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作风有关的诗句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叶梦得) 落花已作风前舞,又送黄昏雨。 晓来庭院半残红,惟有游丝,千丈袅晴空。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 美人不用敛蛾眉,我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杨柳枝词(崔道融) 雾捻烟搓一索春,年年长似染来新。 应须唤作风流线,系得东西南北人。 蓦山溪(杜旟) 春风如客,可是繁华主。红紫未全开,早绿遍、江南千树。一番新火,多少倦游人,纤腰柳,不知愁,犹作风前舞。小阑干外,两两幽禽语。问我不归家,有佳人、天寒日暮。老来心事,唯只有春知,江头路,带春来,更带春归去。 作雪遇大风遂晴(陆游) 雪作风散之,雪止风亦定。 霁日上窗扉,明暖起我病。 去春财十日,共喜时序正。 晨兴盥颒罢,白发满清镜。 门前无客至,默卧弄尘柄。 丛竹如有情,代我发孤咏。 二月二日(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 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 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 更作风檐夜雨声。 杂兴(卢仝) 意智未成百不解,见人富贵亦心爱。等闲对酒呼三达, 屠羊杀牛皆自在。放心为乐笙歌攒,壮气激作风霜寒。 厨中玉馔盈金盘,方丈厌见嫌不餐。飞鹰跃马实快性, 唇腐齿烂空漓岏。岂期福极翻成祸,祸成身诛家亦破。 昨朝惆怅不如君,今日悲君不如我。否泰交加无定主, 懒学风云戢翎羽。绿酒清琴好养生,出将入相无心取。 三五图书旧揣摩,五千道德新规矩。 泛黄河(孟郊) 谁开昆仑源,流出混沌河。积雨飞作风,惊龙喷为波。 湘瑟飕飗弦,越宾呜咽歌。有恨不可洗,虚此来经过。 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苏轼) 黄昏已作风翻絮,半夜犹惊月在沙。 照汴玉峰明佛刹,隔淮云海暗人家。 来牟有信迎三白,薝卜无香散六花。 (薝卜,栀子花也,与雪花皆六出。) 欲唤阿咸来守岁,林乌枥马斗喧哗。 分无纤手裁春胜,况有新诗点蜀酥。 醉里冰髭失缨络,梦回布被起廉隅。 君应旅睫寒生晕,我亦饥肠夜自呼。 明日南山春色动,不知谁佩紫微壶。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苏轼)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 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 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若人今已无,此竹宁复有。 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 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 保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 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 可怜先生槃,朝日照苜蓿。 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吾旧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用前韵作雪诗留景文(苏轼) 万松岭上黄千叶,载酒年年踏松雪。 刘郎去后谁复来,花下有人心断绝。 东斋夜坐搜雪句,两手龟坼霜须折。 无情岂亦畏嘲弄,穿帘入户吹灯灭。 纷纷儿女争所似,碧海长鲸君未掣。 朝来云汉接天流,顾我小诗如点缬。 欧阳赵陈在户外,急扫中庭铺木屑。 交游虽似雪柏坚,聚散行作风花瞥。 晴光融作一尺泥,归有何事真无说。 泥干路稳放君去,莫倚马蹄如踣铁。 2.形容自欺欺人的诗句或名言有哪些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 唐·韩愈《原毁》。这两句大意是:对外而言,欺骗他人,对内而言,欺骗自己的心。今天人们常说的“自欺欺人^”与此语意义相同。可用于描写那些为人处世不老实的人及其行为。 唐代文学家 韩愈 《原毁》 我从来不自欺欺人。我只看真实。 自欺欺人名言女作家,原名励婕 安妮宝贝 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吴玉章 真正学佛的人先要发出离心。出离什么地方?出离三界,是跳出尘网之心,如果连出离心都没有发起,还自称在学佛,那就是自欺欺人。国学大师,诗人 南怀瑾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一个人最怕不老实,青年人最可贵的是老实作风。“老实”就是不自欺欺人,做到不欺骗人家容易,不欺骗自己最难。“老实作风”就是脚踏实地、不占便宜。世界上没有便宜的事,谁想占便宜谁就会吃亏。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 徐特立 如果你和他分手,就彻底消失,对你对他都是尊重,且是痛苦最少的分离之法。以为认了哥哥妹妹,会缓解痛苦稀释怨恨,那是一厢情愿。恋人们最后可以成为哥哥妹妹的说法,就算不是成心自欺欺人,也是无聊的代名词。不能把料器当玉器,更不能把鱼眼当珠子。中国当代女作家 毕淑敏 人总是太轻易地就说出出:”人生啊不过是……“这句话。人生啊,不过是一壶浊酒,几句昏话,清醒几次醉几次。人生啊,不过是放得下几个人,放不下几个人。人生啊,不过是几年蹉跎、几年荒废、几年远行、人生啊,不过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了个大胖子。这种话听多了,越发觉得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青年女作家 蒋方舟 3.关于作风的诗歌1.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提诗拒金(吴纳)(明) 萧萧行李向东迁,要过前途最险滩。 若有赃物并土物,任将沉在碧波间。 3.《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5.《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6.《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7.钗头凤 其一: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其二: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8.《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鹧鸪天》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10.《渔家傲》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 写得家书空满纸。 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 行遍天涯真老亦。 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11.《朝中措•梅》 幽姿不入少年场。 无语只凄凉。 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 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12.《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 绿树暗长亭。 几把离尊。 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 各自消魂。 一江离恨恰平分。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4.形容风气的诗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蒋子荣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求:形容“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作风正派”等意思的古文诗句《警世贤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题弟侄书堂 》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可以从里面选,大部分可以用) 6.形容人坏的诗句1、《择友》——唐代孟郊 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 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 译文:到处世态炎凉好人往往比较正直,不因为世间的恶而逆来顺受,却往往遭遇不顺悖逆于世间。坏人喜欢花言巧语,献媚巧言,没有仁义,行得不正却苟且得利。 2、《国风·鄘风·相鼠》——先秦佚名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译文:看老鼠都有皮,做人怎能没威仪!做人怎能没威仪!不去死还干什么?看老鼠都有牙齿,人若不知廉耻,人若不知廉耻,不去死还等什么? 3、《昙阳》——明代徐渭 好人不在世,恶人磨世尊。 聪明管自巳,阘冗任乾坤。 译文:好人往往没好报,早早地去世了,坏人却寿命很长,连佛祖都厌烦。聪明的人只管自己过得快乐,让那帮卑劣之徒在世界上折腾吧。 4、《天可度-恶诈人也》——唐代白居易 君不见李义府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 阴阳神变皆可测,不测人间笑是瞋。 译文:你没有看见吗,李义府这些人满面笑容,笑里却心肠狠毒。只有人心不能够防备,只是预测不了人间的悲喜。 5、《国风·魏风·硕鼠》——先秦佚名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译文: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 7.形容风气的诗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蒋子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朱熹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8.哪句古诗可以描述作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此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九句,其全诗文如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八月。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杜甫 弃官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又辗转经同谷(今甘肃成县)到了巴陵。公元760年(乾元三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读者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的、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