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美不胜收的诗句《速写冬天》: 遥遥雪在路上 徘徊徜徉 夹裹雾松锐气之锋芒 劲松傲立纹丝不动 静静 盘若雪峰 远山 绝壁红梅 披挂 白色天鹅绒兜蓬 迷醉江山 诗中的韵律、节奏均颇似古代的词,含蓄而不晦涩,秀中有骨,轻柔而不软弱。 “遥遥雪在路上”的“遥遥”、“夹裹雾松锐气之锋芒”的“之”,“盘若雪峰”的“若”,都深深地带有古典语词的特征,诗人把它们融入了现代诗的形式之中,其美不胜收。而在这富有古典韵味的诗句之外,是一幅幅更富古典情韵的画卷,《速写冬天》的前两节仿佛在工笔勾勒一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雪中青松图,后一节则描摹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生动情景,真正如王维所言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馨怡轻舞注重古典传统但并不抛弃“现代”,她追求着现代格律诗的建筑美。她的诗歌创作没有受缚于古典诗词格律的窠臼与限制,诗句的形式自由活泼,符合现代诗建筑美的要求。 所谓建筑美,乃徐志摩提出的诗学理念,主张现代自由体诗歌要在形式排列上使原本单一、平面、散漫的语言符号成为多维、立体、整体的情感符号,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如《水的模样》: 大地趟过 你忧郁的影子 一滴露珠悬浮起 欲滴还羞的梦香 月儿悄悄 弯过你的眉梢 把一颗柔软的心事 揣想 翻来覆去掏出鱼肚白 清晨有甜润的歌声 飘来飘去 如水的秋波脉脉 缱绻缠绵丝丝缕缕 月洗铅华 坐断黄昏 雨 是你内心深处的 暗伤 诗句参差错落,长短有致,“欲滴还羞的梦香”流淌着辛弃疾“欲说还休”的古诗词影子,而整个诗却在现代的建筑美中构筑着非凡的诗性魅力。 馨怡轻舞诗歌的古典美其次表现在古典意境与现代情愫的契合。馨怡轻舞常常在诗中化用一些古文、成语、古典诗歌的诗句及其意韵,营造一种古典美的意境,使其典雅蕴藉。 如《忧伤》中“斜风细雨/刮洗不净你满目尘沙/血染一指禅雪/荡涤一世尘埃污垢”,化用了张志和《渔歌子》中的“斜风细雨不须归”,把《忧伤》中的忧伤顿时拉得很远很淡,却又如此切近,一种淡淡的忧伤刹那袭击你的心坎。 而意象在意境的构建中是最大的载体,馨怡轻舞把它作为现代情愫的寄托,又作为古典意境的呈现装置。 轻舞非常喜欢用“琴”这个意象,“琴”本身带有浓厚的古典韵味,因而它在诗中的频繁出现使得其诗的古典意韵不言而喻,如“十个手指的青苗/弹跳飞跑/黑白阶梯奏响琴弦传感玄妙”“悠扬的琴声如接力/急奔八月高阳普照的枝头”(《终于……》)“细雨的琴弦/在风的鬃毛上轻颤”(《心雨》)等等。馨怡轻舞的诗歌意象总是充盈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同时有旧诗词的氛围,泛溢着古典美,如笛声、蝉鸣、细雨、风、心雨、月等等意象,均为古典诗词积淀甚久的意象,这些意象在诗中的呈现,使轻舞的诗如架构起一座通向古典的桥梁,源源传输过来的是古典意境难以言说的美。 这种意境美真可谓“玲珑透彻,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2]馨怡轻舞的《水的模样》、《忧伤》、《缔结一池花好月圆》、《满目幽蓝》等诗歌都不乏这种美。 馨怡轻舞诗歌的古典美还表现在她善于把古典心境与现代体验交融于一体。正如她文静的性格一样,她有一种虚静的创作心境。 虚静,是指诗人排除外界事物的干扰与内心杂念的纠缠,专心致志地投入创作的虚空、宁静的心理状态。虚静的理念来自荀子的“虚一而静”,是审美心理和创作心理的共同追求。 馨怡轻舞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意识地做到了这一点。在一次QQ聊天中,她说到她不会有那种被创作激情冲击而无法入睡或是深夜起来创作的感受,她一般是凝神静想,慢慢地在比较平和宁静的状态中体验生活和情感然后进行创作,诗句,就像小溪流的流水一般静静地淌过心灵的诗门,再默默地沿着笔尖流泻出来。 其实这是一种很奇妙的创作状态,对于诗人来说,激情固然重要,但宁静的心态更适合一些古典诗句流淌出来。这其实是很多诗人们追求的一种状态。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在诗中,人进入一种静息状态,但并不是思维毫无活动,而是处于人的各种潜能和谐运动的那样一种无限的状态。”[3]宗白华也曾指出:“艺术心灵的诞生,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 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这时一点觉心,静观万象,万象如在镜中,光明莹洁,而各得其所,呈现着它们各自的充实的、内在的、自由的生命,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这自得的、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4]海德格尔的“静息状态”,宗白华的“静照”,即我们说的虚静心态。 我们读馨怡轻舞的诗时无形中都受到影响,就像从喧闹的都市中走进一间古静的寺庙,内心的喧嚣都被净化,心在诗句间得到洗涤,惟剩一片纯净和恬然。如她的《心雨》: 细雨的琴弦 在风的鬃毛上轻颤 丝缕如绸 飘逸 似紫雾青烟 漫过遥远 沙漠漾来笛声一曲 娓娓火焰愉悦地心跳 是谁轻言呵护如蜜 暖意的手 撩绕欲念的脆弱 倾斜一片水域爱的心雨 如果没有一片宁静平和的心境,没有一种虚静的心态,就不可能写出如此超尘脱俗细腻婉转的语词来,整首诗笼罩着一种如绸似紫雾般飘逸。 2.写美不胜收春色的诗句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诗经·小雅·出车》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史记·秦始皇本纪》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阳春二三月,草与姬籂灌饺弑祭鬼熄邯陇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断。 唐 刘昚虚《阙题》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3.赞美景区风景优美 美不胜收的成语1、花红柳绿: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2、暗香疏影:暗香:清幽的香气;疏影:稀疏的枝影。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3、秀色可餐: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4、桂子飘香:指中秋前后桂花开放,散发馨香。 5、纷红骇绿: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6、奇光异彩:奇妙的光亮和色彩。 7、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8、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9、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10、火树银花: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11、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12、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13、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14、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15、姚黄魏紫: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 16、莺啼燕语: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17、苍翠欲滴: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18、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19、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20、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21、诗情画意: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22、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23、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4.描写祖国山水美不胜收的名句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5.描写美丽景色的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 朱熹《春日》)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绝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6.赞美祖国美不胜收的名句“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 “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 “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会当陵决顶,一览众山小(泰山) 自古华山一条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叫胡马渡阴山 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 1.长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2.黄河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3.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桂林山水》 汉碑看山东,唐碑看西安,宋碑看桂林(俗语) 4.杭州 描写杭州的诗词多是围绕西湖的: 如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描写西湖的平湖秋月: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