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事情美好的词语不敢掠美 逞娇呈美 醇酒美人 成人之美 传为美谈 侈衣美食 斗美夸丽 东南之美 风和日美 凤毛济美 功一美二 甘言美语 黄梁美梦 黄粱美梦 精金美玉 价廉物美 物美价廉 精美绝伦 尽美尽善 尽善尽美 将顺其美 良辰美景 乐成人美 良金美玉 掠美市恩 两全其美 掠人之美 良时美景 良宵美景 美不胜收 美景良辰 美轮美奂 美女簪花 美芹之献 美人迟暮 美如冠玉 美人香草 美言不信 美玉无瑕 美意延年 美中不足 欧风美雨 攘人之美 释回增美 世济其美 顺美匡恶 十全十美 天不作美 同美相妒 甜言美语 完美无疵 完美无缺 香草美人 休声美誉 信言不美 鲜衣美食 玉成其美 掩恶扬美 羊羔美酒 溢美溢恶 溢美之辞 溢美之言 溢美之语 溢言虚美 志美行厉 至善至美 珍馐美馔。 2.形容美好的古诗词形容漂亮的诗句 1、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 2、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景亦思甜花无双。 5、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6、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无邪。 7、千朝回盼,万载流芳。 8、绝世仙境红尘忘。 9、人面桃花,情致两饶。 10、面似芙蓉出水,腰如弱柳扶风。 11、-肌妙肤,弱骨纤形。 12、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3.描写相关人物,事件的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①。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②。 【注释】①田田:莲叶浮水之貌。 ②这四句是明写鱼游,隐喻青年男女在劳动过程中的友好嬉戏。 【赏析】 读《江南》这首汉乐府民歌,我们很容易想起《庄子·秋水》篇中一个有名的故事,不禁感叹它们所表现的美感经验是如此相似。那故事说,庄子和惠子这一对好抬扛的朋友某日在濠水边游玩,庄子说:“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真是快乐啊!”惠子诘问道:“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反驳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的快乐?”过后他又申明:“我知之濠之上也。” 这一场争论,从逻辑上说,庄子分明是诡辩。因为同样作为人,惠子能够懂得人类的情绪和鱼类是无法相通的;但他的错误,却在于拿理性的逻辑来衡量感性的活动。 关键的话庄子已经说了:他是从濠水之上、即自我的感觉中体会到鱼的快乐的。 这里面牵涉到一些美学同时也是心理学的问题。 人们在观察外部事物的运动时,往往在其内心产生相应的模仿活动,或进而把自身的情志投射到这事物上,经过回环往复的交流,达到物我化一的境界。比如我们注视着苍鹰在空中滑翔,内心中就会产生一种流利、畅快、均衡的运动感,于是觉得这鹰成了自我的化身,好像我们自己如此逍遥自由地盘旋干高空。 这种现象美学家称之为“内模仿”和“移情”。此外,有些心理学家还指出:某些运动形态、节律能够直接引发相应的情绪。 比如一个人未必总是快乐时才去跳舞,但在舞蹈的节律中却可以滋生快乐的情绪。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庄子所说“鱼乐”是怎么一回事。 鱼是否真的快乐实际是无法知道的,但它在水中轻快而自由地游动,却可以在观鱼者的心中引起类似的运动感,这种运动的形态、节律令人感到愉快。在人、鱼化一的感觉世界中,似乎鱼也是快乐的了。 于是再说《江南》。这诗在乐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 “相和歌”原是一人唱多人和的,所以有的学者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是和声。从诗的结构来看,这种可能性很大。 不管怎么说,前三句是诗的主体,后四句只是敷演第三句“鱼戏莲叶间”,起到渲染、烘托的作用。 主体部分的三句,描绘江南采莲风光,实际着重于表现采莲人的快乐。 开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首先把读者引入一个碧叶鲜丽、小舟穿行的画面。“何田田”流露出感叹、赞美的语气,本身是带有情绪的。 虽然没有写人,人已在其中。它令我们想到:如此良辰美景,旖旎风光,采莲的人们自然免不了一场嬉闹。 何况,采莲的活儿,习惯上总是由年轻的女孩子干的,她们平日拘束得紧,如今似鸟出笼,更兼结伴成群,欣喜活泼,自是如水荡漾。然而诗在这里逗了一逗,却不再写下去,转笔落到“鱼戏莲叶间”。 “戏”是嬉戏取乐。开头两句之后,本该有人的“戏”,作者却将它转嫁为鱼的“戏”。 这就是移情的表现。但虽是写鱼,“戏”的情绪却是从上二句流贯而来的。 所以,你不必想清楚这里暗蕴着什么,凭直感就能体味到采莲人的情趣正在其中。不过,这里也并不是比喻、象征的手法,“鱼戏”也是实景,是一个完整画面中的一部分。 采莲人本是快乐的,看到成群的鱼儿倏忽往来,潜沉浮跃,似乎自己也同鱼一样,轻松活泼,自由自在,无挂无碍。 至此,诗意本已完足。 后四句只是将“鱼戏莲叶间”逐一铺展为鱼戏莲叶之东、西、南、北。然而缺此四句,全诗即索然无味。 因为诗的功效,主要在于给读者以美的感动。而“鱼戏莲叶间”一句,叙述的意味重于描写,又是孤零零一句,实在无法造成足以感动读者的浓郁气氛,必待于后四句的铺排渲染。 这四句真是稚拙而又神奇。第一,它就这么简简单单地东、西、南、北一路写下来,却让你好像眼见到一群鱼儿倏忽往来、轻灵活泼的样子。 第二,这种简单的重复,造成了明快的节奏感。因此诗的形象、情绪,不仅通过语言的意义作用呈现出来,而且在语言的节奏中流泻出来。 如果你想起这本就是一支歌曲,后四句又是合唱的和声,这种感受更是强烈。第三,一个简单而完整的旋律,经过歌唱、诵咏,会在人的感觉中形成自我重复,长久地萦回不息。 所以,有了这四句,鱼群,也是采莲人的活泼轻快,才表现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在读者这一面,感受语言所体现的画面形象和音乐节奏。 好像在自己的内心里也有一群生气盎然的鱼儿自由自在地嬉戏游玩着,他不免要像庄子在濠上一般,感叹说:“这鱼儿真是快乐啊!”于是他也成了鱼,成了采莲人。感情就这么沟通起来,融为一体。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当诗人把采莲人的快乐转化为“鱼乐”的时候,这种快乐就脱离了具体的背景和原因,成为一种单纯的、空灵的情绪,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就拿前面用过的例子来说,我们凝视着在高空滑翔的苍鹰,我们的情志也如苍鹰一般畅流于蓝天白云之间,我们感到至大的快乐;但这快乐在这个时刻是没有具体内容的,是纯粹的美感。 其实,对于《江南》一诗的实在背景,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鱼戏莲叶”有暗喻男女欢爱的意思,也有人说这仅仅是劳动生活的快乐,都有道理,也都无法。 4.形容事情美好的成语良辰美景、至善至美、止于至善、美不胜收、繁花似锦 一、良辰美景 [ liáng chén měi jǐng ] 【解释】:良:美好;辰:时辰。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出自】: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翻译】:天下良辰、美景、赏心、快乐的事情,四件事很难同时并存。 二、至善至美 [ zhì shàn zhì měi ] 【解释】: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出自】:茅盾《三人行》七:“他渴望着震撼着宇宙的大风暴,而且他又把这个理解作为翻掌间便立现了至善至美世界的‘奇迹’,因而对于生活的实际的转变——在矛盾混乱中所产生的向前进展,他就不能了解,而且反感到丑恶。” 三、止于至善 [ zhǐ yú zhì shàn ] 【解释】: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出自】: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四、美不胜收 [ měi bù shèng shōu ] 【解释】: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出自】: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治庖》:“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 【翻译】:只有鱼的一件东西,美的一时看不过来。 五、繁花似锦 [ fán huā sì jǐn ] 【解释】: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出自】: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中饭后,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5.形容美好事物的诗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6.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 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1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1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1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表示把事情做完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策马前途需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7.形容一件事比较艰难但结局很美好的诗句有哪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筋骨,劳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 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原文: 警世贤文之勤奋篇: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上堂开示颂》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8.表达“美好”的诗句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翻译: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2、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柳永《望海潮》 翻译: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翻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翻译: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5、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翻译:邀请宾客朋友玩赏,喝酒唱歌,暂且喝个酩酊大醉,任凭它日月轮转,来往像穿梭。 6、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张衡《归田赋》 翻译:正是仲春二月,气候温和,天气晴朗。高原与低地,树木枝叶茂密,杂草滋长。鱼鹰在水面张翼低飞,黄莺在枝头婉转歌唱。河面鸳鸯交颈,空中群鸟飞翔。鸣声吱喳,美妙动听。逍遥在这原野的春光之中,令我心情欢畅。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翻译: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8、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佚名《今日良宴会》 翻译:今天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 9、收妙舞,弛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鸣琴荐。——谢庄《月赋》 翻译:于是,停止了一切歌舞与音乐,离开点着辉煌蜡烛的宫室,来到月光照射着的厅堂,端上喷香的美酒,奏起幽雅悦耳的琴音,终于在月光下陶醉了。 10、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翻译:帝王之都,到处月光如水,花灯如山, 装饰华丽的香艳的马车堵塞了宽敞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