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旋律欢快悠扬的句子1、返璞归真的童乐。 2、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细细听来,一种深沉却飘然出世的感觉会理科占据认得心头,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这天籁之音。 3、更如朗照松间的明月,清幽明净。 4、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5、气势恢弘的歌。 6、清纯不一般的歌。 7、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8、让人深在浮世中,却有皓月当空,清风徐徐之感 9、让人陶醉在优美的音乐旋律里而“沉醉不知归路”。 10、绕梁三日,余音不绝,欢快洒落在心窝里,宛如一些活泼轻盈的精灵,在为心灵进行一次洗礼。 11、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无声。 12、天籁之音。 13、宛如“又绿江南岸”的春风,悄声无息。 14、宛如阳春白雪,天籁之音,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 15、温暖明净的歌。 16、拥有阳光般温暖美好的歌曲。 17、优美的灵魂,优美的歌谣。 18、这首歌声音悠扬婉转,纯洁好听。 2.形容动感音乐的成语【馀音袅袅】袅袅:宛转悠扬。馀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 【笙磬同音】笙:簧管乐器;磬:古代石制打击乐器。笙和磬发出的音响和谐。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笙磬同音】笙:簧管乐器;磬:古代石制打击乐器。笙和磬发出的音响和谐。比喻人事协调,关系和睦。 【丝竹之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绕梁之音】形容歌声美妙动听。 3.形容节奏的成语顿挫抑扬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靖节·休斋论〈归去来辞〉》:“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 戛玉鸣金 戛:敲击。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出处:唐·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戛玉锵金 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同“戛玉敲金”。 戛玉敲冰 戛:敲击。敲打玉器和冰块。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出处:唐·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戛玉敲金 戛:敲击。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出处:唐·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铿锵有力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出处:郭小川《痛悼敬爱的**》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铿镪顿挫 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形容音律和谐有力、动听。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镪顿挫,韵律不用说是好了。” 密锣紧鼓 戏剧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准备。 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你走路也得当心呵,要带眼识人。” 4.形容节奏的成语繁音促节 [fán yīn cù jié] 生词本 基本释义 繁密的音调,急促的节奏。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乐府之妙,全在繁音促节,其来于于,其去徐徐。” 清 昭连 《啸亭杂录·魏长生》:“辞虽鄙猥,然其繁音促节,呜呜动人。” 成语接龙 节外生枝 枝繁叶茂 茂林修竹 竹罄南山 山崩海啸 啸咤风云云趋鹜赴 赴火蹈刃 刃树剑山 山明水秀 秀而不实 实繁有徒徒费唇舌 舌尖口快 快人快事 事无大小 小试锋芒 芒然自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