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山林美景的诗句《山居秋暝》作者:王维【唐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香积寺 作者: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2.古诗鸟鸣涧描写了什么的景色人闲桂花落,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落时该是秋季,而古人秋后才得闲。 夜静春山空。虽然这句有春字,但是一个空则接应上句,春来花满山,而满山的花木凋零,青山岂不为之一空?月出惊山鸟,如果森林郁郁葱葱,山鸟怎会因月出而惊?时鸣春涧中。 此时花落叶凋使人感伤。但是山水不改,春涧2字或有新生之暗喻,来年之期盼------------------------------------------------------------------鸟鸣涧 作者:唐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解析】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 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溪沟。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 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 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 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这诗主要写春山夜静。 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 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写空灵闲静的环境和心境,主人公用他全部的心神去细细地啼听花落鸟鸣的天籁,他的内心宁静淡泊,但又富于幽雅情致。 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有声有色,生意盎然。月出无声,而山鸟惊飞,这是动静相衬的艺术佳境。 《而庵说唐诗》:"右丞精于禅理,其诗皆合圣教。"《唐诗笺注》:"闲事闲情,妙以闲人领此闲趣。 "《诗法易简录》:"鸟鸣,动机也;涧,狭境也。而先着'夜静春山空'五字于其前,然后点出鸟鸣涧来,便觉有一种空旷寂静景象,因鸟鸣而愈显者,流露于笔墨之外。 一片化机,非复人力可到。"【诗意】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 时不时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诗的景色】关于这首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 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在雪中还有碧绿的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 不过,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 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 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 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 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 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 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我们联想的。 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尔发出叫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 因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我们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 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即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 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 【注释】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闲:安静。 空:空空荡荡。时:时而,偶尔。 诗景: 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 简析: 这首诗全春山之静。“静”被诗人强烈的感受到了。 为什么呢?是由于“人闲”,也就是人静。人静缘于心静,所以觉察到桂花的坠落。 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衬托出春涧的幽静。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 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溪沟。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 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 3.描写美景的诗句和诗句的解释山园小梅 (北宋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 4.描绘自然美景的诗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卉木:草木。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仓庚:莺。 喈喈:鸟鸣声众而和。蘩:白蒿。 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4、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 杂英;各种各样的花。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洛城:洛阳城。风日:春光风物。 道:说。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海曙:海上日出。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 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 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11、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21、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2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塞下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关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子夜秋歌》作者: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作者: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山水:“日映青丘岛,尘起邯郸陆。江移林岸微,岩深烟岫复”(《循役朱方道路》)“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 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游沈道士馆》)“长枝萌紫叶,清源泛绿苔。山光浮水至,春色犯寒来”(《泛永康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 5.描写自然美景的诗句四六、青玉案 ·殷兆森 明月千里来相送, 错把心事牵动。 休将白发对明镜, 思潮如海, 汹涌澎湃。 风平浪不静。 风风雨雨同一梦, 生生死死谁与共? 无情岁月最无情: 漫漫长夜, 一人独座, 叹息到天明。 四七、踏莎行 ·簪花仕女图 送走寂寞, 迎来繁荣。 为谁争艳为谁红? 朵朵饱含相思泪, 朵朵伴我去漂零。 送走寒夜, 迎来黎明。 阵阵花香飘满城。 丝丝缕缕都是爱, 枝枝叶叶总关情。 四八、小重山 *买鱼沽酒图 移风店里有好酒, 酒香冲散了: 淡淡愁。 河水静静向南流, 水中月, 脉脉送温柔。 牧童随我走, 任月色吞没: 老黄牛。 条条小路皆通幽, 幽静处: 鲜花压枝头。 四九、武陵春 ·玉门关 欲作新诗辞旧年, 提笔已忘言。 天寒地寒心亦寒, 独坐寒灯前。 但愿好梦能长圆, 人间有笑谈。 笑谈不闻人不见: 夜色深, 月光残。 五O、祝英台近 ·夏木垂荫图 别君时, 雨正浓。 雨浓情更浓。 几经沉浮, 患难见真情。 带走: 三尽书卷, 两袖清风。 带不走: 一世英名。 再相逢, 十里芳郊绿遍, 十里桃花红。 东海踏浪, 饮酒夏河城。 乘醉: 燃起篝火, 唱起渔歌。 共祝愿: 天下太平。 五一、行香子四首 1.绿荫长话图 一杯苦酒, 醉在心头。 念伊人, 独上高楼。 愿长相守, 不再泪流。 纵: 伴着风, 伴着雨, 又何求? 岁月带走, 多少问候? 手牵手, 与谁同游? 如梦如幻, 问君知否? 似: 一段云, 一段雾, 一段愁。 3. 静听松风图 潇洒此生, 壮烈此举。 多少年? 餐风露宿。 多少问候? 多少祝福? 对: 天无言, 地无声, 人无语。 天下英雄, 屈指可数。 问祖生, 谁将天补? 中流击楫, 闻鸡起舞。 任: 哀如弦, 愁如丝, 恨如缕。 3.后庭花 玉树后庭, 含泪相送。 说不尽: 情深意重。 泪水洒遍, 天涯芳径, 念: 多少恩? 多少爱? 多少梦? 思念乡井, 思念亲朋, 思念着, 叶绿花红。 多少岁月? 独自漂零。 叹: 多少风? 多少雨? 多少情? 4、春山游骥图 人人说道, 牧童尚小。 那是我, 独享最好。 多梦季节, 知音非少。 看: 鸟儿唱, 鱼儿游, 马儿跑。 春光依旧, 红颜已老。 只可惜, 旧情未了。 朝思夜盼, 问君知否? 有: 片片云, 淡淡风, 青青草。 6.关于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雨: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雪: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风: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草: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