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或动或静,使整个庭院呈现出一片凄清冷落。虽然主人公尚未露面,但他的处境、心曲,已跃然纸上了。

片两句由帘外转入帘内,从听觉着墨,写阁中人的感受。“一霎”、“几回”乃互文。

虽说是“好风”、“疏雨”,小阁里的人却听得分明,感得真切,可见环境是何等的静,人是多么孤独。上句“翠”、“生。

7.晏殊的代表诗词

晏殊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 人。

幼孤,少有才名,七岁能文章。景德初,以神童荐,

赐同进士出身。擢秘书省正字。历任太常寺奉礼郎。

翰林学士,太子左庶子,加给事中,迁礼部侍郎、枢

密副使。因论事忤太后旨,以刑部侍郎知宣州,改应

天府。后为御史中丞,改兵部侍郎,兼秘书监,资政

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明道元年(1032) 迁参知

政事,尚书左丞。庆历中官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集贤殿学士,兼枢密使。至和二年卒,年六十五,

谥元献。晏殊“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

有情思”(《宋史》本传)。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

官僚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闲情逸致。诗文集今已不传。

有《珠玉词》三卷。

浣溪沙

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

晚花红片落庭莎。

曲栏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

几回疏雨滴圆荷。

酒醒人散得愁多。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