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学习别人长处成语有哪些1、择善而从 【读音】: zé shàn ér cóng 【解释】: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出处】:《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例句】:遇事必详为考虑,而后与部下商议,~。 ◎老舍《张自忠·剧中重要人物说明》 2、博采众长 【读音】: bó biàn zhòng cháng 【解释】:广泛搜集采纳,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出处】:汉·刘向《说苑·君道》:"凡处尊位者,必以敬下顺德规谏,必开不讳之门,蹲节安静以藉之,谏者勿振以威,母格其言,博采其辞,乃择可观。" 3、各取所长 【读音】:gè qǔ suǒ cháng 【解释】:指要善于运用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的长处。 【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4、取长补短 【读音】: qǔ cháng bǔ duǎn 【解释】: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例句】: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必须互相~,才能有进步。 ◎**《整顿党的作风》 5、见贤思齐 【读音】:jiàn xián sī qí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例句】:则为他和曲填词,移宫换羽,使老夫~,回嗔作喜。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 2.学习别人优点的名言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出自春秋时期孔子《论语·里仁》。 意思是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一人是可以学习的能者,选择他的长处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 齐:与。。看齐。焉:于加之。 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思:思考,心里想。 见贤思齐焉: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于春秋时期孔子《论语·述而》。 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扩展资料 简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这体现了古贤人的智慧。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 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见贤思齐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人行,必有我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