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宋人韩琦沉馆随摧古榭荒

1.《九日水阁》韩琦古诗鉴赏谢谢

九日水阁

(评价人数不足)

朝代:宋代

作者:韩琦

原文: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释

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代风俗,这一天要置酒赏菊。水阁:临水而建的小阁。隳摧:颓毁,倾毁。延:延请,招请。强:勉强。

鉴赏

韩琦的诗平易中见深劲,比较讲究炼意,但与一般的西昆体作家相比,风格又比较朴素。这首诗从水阁入题写九日宴会的兴致。第一句写池馆园林荒凉的感觉,写景较工,而以疏淡见长,且与第三句“秋容淡”相呼应。与全诗以意胜的特点很一致。第二句点出九日宴会之事,虽然池馆倾圮。台榭荒芜,却有嘉客来助成。

2.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出自宋代韩琦的《九日水阁》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释

译文池畔的堂馆已经坍塌,古老的台阁一片荒凉,我在此地殷勤接待嘉客,共同度过这美好重阳。虽然惭愧古旧的园圃秋色疏淡,就像我老去的面容一样,但请看一看晚年的气节,正如盛开的**散放清香。新酿的美酒已经很熟,味道醇厚而又芬芳。螃蟹早就长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霜。近年来豪饮的兴致衰败难以勉强,只有高吟诗歌▼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秋天的一次宴请后,当时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在北宋,韩琦与范仲淹齐名,人称韩、范,他官至中书门下平章事,权位极重,也是一代领袖。然而,身居高位,诗人却颇注重晚节之保重,这是很难得的。▼

鉴赏

韩琦的诗平易中见深劲,比较讲究炼意,但与一般的西昆体作家相比,风格又比较朴素。这首诗从水阁入题写九日宴会的兴致。第一句写池馆园林荒凉的感觉,写景较工,而以疏淡见长,且与第三句“秋容淡”相呼应。与全诗以意胜的特点很一致。第二句点出九日宴会之事,虽然池馆倾圮。台榭荒芜,却有嘉客来助成重阳雅集,环境虽然荒

3.《宋史•韩琦传》的译文

韩琦字雅圭,是相州安阳人。

他品格骨气很出众,二十岁左右考中进士,名列第二。授官为将作监丞(主管土木营建的副职)、通判淄州,到集贤院办公、监管左藏库(国库之一)。

当时正重视科举成绩优秀者,有很多途径去任显要官职,唯独韩琦滞留主管库藏的职位,大家都认为很不合适,韩琦处在这个职位还像平常的样子。……他历经开封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后任命为右司谏。

当时宰相王随、陈尧佐,参知政事韩亿、石中立,在中书省立议阐明的政事很少,韩琦接连分条陈述他们的过失,四个人同一天罢免。又请求停止皇帝直接任官,抑制侥幸求名利之人。

凡是政事有不便利的,不曾不说,常常把阐明得失、端正法纪、亲近忠直、远离邪佞作为急务,前后七十多次上疏。王曾做宰相,对他说:“现在进谏的人不激切,原因是多有畏惧顾虑,怎么能补益皇帝的品德呢?像您这样讲话,可是说是深切而不迂阔了。”

王曾声望正高,所赞许的人很少,韩琦听到他的话,更加自信。后暂代知制诰之职。

……韩琦很早就有很大声名,才识气度英伟,面对大事喜怒在脸色上不表现出来,评论的人认为他稳重诚厚可比汉朝的周勃,政事才能可比唐朝姚崇。他作为学士到边境地区巡察,年纪刚刚三十,天下的人已称他为韩公。

嘉祐、治平间,再次决定大策略,来安定国家。在这时候,朝廷多有事故,韩琦处在危险猜疑之际,他知道该做的事没有不做的。

有人劝他说:“您所做的确实对,但万一失误,岂只自身保不住,恐怕家都没地方了。”韩琦感叹说:“这是什么话呢。

作为人臣尽力侍奉君主,死生都可付出。至于成败,是天意,难道可以事先忧虑事情不成功,于是就停止不做吗?”听到的人都惭愧佩服。

4.【求宋人张炎的诗词的注解与赏析一白受春知.独爱老来,疏瘦偏宜.古

此词有小序:山庵有梅古甚,老僧云:此树近百年矣.余盘礴花下,竟日忘归,因有感於孤山,为赋此调一白受春知. 这应该是白梅,梅花一白就知道春天来了独爱老来,疏瘦偏宜. 梅老花疏枝瘦,最耐看.这属于旧式文人审美通病.因为梅花有各种喻意,更何况此树近百年,是前朝旧物.古月黄昏,许松竹相依. 黄昏淡淡月色,青松劲竹与白梅相衬最是相宜,岁寒三友嘛晕藓枯槎半折,影浮波、渴龙倒窥. 斑驳苔藓枯老枝桠有些都断了,枝影浮春水,弯曲的虬枝象渴了的龙一样望着春水,也可理解为水中龙在窥视白梅之美岁华凋谢,水边篱落,雪后忽横枝. 年华易逝,水边篱笆墙在雪后忽然一枝梅花绽放百花头上立,且休问、向北开迟. 此花开于百花之前,对春天最敏感.但不要问,朝北的枝头怎么开得这么晚老了何郎,不成便无诗.何郎老矣,未必就才思枯竭不会作诗了,何郎指的是南朝诗人何逊 这里指古梅惟只有、西州倦客,怕说著、西湖旧时.只有西州倦客怕说中梅花心事,说到过去的西湖边孤山上的往事难忘处,放鹤山空人未归.往事最难忘的是,人已驾鹤西游至今未回,放鹤指的是梅妻鹤子的林逋,这里也回答了为什么向北开迟,原来是梅花遇不到知音赏识.这首词中的“晕藓枯槎半折,影浮波、渴龙倒窥.”“百花头上立,且休问、向北开迟.”“惟只有、西州倦客,怕说著、西湖旧时.”按我的理解都另有寄托,似有国破家亡、今非昔时之慨.诗无通诂,我也是半桶水,胡乱解释.对与不对,还请包涵.另外,这词也有说是止禅师写的,我疏于考证.对于词的理解,倒没什么妨碍;。

5.关于姜花的诗句

1. 奉和郑相公以考功十弟山姜花俯赐篇咏

唐代:刘禹锡

采撷黄姜蕊,封题青琐闱。共闻调膳日,正是退朝归。

响为纤筵发,情随彩翰飞。故将天下宝,万里与光辉。

2. 崔元受少府自贬所还,遗山姜花,以诗答之

唐代:刘禹锡

故人博罗尉,遗我山姜花。采从碧海上,来自谪仙家。

云涛润孤根,阴火照晨葩。静摇扶桑日,艳对瀛洲霞。

世人爱芳辛,搴撷忘幽遐。传名入帝里,飞驿辞天涯。

王济本尚味,石崇方斗奢。雕盘多不识,绮席乃增华。

驿马损筋骨,贵人滋齿牙。顾予藜藿士,持此重咨嗟。

3. 九日水阁

宋代:韩琦

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4. 西江月·坐客见和复次韵

宋代:苏轼

小院朱阑几曲,重城画鼓三通。更看微月转光风。归去香云入梦。

翠袖争浮大白,皂罗半插斜红。灯花零落酒花秾。妙语一时飞动。

5. 九日酬诸子

清代:妙信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

远天连树杪,高月薄衣裳。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

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