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复明显的诗歌有哪些中国古典诗歌里面,反复明显的诗歌,其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诗经》里面的诗篇了。 《诗经》里不少篇章,都有明显的反复,就比如开篇的《国风·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乏弗催煌诎号挫铜旦扩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中的反复,通过一唱三叹的反复,不但将思想内容层层推进,也有朗朗上口、余味回环的特殊效果。 现代诗里也经常用到反复。 比如说纪弦《你的名字》: 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 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夜每夜。 写你的名字, 画你的名字, 而梦见的是你发光的名字: 如日,如星,你的名字。 如灯,如钻石,你的名字。 如缤纷的火花,如闪电,你的名字。 如原始森林的燃烧,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 刻你的名字在树上。 刻你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 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古木时, 呵呵,多好,多好, 你的名字也大起来。 大起来了,你的名字。 亮起来了,你的名字。 于是,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 这首诗里反复出现“你的名字”,并通过多次反复,给“你的名字”赋予了很多不同的意象和内涵,一方面,给了诗歌以韵律的美感,另一方面,也将主题一次次升华,丰富,深化,产生了艺术化的诗歌效果。 2.关于诗经中重章叠句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叠句就是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地重叠。 例如:《蒹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e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评析】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一种情感,虽然所写的意象不同,但通过相同的结构形式去写,让人读起来有音乐美,让人感觉到作者所表达的那种情感更加有韵味。 扩展资料 叠句的定义: 1、在一定间隔 (如一段歌曲末尾的副歌) 之后重复的歌曲或赞美诗的一部分 (chorus)。 2、诗或歌的叠句,尤指在每节诗歌后重复的诗句叠句的音乐配曲 (refrain reiterative sentence)。 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地重叠。它常常用于表现人物的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叠句运用得好,会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叠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章叠句 3.诗经的特点是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吗《诗经》作品的语言艺术特征: 1、名词和动词的丰富多彩和具象化。 2、擅长运用重言或双声叠韵词来摹声摹形 3、二节拍的节奏韵律和语言的音乐美。 4、重章复沓的章法。《诗经》章法形式的重要特征就是重章复唱,也就是一首诗由若干章构成,章与章之间字句基本相同,只对应的变换少数字词,反复咏唱。重章复唱的形式,又称为叠咏体,是民歌中常用的样式,这一方面因为民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单纯而深挚的,只有重要的反复咏唱才能充分抒情达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