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学习与实践的古诗词

1.形容不断学习,不断实践的诗句

1、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宋代: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63031为它输送活水。

2、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3、劝学

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4、金缕衣

唐代:佚名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惜取 一作:须取)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 一作:有花)

译文:

我劝你不要太注重追求功名利禄,要珍惜少年求学的最好时期。

花开可以折取的时候就要尽管去折,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5、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

如果不是道人来逗笑,还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6、上堂开示颂

唐代:黄蘖禅师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译文:

摆脱尘劳事不寻常,须下力气大干一场。

不经过彻骨寒冷,哪有梅花扑鼻芳香。

2.关于实践的古诗

1、《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

原文: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2、《劝学》先秦:荀子

原文: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译文: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

3、《朱子语类》宋代:朱熹

原文: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

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译文:理解得越清楚,实践就越扎实;实践越扎实,认识就会更加清晰。

4、《送崔先生东归》宋代:洪咨夔

原文:

相望几何驿,时许闻成谋。

积诚泮群疑,实践激众媮。

译文:在驿站与之对望,不一会就想出办法了。诚实受到了疑虑,实践才能激发众人的快乐。

5、《离骚》先秦:屈原

原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译文: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让我的马在咸池里饮水,把马缰绳拴在扶桑树上。

3.与学习有关的古诗词

1、《劝学诗》

作者:颜真卿 (唐)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三更灯火五更鸡”这句闽南俗语,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2、《柏学士茅屋》

作者:杜甫 (唐)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译文:安史之乱的战火使柏学士失去了官职,昔日常参议朝政,直言相谏的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碧山之中,隐居于此。但他仍象汉代文学家东方朔一样的刻苦读书,虽然他年少,但已学业有成。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一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一样地湍急流去。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一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3、《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4、《白鹿洞二首》

作者:王贞白 (唐)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一样珍贵。若不是被来往行人赞赏的逗笑打断了思绪,我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5、《劝学》

作者:孟郊 (唐)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译文: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4.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古诗有哪些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示子遹

陆游

我初学诗日,但欲工藻绘;

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

怪奇亦间出,如石漱湍濑。

数仞李杜墙,常恨欠领会。

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

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苏轼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