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推荐有关唐诗宋词的赏析书、《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2.关于唐诗宋词的古诗词鉴赏书推荐几本作者:楚云飞 来源:知乎 我想楼主这个提问,也是对所有想读一读甚至有些深入了解唐宋诗词的人有意义的。作为一个中文系研究方向为词的人说详细一点吧,只是小硕多有不足~~ 首先很多人提到了上海古籍的鉴赏辞典系列。这套书的优点很明显,多请名家专业撰写,深入浅出,内容全面。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体例不一致,有的篇目名家的水准呵呵(可能是弟子代笔),还有就是携带不便,看着好大一本没有闲翻的欲望了。另外如果买这套的词建议买唐宋词的上下册,而不仅仅是宋词的上下册,因为唐五代有很多精彩的词纯宋本没有收。 其次唐诗三百首这样的普及本也被提及,我想这是本人所共知的书,来问或者其他关注这个问题的朋友这个回答基本上没有太多用处~~当然我仍觉得这本书闲翻不错。 那么其他推荐的我想也是我主要要说的类型,带有较好分析而非过于专业艰深分析的书──── 1.唐诗小史,罗宗强著。这是一本我一读再读的小书。如果想了解唐诗的全貌,并且了解唐诗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唐诗的成就为何能成为诗歌巅峰的,这本书是非常好的选择。书不厚,文字通俗可读性极强,推荐。 2.人间词话,王国维著。这是一本我从中学读到研究生的小书,但知名度也是极高的。对文史稍有了解的人一定知道王国维的份量。我觉得这本书是初学者能得到很多启发,研究者能得到很多滋养的词学著作。薄薄一本,分条陈述,每条短的不过几十个字,哪怕带到旅途慢慢咀嚼一条,也别有风味。著名的人生三境界即由此出,何妨读下不多的全文呢? 3.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著。叶嘉莹先生有颇多著作,如果对杜甫,李商隐,陶渊明,王国维等有兴趣可以读她的专著。这本书我认为是最适合第一次阅读的先生的书。先生的书以女性独特的敏感细腻解析唐宋词的美感,特别讲究诗词中的兴发感动,可以说风格在诸家中独树一帜。 4.杜甫评传,莫砺锋。将我与我同学的一句话合体,那就是现在讲杜甫的有两个人打动我们,一个是叶嘉莹,一个是莫砺锋。莫先生作为南京大学著名教授,在杜甫研究方面很有心得~~这本书比较厚重,却是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杜甫的诗与人的。 5.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诗歌的选本如果推唐诗三百首,词我较推重这本。或许因为一些政治原因,龙榆生相对不为大众知晓,但他的选本无论在篇目还是在音韵上,都蕴含很多东西。另外不仅局限于阅读唐宋词的朋友可以读读他的近三百年来名家词选,明清词会让我们刮目相看的。 6.唐诗杂论,闻一多。我一直觉得中学语文课本与政治历史课将闻一多平面化了。其实他的古典文学研究别有成就。闻一多论唐诗感情浓郁想象丰富,读起来特别热烈,特别富于色彩。 唐宋诗词值得推荐的书有太多太多,手机党码字这么多也是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读古典诗词,感受诗词之美。 3.推荐书籍,学习古诗的,,,诗词鉴赏之类,比较好的唐诗鉴赏辞典 , 宋词鉴赏辞典等。 还有 元曲、楚辞、诗经相关的鉴赏书也很多。到书店先选一两本看吧。 我们知道,诗歌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有创造性的文学样式,它是一切文学样式的发端,一切纯文学中都有诗的特质。诗较其它文学要严谨、纯粹、精微得多。 所以,让学生了解和丰富文学艺术,培养他们纯正的文学趣味,学习、鉴赏诗歌确实是登堂入室的最佳起点。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诗歌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它的途径和方法较多,这也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着重以明确诗歌欣赏思路为前提,指导诗歌鉴赏方法为基点,来启发学生悟性和灵性,使他们渐入诗的佳境,渐入艺术的殿堂,从而达到提高对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的水平和能力。 换句话说,诗歌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怎样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精炼的语言描写形象,创造意境,表达主题。(可以说,诗歌鉴赏是诗歌写作的必要准备阶段,是决定诗歌创作水平高低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中,诵读是诗歌学习、鉴赏的切入点。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是诗歌鉴赏的开始。 因为诗歌本身具有形之于声的特性,较其他文学样式更宜于朗读和背诵。诗歌素有“三分诗七分读”之说。 朗读能使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使静止的诗活动起来,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能将我们很快地带入诗的意境,去领略那摇荡心灵的思想美、图画美和音乐美。因此,在课堂上,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指导朗读的技巧,通过诵读体会诗歌音乐美的特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主要指导学生抓住诗人感情变化这条线索,注意语气的轻重,语速的缓急,以抑扬顿挫之声调读出声情并茂之效果。让学生在诵读中,仔细品味诗歌的语句层次、内容和韵味,直至进入诗歌所创造的那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又显飘逸迷茫的意境当中,理解诗人的那种“哀而不伤”的离情别绪。 (可以说,诗歌诵读在韵律方面对诗歌写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诗歌鉴赏的第二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再现作者在诗中创造的生动鲜明的意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重要特点就是形象鲜明,情感浓烈,情景交融。阅读时只有展开想象,借助联想,才会身临其境,与作品产生共鸣。 只有当欣赏者通过艺术形象感悟到的思想性与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的思想性一致时,我们的审美感知才能进而达到审美享受。这一环节是诗歌鉴赏的难点所在。 那么这一环节体现在教学上,就是需要教者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与诗人发生感情交流。教师要把原诗的意境和再现意境,以饱满的感情,用准确而又生动的语言讲给学生,使之受到感染、熏陶,以唤起学生思维活动,在他们心中呈现出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图画来。 例如在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时,就要从诗人选择的一系列富有表现力的鲜明物象中,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及“淤滩上的驳船”,指导学生回溯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事实和种种沉重的负担,进而理解诗人对经过重大创伤的祖国的深沉忧虑和至诚体贴。在我看来,作为语文教师,不一定要有诗人的气质和灵感,但教诗歌必须有丰富的情感,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指导他们捕捉意境中闪光的东西,引领他们进入诗的意境氛围之中。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促发诗歌写作热情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习讲究致用。 学习、鉴赏诗歌只停留在欣赏的层面还不够,还要自行创作,就是要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诗写出来,过渡到诗歌创作的层面上来。 上面的两个环节既是诗歌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诗歌写作的前提准备。 此时,教师鼓励写诗是一个关键,教师的鼓励能激发起学生创作的欲望。因为,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感情丰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与成熟阶段,再加上日渐丰富的生活经历,有着广泛的写作题材。 所以,在学生学习诗歌热情高涨的时候,我便及时把创作诗歌的要求提了出来。按照要求,一部分同学写出了一些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意象鲜明的诗歌。 我便把其中的精品读给全体学生听,并打印出来粘贴在班级的墙壁上。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铅字印刷出来,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 这更加激起了他们写作的热情。这时,学校的语文学习报便成了学生诗歌创作的摇篮。 它不仅仅是发表学生作品的园地,同时还是学生诗歌创作的交流所,在学生诗歌创作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主导作用。 在诗歌创作的同时,01级4班一些对文学兴趣浓厚的学生还自发组织了文学社团--天海文学社。 这一举动非常难得,它既符合语文教学大纲关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动手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还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应有的文学素养,真可谓一举双得。学生成立文学社的这一举动,引起学校教科研主任的极大兴趣。 按照领导要求,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对他们的做法给以肯定,并按照语文大纲精。 4.我想买诗词赏析的书,有没有什么推荐的人间词话不是一般赏析类,建议新人别看,会被误导。 人间词话强烈的褒苏轼,贬白石,这是不正确的。 还有当中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目前只发现在姜夔身上适用。 人间词话若有买的话,可以买上海古籍的或者中华书局的。 《唐宋词鉴赏词典》很不错,唐圭璋编纂版本。不过当中依然有瑕疵。周邦彦的词就解析的不是很详细。(周邦彦其实是真正的“词”第一) 《宋词三百首》便是精选精品了。唐宋词鉴赏辞典是粗选的话,宋词三百首就是精选。里面全是精品。 不过买宋词三百首要注意了。版本很多,要买正确。不要买错了。一般遵照笺注的上海古籍是没错的。 李煜词嘛,还有 纳兰词,确实比较适合新人读。有一定文学素养,就建议《片玉集》和姜夔的集子。有一定阅历的男生可以看《稼轩长短句》或者《乐章集》。对于新人而言。吴文英和张炎等人的作品我还是建议不要看的。欧阳修的可看。晏几道的可看。晏殊的也可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