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示“反复”的诗词有哪些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释义: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2、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释义:今年我在这里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颜色衰减,明年花开时节不知又有谁还能看见那繁花似锦的胜况? 3、寄言荣枯者,反复殊未已——唐·白居易《读史五首》 把自己的心事嫁接在植物的荣枯上面,反反复复的强调自己并不特殊。 4、春夏作头,秋冬为尾。 循环反复无穷已。——唐·罗隐《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芳树》 释义:春天和夏天作为一年的开始,秋天和冬天作为一年的结尾,如此循环往复。 5、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唐·杜甫《草堂》 释义:在知道作乱的那一刻,就知道势横而自败。 6、岁久年深心反复,不觉情迷萦缚。——元·侯善渊《酹江月》 释义:随着年龄的增长,心里却不断的反复,反而把思绪给牵引住了。 7、反复弄小技,于道未为贞。——元·王冕《感怀 其二》 释义:反反复复的在一些小的技术上,反倒忘记了最初的目的。 8、人事反复那能知,谗言入耳须臾离。宋·王安石《君难托》 释义:人心的反复怎么会知道呢?一旦有小人在耳边诉说谗言就离心了。 9、一点穿联浩动,两仪内、反复阴阳。——元·王处一《满庭芳·心火真香》 释义:一点串联整个世界,在两仪内,反反复复,循环阴阳。 10、但怜反复间,观者为惆怅。——宋·张耒《有感三首其三》 释义:反复吟诵,叫人心生惆怅,惆怅万千。 2.形容人老犯错的成语接二连三、接连不断、连三接二、接踵而至、源源不断 一、接二连三 [ jiē èr lián sān ] 【解释】:一个接着一个,接连不断。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二、接连不断 [ jiē lián bù duàn ] 【解释】: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译文】:陈设兵卫,从王宫起,直到光家的大门,街道都充满,接连不断。 三、连三接二 [ lián sān jiē èr ] 【解释】:犹言接连不断。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王夫人不免暗里落泪,悲女哭弟,又为宝玉耽忧.如此连三接二,都是不随意的事,那里搁得住?” 四、接踵而至 [ jiē zhǒng ér zhì ] 【解释】: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出自】:西汉 刘向《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译文】:你来,我听到的,千里有一人,这是并肩站着,百世而一个圣人,如果随脚跟而来的,现在你一下子就看到七人,那人不也是人啊 五、源源不断 [ yuán yuán bù duàn ] 【解释】:形容接连不断。 【出自】: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译文】:想常常见到的,所以接连不断。 3.形容难免会犯错的成语或诗句不教而杀、2113不教而诛、复蹈前辙、一误5261再误 1:成语:不教而杀 读音:[ bù jiào ér shā ] 释义:4102教:教育;杀:1653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2:成语:不教而诛 读音:[ bù jiào ér zhū ] 释义: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3:成语:复蹈前辙 读音:[ fù dǎo qián zhé ] 释义:蹈:踏上;前辙: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4:成语:一误再误 读音:[ yī wù zài wù ] 释义: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形容屡被耽误或屡犯错误。 5:成语:以儆效尤 读音:[ yǐ jǐng xiào yóu ] 释义:儆: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仿效,效法;尤:过失。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4.形容“犯了错,但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的名言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1、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 2、一个人不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3、聪明的人有错就改,糊涂的人有错就瞒。 4、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只要改正,一切都是好的。 5、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只有愚人才会执错不改。 6、任何改进,都是进步。 7、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 8、在革命工作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改正了一大半。 9、革命者绝不怕批判自己。他知道得很清楚,他敢于明言。 10、自我批评之于我们,兼职和日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