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焦山的诗句

1.关于焦山的古诗

睢 工 神

小住袁浦日,有一河员来谒,意气轩昂,语言无忌,自言系由衡工投效,得官甚速,并述彼时有一对句云:“捷径不在终南,河水洋洋,大有佳处;补缺何须吏部,睢工衮衮,竟开便门。”且言亲在睢口工次目击合龙时,实有神助显应,众目共睹,但不知此神何名耳。

《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

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

焦山似羲之,偃卧东床袒其腹;

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

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

2.描写焦山的成语

山名。

在 江苏省 镇江市 东北 长江 中,与 金山 对峙。相传 东汉 处士 焦先 隐此,故名。

有 定慧寺 、华严祠 、三诏洞 、《瘗鹤铭》等胜迹。向为 江 防要地。

南宋 初, 韩世忠 曾驻此抗击 金 兵。 宋 苏轼 《书焦山纶长老壁》诗:“法师住 焦山 ,而实未尝住。

我来辄问法,法师了无语。”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 焦山 ,府东九里 江 中,与 金山 并峙,相去十五里。

以 后汉 处士 焦先 隐此而名。或名 谯山 ,亦曰 浮玉山 。

刘宋 元嘉 中,以 魏 人临 江 ,尝分兵戍此。 唐 时有 谯山 戍,盖‘焦’与‘谯’通称也。”

3.关于写焦山写景的作文

焦山位于镇江东北的扬子江中,山高71米,又名樵山,狮子山,双峰山,海门山等,自东汉名士焦光隐居此山后,至今称为焦山。

它屹立于大江激流之中,"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故人称"中流抵柱"。 由于扬子江的北坍南涨,现在的焦山已接近南岸。

从镇焦路至江边,乘轮渡至焦山南麓的码头,上岸北行不足50米,即抵焦山的主建筑定慧寺。 定慧寺又名普济寺、焦山寺。

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1700余年。康熙帝南巡时,为之改名"定慧寺"。

寺内亭台楼阁掩映于绿荫丛树之中,故有"焦山山裹寺"之谚。定慧寺的山门庄严典雅,古色古香,门前有一对明代的石狮镇守,门楣上有"焦山定慧寺"匾额,照壁上"海不扬波"四个大字,显示了佛教世界清平之意。

走进山门,穿过天王殿,院中有一御碑亭,亭内石碑上刻着乾隆帝下江南时作的《游焦山歌》。 迎面的大雄宝殿,气魄宏伟,具有明代风格。

屋顶雕龙塑凤,殿内金壁辉煌。在高悬的长明灯后,和蔼慈祥的释迦牟尼、药师、弥陀三尊大佛高踞在莲花宝座之上。

两旁的十八罗汉造型逼真,神态各异。主佛背面的海岛上,观音大士、善财、龙女和诸位菩萨的塑像栩栩如生,形象地表现了佛教"五十三参"的故事。

大殿前的院中,有两棵千年古银杏,枝叶婆娑;大殿西院内有一口井,名曰"东泠泉",相传为焦光取水炼丹之处,故亦称"炼丹井"。 由定慧寺东的观澜阁往北,越小桥过假山,便到了焦山碑林宝墨轩,这是北宋初年润州太守钱子高所建。

轩内珍藏着460 余方碑刻,仅次于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其中最璀璨夺目的无价之宝是《瘗鹤铭》,被誉为碑中之王,历代书法家称之为"大字之祖"、"书家冠冕"。

宝墨轩之东不远处是古炮台遗址。炮台呈马蹄形排列,面对大江。

它是我国人民抗英反帝斗争的重要遗迹。 从古炮台北登山西上,就到了焦山东麓的绝顶吸江楼。

因亭内四面有木雕佛像,所以又叫四面佛亭。此亭八角形,两层,水泥仿木结构,有梯可盘旋而上。

登楼远眺,大江南北,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在吸江楼之西不远的绿竹幽林中,掩映着一座四合庭院,门额写着"郑板桥读书处",又叫别峰庵。

郑板桥曾在此读过书,因而名闻遐迩。由此向西,经百寿亭婉蜒南下,就到了焦光三拒御诏不肯出仕的三诏洞。

洞内有焦光的塑像。自三诏洞往东南可至壮观亭;往南可到摩崖石刻,这里的崖壁间遍布历代名家的诗词题刻,上至六朝,下到明清;正、草、隶、篆无不具备。

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陆游和米芾的真迹尤为珍贵。

由摩崖石刻向东可至华严阁。此阁二层,北倚石壁,南临大江,东近定慧寺。

焦山的"华严月色",诗意最浓。 镇江三山,历来为游客所钟情,然而,除此之外,城南山林中的招隐寺、读书台,增华阁、竹林寺,以及鹤林寺、莲花洞等,亦不失为寻幽探胜的好去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