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陶渊明的诗句

一、【陶渊明的诗句】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东晋·陶渊明·移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东晋·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东晋·陶渊明·杂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饮酒)。

二、有关“陶渊明”的诗句

颜延之《陶徵士诔》:居备勤俭,躬兼贫病。

人否其忧,孑然其命。隐约就闲,迁延辞聘。

非直也明,是惟道性。纠缠斡流,冥漠报施。

孰云与仁?实疑明智。谓天盖高,胡愆斯义?履信曷凭?思顺何置?年在中身,疢维痁疾。

视死如归,临凶若吉。药剂弗尝,祷祀非恤。

傃幽告终,怀和长毕。 沈约《宋书·隐逸传》:潜弱年薄官,不洁去就之迹。

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

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

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钟嵘《诗品》:文体省净,殆无长语。

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

世叹其质直。至如“欢颜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杨休之《陶集序录》:余览陶潜之文,辞采虽未优,而往往有奇绝异语,放逸之致,栖托仍高。 王通《文中子中说·立命篇》:或问陶元亮,子曰:“放人也。

《归去来》有避地之心焉,《五柳先生传》则几于闭关也。” 《晋书·隐逸传》:厚秩招累,修名顺欲。

确乎群士,超然绝俗。养粹岩阿,销声林曲。

激贪止竞,永垂高躅。 孟浩然《仲夏归汉南寄京邑旧游》:赏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目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王维 《偶然作》: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自从弃官来,家贫不能有。

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

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

奋衣野田中,今日嗟无负。兀傲迷东西,蓑笠不能守。

倾倒强行行,酣歌归五柳。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

《与魏居士书》: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曰“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惭也……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受其后之累也。

李白《九日登山》: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韩愈《送王秀才序》:吾少时读《醉乡记》,私怪隐居者,无所累于世,而犹有是言,岂诚旨于味邪?及读阮籍、陶潜诗,乃知彼虽偃蹇不欲与世接,然犹未能平其心,或为事物是非相感发,于是有托而逃焉者也。

白居易《访陶公旧宅》: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连征竟不起,斯可谓真贤……不慕樽有酒,不慕琴无弦。慕君遗容利,老死此丘园。

宋代 林逋《省心录》:陶渊明无功德以及人,而名节与功臣、义士等,何耶?盖颜子以退为进,宁武子愚不可及之徒欤。 欧阳修: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苏轼: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黄庭坚《宿旧彭泽怀陶令》:潜鱼愿深渺,渊明无由逃。彭泽当此时,沉冥一世豪。

司马寒如灰,礼乐卯金刀。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

凄其望诸葛,肮脏犹汉相。时无益州牧,指挥用诸将。

平生本朝心,岁月阅江浪。空余时语工,落笔九天上。

向来非无人,此友独可尚。属予刚制酒,无用酌杯盎。

欲招千载魂,斯文或宜当。 陈师道《后山诗话》:陶渊明之诗,切于事情,但不文耳。

……渊明不为诗,写其胸中之妙耳。……右丞、苏州,皆学于陶,正得其自在。

王安石(陈正敏《遯斋闲览》载):(王安石)言其(渊明)诗有奇绝不可及之语,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由诗人以来无此句也。

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人而已。 杨时《龟山先生语录》:陶渊明诗所不可及者,冲澹深粹,出于自然。

若曾用力学,然后知渊明诗非着力之所能成。 晁说之《晁氏客语》:渊明如:“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深得固穷节”,不与物竞,不强所不能,自然守节。

蔡启《蔡宽夫诗话》:观其(渊明)《贫士》、《责子》与其他所作,当忧则忧,遇喜则喜,忽然忧乐两忘,则随所遇而皆适,未尝有择于其间,所谓超世遗物者,要当如是而后可也。 曾纮(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载):余尝评陶公诗语造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真诗人之冠冕也。

蔡绦《西清诗话》:渊明意趣真古,清淡之宗,诗家视渊明,犹孔门之视伯夷也。 陶渊明像 许顗《彦周诗话》:陶彭泽诗,颜、谢、潘、陆皆不及者,以其平昔所行之事,附之于诗,无一点愧词,所以能尔。

杨万里《西溪先生和陶诗序》:渊明之诗,春之兰,秋之菊,松上之风,涧下之水也。 《诚斋诗话》:五言古诗句雅淡而味深长者,陶渊明、柳子厚也。

朱熹《朱子语类》:渊明所说者庄、老,然辞却简古。……。

三、陶渊明的诗词有那些

陶渊明的诗词 1、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

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

东晋元熙二年(420),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

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2、咏怀诗 以《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为代表。《杂诗》12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13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10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3、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

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

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豪迈宣言,陶渊明以诗心慧眼来透视生活,用生花妙笔来点化景物,通过无拘无束的乡间生活的再现和云淡风清、明净如洗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浪漫情怀,也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远离世俗的孤傲之态。人们谈论《归去来兮辞》习惯于称道陶渊明的田园之乐和隐逸之欢,而忽视了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生悲凉。

我在研读文本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诗人抒写欢快喜乐的同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使用一些容易引发人们联想到他的酸心隐痛的词句,揣摩、品味这些词句的深层内涵,我觉得,《归去来兮辞》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篇吐露隐痛,舒展苦闷的心灵悲歌。下面结合文章内容对此稍作分析。

(一)、心为形役之悲。文章第一段交待诗人归隐的原因和决心。

陶渊明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归隐的。关于归隐的原因,《宋书•陶潜传》说是“郡遣督邮至县,吏自应束带见之。

潜叹曰:‘我不能这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陶渊明自己说的,则与此略有不同。他在《归去来兮辞》小序中说是“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 缸无储粟。

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在亲友劝告下,“脱然有怀”,入于仕途,求得彭泽县令一职。

但未过多久,便“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但他仍打算做一年官再“敛裳宵逝”。恰恰这时,他的一位妹妹去世,他也就“自免去职”,写了这篇《归去来兮辞》。

不管是他传还是自序,都不难看出,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是“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使,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结合《宋书》和小序来分析,“心为形役”含义有二:一是诗人为口腹之计,羁身宦海,折腰事人,寄人篱下,仰人鼻息,遭遇了冷眼和歧视,深感屈辱和厌倦。

二是诗人质性自然,与俗相违,矫厉不得,不容于世。逆情悖性,违心违己,在诗人看来是玷污心性,扭曲灵魂,因而深感惭愧,惆怅悲伤。

一旦醒悟,便觉得“往者不可谏”而“来者犹可追”;觉得“迷途未远”,“今是而昨非”,因而决计弃官归田。这中间固然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庆幸,更有陷身官场、铸成大错的沉痛。

大梦初醒、了然彻悟的“归田”宣言中更有痛彻心肺、追悔莫及的自责自悔。 (二)、居家涉园之痛。

文章第二段直写自己想象中的归途情景和归隐后闲适自在的家园生活,这中间,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焦急迫切,也有终于冲破“尘网”、挣脱“樊篱”的欢欣鼓舞;有久别重逢、安享天伦的欢畅喜悦,也有闲庭信步、触目成趣的宁静安逸;有饮酒寄傲、与世隔绝的孤高自许,也有策杖流憩、矫首遐观的自然情趣。总之,一句话,宁静淡泊的日常生活,温馨朴实的家乡亲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观令诗人留连忘返,沉醉不醒。

我们品读文章,也会感同身。

四、陶渊明的诗

《命子》(选录)其一∶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其二∶纷纷战国,漠漠衰周。

凤隐于林,幽人在丘。逸 绕云,奔鲸骇流。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其三∶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其四∶厉夜生子,遂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既见其生,实欲其可。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其五∶日居月诸,渐免子孩。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杂诗四首》其一∶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

萧条隔又涯,惆怅念常餐。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其二∶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

其三∶我行未?远,回顾惨风凉。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其四∶袅袅松标崖,婉娈柔童子。

年始二五间,乔柯何可倚。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

《劝农》(选录)其一∶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其二∶哲人伊何?时维?稷。赡之伊何?实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其三∶熙熙令德,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其四∶气节易过,和泽难久。冀缺携俪,沮溺结耦。

相彼贤达,犹勤陇亩。矧兹众庶,曳裾拱手!其五∶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儋石不储,?寒交至。顾尔俦列,能不怀愧!其六∶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若能超然,投迹高轨,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 。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

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流目视西园,晔晔荣紫葵。

于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平津苟不由, 迟讵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时运并序》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

其一∶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馀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其二∶洋洋平潭,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其三∶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我爱其挣,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其四∶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

清琴横床,浊酒半 。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荣木并序》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白首无成。

其一∶采采荣木,结根于兹。晨耀其华,夕已丧之。

人生若寄,憔悴有时。静言孔念,中心怅而。

其二∶采采荣木,于兹托根。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贞脆由人,祸福无门。匪道曷依,匪善奚敦!其三∶嗟予小子,禀兹固陋。

徂年既流,业不增旧。志彼不舍,安此日富。

我之怀矣,怛焉内疚。其四∶先师遗训,余岂?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馀。目倦川?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复得返自然。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

五、陶渊明写的诗

陶渊明的有关诗词:1. 咏贫士 其七(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 饮酒 十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 拟挽歌辞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 归鸟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 饮酒 其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 杂诗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 命子 其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 饮酒 其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0. 劝农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1. 停云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2.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3. 和郭主簿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4. 读《山海经》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5. 饮酒 其十(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6. 拟古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7. 答庞参军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8. 命子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9. 赠长沙公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0.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1. 移居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2. 时运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3. 咏贫士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4. 饮酒 其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5. 责子(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6. 答庞参军 其六(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7.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8. 归园田居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9. 饮酒 十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0. 形赠神(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1. 游斜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2. 饮酒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3. 和刘柴桑(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4. 命子 其七(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5. 答庞参军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6. 归鸟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7.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8. 拟古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9.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0. 命子 其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1. 饮酒 其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2.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3. 读《山海经》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4. 读《山海经》 其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5. 饮酒 其七(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6. 饮酒 十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7.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8. 荣木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9. 读《山海经》 其十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0. 饮酒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1. 读《山海经》 其七(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2. 赠长沙公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3. 拟古 其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4. 杂诗 其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5. 饮酒 十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6. 归鸟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7. 影答形(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8. 归园田居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9. 答庞参军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0. 饮酒 十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1. 咏贫士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2.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3. 咏贫士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4. 读《山海经》 其十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5. 赠长沙公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6. 杂诗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7. 拟古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8. 饮酒 十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9. 神释(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0. 咏贫士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1. 拟古 其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2. 荣木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3. 止酒(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4. 杂诗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5. 归鸟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6. 连雨独饮(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7. 影答形(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8. 杂诗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9. 还旧居(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0. 和郭主簿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1. 读《山海经》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2. 拟古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3. 饮酒 其十(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4. 劝农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5.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6. 拟古 其六(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7. 咏贫士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8. 劝农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9. 停云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0. 咏二疏(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1. 归鸟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2. 咏贫士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3. 饮酒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4. 赠长沙公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5. 答庞参军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6. 杂诗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7. 时运 其四(。

六、关于陶渊明喜爱菊花的古诗句子快.

饮酒其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饮酒其四 秋菊有佳色,浥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九日闲居 余闲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垒,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宋·周敦颐。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