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秋日晴空的诗句

1.描绘秋天天空的词语

秋高气爽;秋高气肃;秋高马肥;金桂飘香;桂子飘香;稻谷飘香;无边落木萧萧下;春华秋实北雁南飞雁是侯鸟,北方进人深秋时,雁便往温暖的南方飞去.寒蝉凄切天冷蝉不再叫或低声叫,发出的声音凄凉悲切,象征着深秋季节.例:“寒蝉凄切,冷雨初歇.”金风送爽金风,秋风.秋风送来凉爽,是仲秋以前的气候.金,秋风吹拂过的树叶都逐渐呈现出金黄色,继而脱落、飘零.所以用“金”来形容秋风.也有的用阴阳五行来解释季节演变,秋属金,故称秋风为金风.秋风瑟瑟瑟瑟,风吹物的声音.秋凤吹物发出瑟瑟的响声,借此表示秋天的景象.秋高气爽秋天空气清新,天也显得很高很蓝.这是秋天的特有景色.也常说成“秋高气爽”.例:“秋高气爽,牛羊肥壮.”天高云淡。

2.描写“秋天天空辽阔”的诗词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 勃 《滕王阁序》

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 继 《枫桥夜泊》

5.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

1.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写晴空的诗或文章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代刘禹锡《秋词》

2、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唐代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3、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宋代欧阳修《朝中措·平山堂》

4、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 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 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宋代柳永《雪梅香·景萧索》

5、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里,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菽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宋代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4.描述秋日的诗句

秋词 作者: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尽白花煞;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5.形容秋天天气的诗句

瑞鹤仙 月照洞庭作者:长筌子 朝代:元 体裁:词 素秋天似水,更夜色呈鲜,物华殊丽.山堂兴无际.见团圆月照,洞庭深邃.清风匝地,但处处、昭彰德被.遍恒沙朗射晴空,千古秀凝青桂.高贵.随形应现,鉴物无私,碧霄呈瑞.孤然爽异.辉法界,显灵慧.放清光万道,入户穿窗,皎皎昏蒙普济.愿凡夫,早悟圆明,尽知此理.1、《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3、《子夜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7、《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8、《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9、《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10、《中秋月》【唐】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11、《苏幕遮》【宋】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12、《渔家傲》【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3、《秋波媚》【宋】陆游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14、《秋月》【宋】程颢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15、《秋夜曲》【唐】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16、《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17、《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18、《秋雨中赠元九》【唐】白居易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19、《初秋》【唐】孟浩然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20、《秋晚江上遣怀》【唐】杜牧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21《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2、《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23、《河西送李十七》 【唐】高适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高价人争重,行当早著鞭.24、《立秋日登乐游园》【唐】白居易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25、《秋思》【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26、《客亭》【唐】杜甫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27、《秋芸有春绿》【宋】范成大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28、《天净沙.秋思》马致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1316665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9、《望洞庭》 【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30、《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难望王师又一年.。

6.形容秋日的夕阳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秋日的夕阳的诗句有:

1.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2.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3. 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4. 闲门横古塘,红树已惊霜。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

5.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音书须数附,莫学晋嵇康。

上述诗句全文如下:

(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2)《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3) 《登阊门闲望》白居易

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俗强。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4)《南陂远望》储嗣宗

闲门横古塘,红树已惊霜。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孤烟起蜗舍,飞鹭下渔梁。唯有田家事,依依似故乡。

(5)《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耿湋

古树汾**,悠悠东去长。位卑仍解印,身老又还乡。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音书须数附,莫学晋嵇康。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